如今的中国景区,挤满了“特种兵”老外

图片
最近假期出游,大家有没有发现,身边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了,从线上到线下。
头几天,央视主持李小萌发微博,问大家有没有发现,中国如今外国旅人也多,外国商人也多,底下马上有人说,杭州最近不少歪果仁。
图片
图片
西藏的网友也发现了。
图片
图片
北京,小导游带着老外旅行团逛胡同,时不时就见到乌泱泱的一帮。
图片
图片
去一趟王府井就像去了趟巴黎。
图片
图片
随便一个景点就像联合国。
图片
图片
上海,外国人和中国人一起挤地铁。
图片
图片
带孩子去豫园遛个弯,说不准就能偶遇汉尼拔。
图片
图片
石家庄火车站,外国游人一拨又一拨。
图片
图片
龙门石窟水泄不通,谁说老外不爱照相。
图片
图片
网上,世界各地的老外热衷于在TIKTOK和油管上刷自己在中国旅游的视频,几百万点击量玩儿似的就有了。
他们在石家庄坐高铁。
在阳朔搂席。
在重庆观赏8D城市夜景,脸上写满AMAZING。
犹记得多年前,不少国人提起西方,眼神中满是憧憬和喜爱,如今外国人看中国,嘴里眼里都是一句话:TA好棒,我好爱。
图片
图片
老外爱往中国跑的情况,去年就常见了。小红书上,有人在颐和园见到蒂尔达斯温顿。
图片
图片
有人在旅游时见到一群网球球星。
图片
图片
到了今年,大批外国人几乎是蜂拥而至。央广网之前曾经发布数据:2024年以来国内入境游整体订单同比增长超3倍,比2019年同期增长约五成。亚洲占比在55%,其次是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分别占比30%和15%。
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中国人一开始还没有概念。
直到今年五一之后,“外国人游中国”的视频如同雨后春笋,出现在国内外各种视频网站。
图片
图片
144小时免签游政策发布后,外国人都成了特种兵,一拨又一拨涌入中国网红城市逛吃逛吃。边逛边拍视频,从小笼包吃到重庆火锅,从颐和园逛到陆家嘴。
那些小视频随便在网上发一发,就有几万、几十万人围观。好吃的太多,玩得太爽,连中国人自己看着都眼馋。
图片
图片
中国到底有多好?英国的一个5口之家Hutchinsons第一次来到中国旅游,刚下飞机就被广州美食征服,遂计划用三个月的时间穿越中国。
广州人讲究养生,Hutchinsons太太去拔了火罐,身心舒畅,深感物超所值。
图片
图片
三个孩子吃粤菜,吃得欢天喜地。
一家人凌晨一点钟在街上溜达,不慎迷路,他们发现,街上居然安静又干净,甚至还有人过来问他们“是否需要帮助”,男主人惊叹:简直太疯狂了!
图片
图片
中国网友表示,一家五口半夜city walk而已,完全get不到哪里疯狂。
可Hutchinsons先生说,他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多少地方,能在周五的凌晨这样安静和安全。
图片
图片
尽管孩子们还小,Hutchinsons一家却是特种兵式旅游,今天在路边舞狮子,明天在西樵山看海南观音,后天去鼓浪屿踩沙滩。
他们学会了手机支付,学会了玩抖音,发在抖音上的第一条视频显示是今年三月中旬。目前,他们已经走过杭州、深圳、上海、成都、西安、北京。
图片
图片
他们爱上火锅和白酒。孩子们离不开AD钙奶,大人不能没有冰红茶。夫妻俩每天感叹中国人好善良,社区文化好快乐,对着酒店里的机器人和新能源汽车反复惊叹。
外国友人如此轻易地喜欢上自己国家的文化,这是中国网友乐见的。但是大家心里也犯嘀咕:甭管是AD钙奶还是手机支付,这不就是日常存在的吗?机器人去房间送个餐,怎么就really cool了?
