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里的湘村丨明大熔:贯堡渡那一抹乡村亮色

编者按:百名作家、百座湘村,无数湘人、万般湘味。他们的笔下,有山野之趣,有儿时回忆,有湘村的往昔和今生……即日起,红网文艺频道推出《文学里的湘村——湖南百家写百村》专栏,推作品、推作家、推乡村,讲好湖南乡村故事,以文学赋能乡村振兴,擦亮、打造湖湘名村名片。
图片
图片
贯堡渡:那一抹乡村亮色
文/明大熔
在湖南广袤的原野中,有一个名为太阳坪乡贯堡渡的村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8个大字时时刻刻镶嵌在村部大礼堂的醒目处,这是“劳模精神”的存在。它宛如一颗被岁月掩藏和蒙尘却依然熠熠生辉的明珠,静静地闪耀和散发着独特的色彩与光芒。
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有幸在这个小山村参加了一次有趣的“村晚”活动。后来才得知原来这是靖州县在这里拉开了春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的序幕,怪不得吸引了这么多的村民及观众的热情围观。贯堡渡村是靖州县2024年春季“村晚”的示范点,小小的村庄农民唱主角,热闹在乡村、欢乐在群众,吸纳村民、文艺团体积极参与其中,农民群众自己编排、自己编导、自己表演的节目,来展示乡情风貌、传递村庄乡音乡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凝聚乡情乡恋,让大家共同感受贯堡渡村浓浓的“乡土味”、多彩的“文化韵”、厚实的“民俗情”、暖暖的“纯朴风”。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以文铸魂、以文化人、以文塑旅、以文惠民,这就是为乡村振兴助力鼓劲,这些实实在在赤裸裸地展现在群众的面前。这就是群众的所需和所求。
走进贯堡渡村,仿佛踏入了一段尘封的历史,推开了一扇通往旧日时光的门扉。那些古老的建筑承载着岁月的痕迹沉默而庄重,那饱经风雨侵蚀斑驳的墙壁、精致细腻的雕花门窗,无不在诉说着曾经承载着悠悠岁月的故事。这里的历史文化底蕴宛如深沉的海洋,先辈们的智慧与勤劳如繁星般镶嵌其中,留下了真真切切的印记。每一块石板路都印刻着南来北往行人的足迹,每一处屋檐好像在轻声诉说着昔日的辉煌。全国小康建设示范村、全国文明建设示范村、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湖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这些不是数字,而是鲜为人知的往事与记忆。
伴随着悠悠渠江上吹来的和煦清风,行走在贯堡渡村,这里的道路干净平坦,鞋底踩在上面轻松自如,那家家户户卫生整洁,空气都是新鲜的,村道边一处处“会说话”的文化墙精美别致,沿路栽种的向日葵、玫瑰更是相继开放,色彩斑斓;这是要向远方客人伸出的手臂想要被抱抱的感觉吗。新打造的小花园、篱笆园、小围栏一个个精致的小节点成了行人视线里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这里还有贯堡藏珑、月光码头、千年古渡等人文景观,这是村里的文化底蕴在悄悄升华,还有环境卫生的大改观,来村里游玩的城里人越来越多了,一片片老街两旁栽种的向日葵都成了网红打卡点了。乡村美景入画来,幸福生活踏歌至,一派派“推窗见绿、出门进园”“三季有花、四季有景、月月有果”的优美景观。村寨里到处呈现的是道路通畅,绿树葱茏,花香诱人,环境优美,村民幸福祥和的画面。“微墙绘”“微公园”小景观,扮靓了乡村的颜值,提升了群众幸福感。
这里的村庄产业发展更是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生命蓬勃而充满活力。那一层层广袤而充满生机的农田,是村民们用汗水与心血浇灌出的希望田野。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这片土地上勾勒出一幅丰收的绚丽画卷。那金黄金黄的稻穗在阳光下闪耀着灿烂的光芒,翠绿的蔬菜散发着清新的无公害气息,无不彰显着产业发展的兴旺景象。
贯堡渡村中药材产业示范基地上,向日葵在骄阳下竞相开放,一片金色的花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吸引不少游客。村里有1500亩中药材产业示范基地,以林下经济种植方式为主,采取向日葵与中药材套种的模式,到了向日葵盛开的季节,慕名而来的游客自然而然地沉醉在花海中,他们纷纷用手机、相机记录下这美好又难忘的瞬间。
“我们带着小孩子来这里玩哈,这里的风景太漂亮了!”游客们也非常高兴。
