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物课堂搬到餐厅食堂!这所学校的美食课太有意思了

极目新闻记者 肖杨
实习生 徐慧
通讯员 崔红霞 陈伟 金大成
6月12日,极目新闻记者从湖北华宜寄宿学校获悉,该校生物组日前开展了“学包粽子 喜迎端午”的美食课,把生物课堂搬到餐厅食堂,学生们通过包粽子、学民俗,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与文化,感受了中国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
图片
活动现场
图片
活动现场
图片
活动现场
粽叶舞动,端午传承
活动现场,大家个个化身“包粽小能手”,在食堂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忙得不亦乐乎。同学们中既有经验老到的“行家里手”,也有初次上阵“现学现卖”的“行业新人”,只见一双双手中粽叶舞动、麻绳穿梭,填米、放料、压紧、缠线,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如变戏法一般。大家争相看谁包的粽子“颜值”最高,最坚实“不露馅”,现场欢声笑语不断,其乐融融。712班的陈致洁同学告诉记者,自己这次包的粽子虽然不是很漂亮,但是她却体会到了传统手工艺的乐趣。在和同学们互相交换自己包的粽子的环节,他们可以品尝到彼此的心意和努力。
图片
活动现场
活动过程中,老师们也为同学们讲述了端午节的来源,将赛龙舟、挂菖蒲等民间习俗介绍给同学们,让他们感受端午节的民俗文化。随后,同学们品尝了亲手制作的粽子,收获了成功喜悦。713班的李铭烨同学表示,此次活动不仅帮助他和同学们建立了更深厚的友谊,还收获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感受到传承的责任。在今后的日子里,他将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国独特而丰富的传统节日。
美食课堂,文化熏陶
湖北华宜寄宿学校美食课自2019年开设以来,旨在教育学生学会合理营养、平衡膳食,促进健康饮食,提高身体素质;还要学会感恩、珍惜食物,培养社会责任感;更要了解美食文化、知悉餐饮礼仪,传承和弘扬饮食文化;从而增加人格魅力、增强生活能力,提升艺术想象力和综合素养。
湖北华宜寄宿学校初一新生有一节必修课——到食堂做一道家常菜,或番茄炒蛋,或青椒炒蛋,或鸡蛋摊饼。若学生对美食感兴趣,可以加入美食社团选修美食校本课。湖北华宜寄宿学校学生一日三餐在校食堂就餐,因此美食校本课选择了以武汉、湖北特色美食小吃等为依托来介绍中华特色美食及美食文化。
图片
丰富多彩的美食课
湖北华宜寄宿学校“美食”校本课程有固定的上课时间,为弥补固定课时不够的问题,学校还建设有“美食”社团。社团活动时间不固定,人员三三两两或者自由形成小组。活动内容主要参照美食校本教材,既有餐桌礼仪、平衡营养、合理膳食等知识交流,又有种植蔬菜、选购食材、烹饪美食等亲力亲为实践,还有结合中华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当下时令等相关食物绘制手抄报、制作传统美食交流等。
图片
学校设有种植园
湖北华宜寄宿学校还专设有种植园,学生在种植园内根据不同季节种植一些果蔬,种植黄瓜、丝瓜、白菜、土豆等,通过种植活动,可让学生亲历一颗种子从播种、萌发、发芽、成熟一直到餐桌上美食的整个历程,能够明白植物生长的不易,更能体验到劳动带来收获的喜悦。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