图片
图片
外国游客这种心情,要等到刷完几百条视频,听完N遍AMAZING之后,中国人才会意识到,敢情在他们眼中中国人的生活,是真的遥遥领先。
一个美国小哥在上海玩了一次射击,就赶紧录了个视频,说中国射击馆的精致装修强了美国太多,安全专业,还充满了科技感。
图片
图片
澳洲网红Josie和同伴第一次来上海,在上海小弄堂里吃了一口煎饼果子,激动得语无伦次,说自己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这口煎饼是在外国吃到过的最好吃的东西。
意大利小哥夜游重庆,被8D城市震慑得说不出话。
图片
图片
一位美国旅游博主在其频道TriFate Lifestyle初到广州,就被中国城市现代化程度震惊,后来又去深圳,评价深圳是中国最有未来感的城市。
一对爱尔兰夫妇说,中国是他们第一印象最好的城市。
而阿根廷网友则说,中国领先他们五十年。
图片
图片
有朋自远方来,国人乐乎,友人也乐乎,至于那些有中国亲戚的外国人,是乐得最开心的。网红张踩玲的婆婆温蒂从2023年出境游放开至今,大约一年来三次,吃饭、搓澡、逛铁岭,一样不能落。
图片
图片
温蒂一向以抠门著称,之前却因为玩得太开心,楞是花钱买肉去喂老虎。
老外们都说,中国可太好了,中国人也太好了,very nice。中国文化被夸上天,随便一点小玩意也能让老外玩半天。 
图片
图片
可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夸奖”,是博主Jerry Goode发布的视频。视频中,他在中国高铁站丢失了背包,警察快速通过监控摄像头帮他找回了背包。
Jerry Goode说,“如果你们觉得中国的摄像头是什么邪恶的东西,那就大错特错,它们对你的帮助超乎你想象。”
图片
图片
合着中国以前留给他的是这么个印象。
他不是第一个被中国的文明打破刻板认知的外国人,在网上,许多外国游客在赞美中国好吃好看好玩的同时,用的最多的词就是“unexpected”“never expected”“not what we expected”(出乎意料)。
图片
图片
之前在许多老外心中,中国是个不安全的国度,他们几乎是冒着巨大危险来探险的。
而这种误解以及逐渐的变化,还要从几年前说起。
前几年,我们刷新闻,看到了不少外国人不喜欢中国。
头两年,好莱坞影星小李子突然在社交账号上抨击中国渔民,说中国大量深海渔船捕光了自己海域里的鱼,还去其他地方的海域进行深海捕鱼,影响了别国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图片
图片
中国粉丝一脸懵:我们的捕鱼业有问题?
不少国人特意去查资料,发现中国是全球范围内实施公海自主休渔措施的首个国家,也是目前唯一的一个。我们简直是行业内最在意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属实没什么问题。
所以小李子是蠢还是坏?中国人在家中坐,何以骂声从美国来?
图片
图片
有人说,小李子是被自己国家的媒体忽悠了。在许多外媒口中,中国人做什么都不对,就连吃肉都不对。《时代周刊》甚至曾经指出,中国人吃肉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应该吃人造肉保护地球。
图片
图片
且不论中国人吃肉到底对不对,美国人均一辈子要吃几头牛,单论“人造肉”的复杂制造工序,似乎听起来也并不环保。这样的攻击和“建议”,简直无稽之谈。
更何况,将世界上吃肉最多的国家都拉出来比一比,中国实在没资格站进第一梯队。
图片
图片
小李子事件之后,许多留学生都说,中国人在外面,是有可能遭到歧视的,自己走在路上,被路人问候“你好”,或者比“眯眯眼”,很多欧美人对我们很不友好。
新闻上也有类似的报道,说中国学生春节在门上贴春联会被嘲笑,亚裔出门购物会被攻击。
图片
图片
中国人做错了什么吗?
