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近6年调查后,因百亿造假案退市的康得新,被认定信披违法不成立

全文1373字,阅读约需4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康得新复合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因百亿造假案被退市后,证监会认定其未披露股东间一致行动关系违法事实不成立。

022018年10月29日,康得新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03证监会经过5年半的调查,最终认为违法事实不成立,决定本案结案。

04除此之外,康得新曾四年虚增利润超115亿,2021年4月6日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05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因康得新财务造假事件被重罚,江晓、邱志强、郑龙兴等被警告并罚款。

由腾讯混元大模型提供技术支持

6月12日,已从A股退市的康得新复合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得新”)公告,公司日前收到证监会下发的《结案通知书》称,康得新未披露股东间一致行动关系违法事实不成立。
据了解,康得新曾是A股上市公司,由于虚增百亿利润等,公司已于2021年强制退市。
调查历时5年半
6月12日,康得新于上海清算所公告称,公司于6月6日收到证监会下发的结案通知书。
据悉,2018年10月29日早间,康得新发布公告称,收到中国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因未披露股东间的一致行动关系,公司及控股股东康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钟玉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
事情源于2016年10月,浙江中泰创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泰创赢”)举牌康得新期间,由于康得集团要求中泰创赢持有三年以上,因此康得集团与中泰创赢签署了带有保底条款的协议。康得集团及中泰创赢双方认为根据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83条对一致行动人的规定,双方并不符合构成一致行动关系的条件,也不存在共同扩大其所能够支配的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数量的行为。
图片
图片来自6月12日康得新发布的相关公告。
最终,经审理,证监会认为违法事实不成立,决定本案结案。
曾四年虚增利润超115亿
公开资料显示,康得新主营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打新材料、智能显示、碳材料。康得新2010年登陆A股市场,2017年11月,公司股价来到了26.67元/股的历史高位,市值超900亿。
2020年,康得新陷入财务造假风波。根据中国证监会〔2020〕71号行政处罚书显示,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康得新通过虚构销售业务、虚构采购、生产、研发、产品运输费用等方式,虚增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导致2015年至2018年年度报告虚增利润总额分别为22.43亿元、29.43亿元、39.08亿元、24.36亿元,分别占各年度报告披露利润总额的136.22%、127.85%、134.19%、711.29%。此外,康得新2015年至2018年年度报告中还存在虚假记载银行存款余额、未如实披露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等问题。
图片
图片来自证监会网站。
据悉,因2018年、2019年连续两个会计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康得新股票自2020年7月10日起已暂停上市。同时,停牌后的首个年度报告显示,公司2020年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期末净资产均为负值,且公司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2021年4月6日,深交所发布公告宣布,对康得新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同年5月31日,康得新被正式摘牌。
“拖累”瑞华所,卷入证监会“1号罚单”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月5日,证监会官网发布了2024年第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今年证监会的“1号罚单”显示,瑞华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瑞华所”)因为康得新财务造假事件被重罚。
据悉,瑞华所在为康得新2015年至2017年年度财务报表提供审计服务时,均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江晓、邱志强、郑龙兴等为相关审计报告的签字注册会计师。各年度审计业务收入均为198万元,共计收取594万元。
图片
图片来自证监会网站。
证监会认为,瑞华所在审计康得新2015年至2017年年度财务报表时,违反相关执业准则的规定,未能履行勤勉尽责义务,违反2005年《证券法》第一百七十三条的规定,构成2005年《证券法》第二百二十三条“证券服务机构未勤勉尽责,所制作、出具的文件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行为。
最终,证监会责令瑞华所改正没收业务收入594万元,并罚款1189万元。江晓、邱志强、郑龙兴等被警告,并分别处以10万元、6万元不等的罚款。
采写:南都记者 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