贯堡渡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和产业提质改造的同时,将农业产业同旅游业有机结合,沿线选择景观优美区域建设观景台,设置田间观赏油菜花的专用田垅、建成简单醒目的网红打卡墙等,绘制沿线文旅观光地图,并打造“贯堡藏珑”品牌,销售特色农产品,与湖南清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打造中药材示范基地,以“村集体+企业+农户”发展模式,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实现村集体收入150万元,村集体每年增收20万元,人均年增收6000元,每年帮助30余户村民就近就业。推进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让乡村更加美丽、农民更加富足。
文明新风如温柔的春风般在这里缓缓吹拂。村民们之间和睦相处,互帮互助,演绎着人性的美好。老人们坐在门口,脸上洋溢着慈祥的笑容,缓缓讲述着过去的故事,那声音仿佛能穿越时光;孩子们在田野间尽情地奔跑嬉戏,银铃般的笑声回荡在整个村庄,让人心生欢喜。这里没有都市的喧嚣与繁华,有的只是那份让人心神宁静的祥和。
图片
村庄的基层建设扎实而有力,为村民们的生活有了坚实可靠的保障。整洁的街道、完善的设施,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适。整洁的水泥硬化路环村入户,满山金灿灿的柑桔散发出阵阵清香,红瓦大房掩映在绿林花海之中。如果迎着和煦的春风走进靖州县太阳坪乡贯堡渡村,仿佛进入了一幅美妙的新农村锦锈乐园。干净的村道,清澈的小河,一台台环保的太阳能、一个个节能的沼气池、一座座洁净的厕所、一股股卫生的山泉水,加上村民的惬意生活,正是贯堡渡“生态村”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
听这里的群众说,贯堡渡村的来历还有一个美丽而动人的传说故事。
北宋元丰三年(1080)置,属沅州。在今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北三十里贯保渡。元丰六年(1083)属诚州。贯堡渡在北宋年间即有记载,当时称贯堡砦。如今贯堡渡三字的来历,可从后向前解读:第一个渡字,是因这里在渠水有一个千年古渡,是靖州到洪江的重要节点;第二个堡字,是因为北宋年间这里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域,朝廷管理后普遍设立堡、团、寨等军事组织加强管理,本地就是那时设立了堡;第三个贯字,是因为靖州到洪江的这条交通要道上,设立有多个堡团组织,这个堡设立后,贯穿了这条要道,这就是贯堡渡三个字的深刻含义。
龙头是贯堡渡村的一个自然团寨,以前一直都是一个村,叫贯堡渡村,在上世纪的人民公社时期,乡镇称公社,村级称大队,贯堡渡村曾改名为幸福大队。贯堡藏珑这寓意是贯堡渡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地灵,是指贯堡渡有龙头村、龙头山。人杰,是指贯堡渡出现过许多优秀人物,以后也许还会不断有优秀人物出现,也许以后贯堡渡村又会改名为“幸福村”,就不得而知了。
渡人渡己是说以前的渡船,渡人同时也是自己养家的手段;讲奉献,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讲自强,顺境渡人,逆境渡已。
村边还有一个月光码头。码头延伸入水,形如弯月,旧时渡船靠岸可以夜赏月光,所以称为月光码头。
还有一条老街叫福运老街,这是从北宋至今的旧道,人们沿这里走向外界,求的是福是运,所以叫做福运老街。这里渡口历史悠久,一直是贯通洪江、靖州、桂林的交通要道的重要节点。北宋年间开发沅水流域,广建“寨”“堡”等军事机构,派官经略,遣军驻守。宋元丰五年(1082年)时此地设“堡”,宋志记载此地为“贯堡砦”,县志中有记载“在州北三十里之贯堡寨置渠阳县”。清光绪时此处名为“贯堡渡”。
如果你还想更多更详细知道和了解贯堡渡村的前世今生和未来的前景,不妨就走进村史馆去看看吧,它会把知道的所有秘密偷偷告诉你的,因为贯堡渡村史馆是怀化市第一家村史馆。这里藏有许许多多的不为人知的故事。
和美慢生活,幸福贯堡渡。贯堡渡村,它不仅仅是一个村庄的地域概念,更是一种心灵精神的寄托,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乡村的美好与希望,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它尤如一首优美的散文诗,用它的独特魅力,吸引着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让人们沉浸其中,感受乡村的美好与希望。让我们一同走进贯堡渡村,用心去领略那一抹独特的乡村亮色,让它在时光的长河中娓娓绽放出更加璀璨耀眼的光芒。
(文中图片皆为作者提供)
明大熔,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