并没有。做错的当时外国的媒体宣传。
不少外国人认为,中国不安全,是毒品生产基地,因为早在2018年,特朗普就曾经专门发推,指控中国向美国大量出口新型毒品芬太尼,号召参议院必须立法停止这一切:
“中国,是芬太尼和其他类似药物的主要来源国。”
图片
图片
美国国际麻醉品及执法事务局,也在2021年递交给美国国会的报告中,用长达两页半的内容阐释中国是“毒品生产中心”。
总统都这么说了,美国人自然就信了。至于芬太尼到底是什么,哪个国家或地区产量多,无人深究。
而事实上,当欧美人嘲讽中国“生产毒品”时,美国旧金山街景萧条,流浪汉们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只穿着内衣给自己注射。毒品泛滥,警察不管,路人视而不见。
图片
图片
据调查,去年大约有620人在旧金山街头死于服药过量,而在该市的田德隆区和南市场区,每24小时内就约有2人死于药物过量。
这样恐怖的情景,中国是真的见不着,要是去美国见一次,对毒品零容忍的中国人必然大喊一句 unbelievable。
图片
图片
还有那些总觉得中国“脏乱差”的人,大概也没注意过美国发布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美国24个城市商店盗窃事件增加了8,453起,其中,著名的纽约、洛杉矶,零元购增幅领跑全美。
图片
图片
没人敢在晚上上街,有些国家是因为走夜路可能被枪击,有些国家则是因为基建不完善,路黑灯少人稀,万一出点事没人管。
而中国人走夜路,最大的危险则是,路边摊太多,夜路走多了可能会引发高血糖和脂肪肝。
图片
图片
在英国,BBC儿童版为孩子们播出一部名为《Living With The Lams》(《和拉姆生活在一起》)的剧集,编剧娓娓道来地讲了一个在曼彻斯特开餐馆的中国家庭的故事,里面充满对中国的歧视性刻板印象。
在那部动画片里,亚洲人被侮辱性地称为 oriental,中国老奶奶随地吐痰毫无素质,中国菜还被描绘成有“臭味”的食物。
图片
图片
可真相总归有大白于天下的一天,尤其是在21世纪,自媒体的蓬勃发展打破了对信息的单一垄断。
澳大利亚博主Josie lifts things今年来旅游后,突然意识到,自己之前对于中国的了解都来自新闻报道,非常狭隘。
图片
图片
一位美国旅游博主在其频道TriFate Lifestyle中说,美国人看待中国的视角非常狭窄,他们在学校里几乎学不到中国相关的知识,美国版的中国文化甚至不是真实的,而来自媒体和政客传递的信息是:“中国在衰退,中国很危险,中国很邪恶。”
图片
图片
早些年,西方媒体的手段属实奏效。可他们不知道,中国有句老话,叫日久见人心。
尤其在这样的信息时代,一个宝藏国家的魅力和真实的社会面貌,是难以被遮蔽的。
这些年来,许多那些长期生活在中国,或持续关注中国的外国友人,为维护真相做了不少事。
2020年3月底,身在纽约的网红——美国人郭杰瑞接受了CCTV的直播连线,在这场直播中,他赞扬了中国对病毒的有效控制。他还对外国媒体赞扬中国的基建,日常热衷于发布中国美食体验。
图片
图片
“中国把钱花在基础建设上,美国把钱花在战争上。”
“你知道吗,坐高铁从北京到上海只要4小时18分,坐火车从纽约到芝加哥却要21个小时,这两段距离是差不多的。”
他利用自己的视频让更多外国人看到了事实。
图片
图片
一个中国摄影师曾说,郭杰瑞是觉醒的那批美国人之一,正视中国的发展和超越。
头两年,外国人来旅游诸多不便,如今疫情早已结束,入境游越来越火,发现真相的人也越来越多。当那些带着“China travel”关键词的小视频在网上不断流传,被虚假信息蒙蔽的外国网友们也开始写下智慧发言:中国不是我们的敌人,无知才是我们的敌人。
图片
图片
“谢谢你让我们了解真实的中国,我们在美国一直被教导不要去中国。中国是一个美丽的国家,有着美好的人们,我们应该和大家继续分享真实的中国。”
图片
图片
“我也是澳大利亚人,我过去20年很多时间都生活在中国。让我这么说吧,澳媒对中国的报道是非常扭曲(twisted)和偏颇的(skewed)。很多甚至是明晃晃的谎言。
图片
图片
一段小视频,短则十几秒,长则几分钟,寥寥数眼,就能让那些不明真相者对中国有了美好的印象。这不仅是因为中国站得正,也是因为中国文化实在有趣,老外一了解就上瘾,再也停不下来。
一位名叫林步冉的加拿大小伙因为一部《红楼梦》,不顾一切跋山涉水来到中国,置身于9平米的“陋室”,画画、读书、思考,过着与社会脱节的生活。
图片
图片
日本人辽太郎和妻子阿雅住在大理,自己种稻米、种三四十种蔬菜,养鸡、养鸭、榨油,做天然护肤品、烤蛋糕、酿酒。
图片
图片
挪威小伙克里斯,大学时来到中国交换学习,迷上了中国,从此学做中国菜,带着家人“吃香喝辣”,日常点滴拿捏“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图片
图片
以上这些或许还算是个例,但随着中国文化输出,搞笑现象屡见不鲜。
中国网络小说征服各国网友:2014年左右,一个美国人凯文和女友分手后,染上毒品。本来已经无法自拔,却意外读了一部中国网络小说《盘龙》,上瘾到忘了毒品。
图片
图片
泰国普通人的工资,折合人民币也就2000多元,但是一本中国网文却能卖到50到80元的高价,销量还处于领先水平。
在越南的网络小说网站上,榜单的前100名全是中国网络小说。
在韩国最大的阅读网站上,中国网文《簪中录》常年居榜单排名第一,付费阅读人数高达16.9万。
图片
图片
犹记得百年前,外国人最爱中国的瓷器和茶叶,万万想不到,21世纪初期,外国人爱上了中国的审美观,如今,外国年轻人中间最火的社交活动之一叫“听劝”,只要点开小红书上#听劝的Tag,无数“听劝外国人”就会冒出来。
据说,这是因为Tiktok用户@candiselin86发布了一条关于“小红书改造”的内容,其中包含大量“改造前”和“改造”后的对比的案例,其视觉冲击之大,不亚于某宝的买家秀和卖家秀。
图片
图片
这种内容是中国网友前两年玩剩下的,如今已经不好用,没想到墙内花谢,墙外又香一回,外国网友们激动得上蹿下跳,万人齐呼:上哪逮中国网友?
贴心的博主也在视频的评论区里指明了路,数量庞大的“听劝”大军就此形成规模。
图片
图片
中外文化有差异,媒体宣传有侧重,中国到底有多好,外国人只看新闻和视频,实在很难理解。
他们不懂,“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是中国人的教养。
不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是中国人的本能情绪。
不懂“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是中国人长久的坚持和无奈。
更不懂“君子不忧不惧”是我们的原则和底气。
图片
图片
这些独属于中国人的世界观,日久即可见。历史学家徐倬云曾在书中提到,中国与西方不同,中国的思想系统以儒家为主轴,以人为本,中国文化的精神是世界独有的。
同时 外国人也不得不承认,中国的发展速度也是世所罕见。这样一个内核稳定、力量强大、发展均衡的国家,未来只会凭借魅力征服越来越多人,收获无数的赞美和倾慕。
只是树大招风,或许我们也会被更用力地诋毁,并无所谓。
中国还在发展,不完美,却也够好,她光华璀璨,如朝阳东升,魅力无可抵挡,前途不可限量。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