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不亚于毒蘑菇,夏季吃海鲜小心贝类中毒

图片
海虹又称贻贝、青口、淡菜,味道鲜美。2024年5月20日,“食安秦皇岛”发布紧急提醒称,近期不要捕捞、购买、食用海虹等贝类。视觉中国/图
2024年5月底,在上海某海鲜排档吃完饭,林霖没喝酒,却有点“上头”,面红眩晕,约一小时后才有所缓解,就医后初步诊断为贝类中毒。
不止是林霖,贝类中毒事件近期在多地频发。
2024年5月28日,美国俄勒冈州卫生局(OHA)报告称,当地暴发麻痹性贝毒中毒事件,已导致至少20人患病。患者在海岸自行捕捞海虹(又称贻贝、青口、淡菜)并食用,部分已住院。4月28日,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报告一起麻痹性贝毒中毒个案,两名患者在家中食用海螺、扇贝、海蚌后,出现四肢和舌头麻痹、呕吐、晕眩等症状。
比起走红网络的“红伞伞白杆杆”“看小人跳舞”毒蘑菇,贝类中毒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实际上,贝毒的危害并不在毒蘑菇之下。
上海市食品安全研究会理事、上海杉达学院国际医学技术学院教授刘少伟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全球每年约有两千起麻痹性贝毒引发的中毒事件,死亡率达到15%。
贝类毒素造成的危害大,几乎每年都被权威机构提醒谨慎食用。
贝类中毒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布的预防食源性疾病提示,渤海区域5月、东海6月高发贝毒,近年发现的高危贝类主要是海虹、蛤蜊等双壳贝类(指有两片套膜及两片贝壳)。
青岛市海洋生态研究会创始人、理事长王松林告诉南方周末记者:“4-8月既是有害藻华高发季,也是多数双壳贝类陆续排空生殖腺的繁殖高峰期,特别是7-8月双壳贝类普遍消瘦。从安全和风味角度,夏季建议慎重食用双壳贝类。”
秦皇岛检出海虹贝毒超标
刚出现中毒症状时,林霖没有意识到原因,餐桌上都是熟悉的菜品,而自己并无过敏先例。他和朋友在网络上查找相关资料,发现症状和贝类中毒相似,在医院急诊等待期间,通过不断喝水得以缓解。由于病情较轻,林霖并未得到明确的贝毒类型诊断。
根据中毒症状的不同,贝类毒素分为麻痹性、腹泻性、健忘性和神经性四类。麻痹性贝毒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约占藻类毒素引起中毒事件的87%。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22年发布的研究显示,1970年代前,麻痹性贝毒仅在北美、日本、欧洲沿海分布,如今已经遍布全球,在国内高发于福建沿海、广东沿海、长江口近海、海州湾、北黄海、秦皇岛近岸等区域。
2024年5月20日,“食安秦皇岛”发布紧急提醒称,近期在山海关区海域采集到麻痹性贝毒超标的海虹样品,其中1个样品的毒素含量超过限值的4.68倍,“海虹中麻痹性贝毒超标风险高发,建议广大群众不要捕捞、购买、食用海虹等贝类”。
南方周末记者从秦皇岛市海洋和渔业局了解到,针对近年贝类毒素风险情况,秦皇岛多部门在每年3月底至8月底开展水产品安全监测,其中5、6月是贝毒风险期。
公开资料显示,近三年来,秦皇岛市疾控中心于3-4月开展第一批贝类海产品中麻痹性贝毒专项监测,采集样本包括海虹、扇贝、毛蚶、蛤类、牡蛎等双壳贝类海产品,其中,2021年、2024年发布了检出海虹毒素超标的公告。
“海虹成本低廉,食客摄入量大,难免会碰到个别体内毒素较多的,报告病例也相对更多。”刘少伟说。
4名秦皇岛市水产商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海虹在过年前后最肥美,目前已经过季,经市监局通知后,市场上也不再有海虹出售,但还可以买到扇贝、蛤蜊(又称文蛤、花甲)、牡蛎(又称生蚝)等其他贝类。
王松林表示,此次秦皇岛从海虹检出的麻痹性贝毒也可见于扇贝、牡蛎、蛤蜊等双壳贝类。
“食安秦皇岛”在提醒中同样指出,近期不要捕捞、购买、食用产地来源存有安全隐患的双壳贝类。在食用其他贝类海鲜时,一定要去除内脏,且一次不宜食用过多。一旦食用海虹等贝类海产品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肌肉麻痹等症状,必须立即赶往医院接受救治,告知医生吃过哪些食物。
贝毒的本质是因为贝类吃了有毒的藻类。
中国是贝类生产与消费大国,2022年贝类养殖总产量1588.6万吨,海水养殖占98.8%。
以海虹为代表的双壳贝类以海水中的天然藻类为食,吃到有毒藻类后,自己不会中毒,而是把毒素储存在身体内脏中,再逐渐将其代谢排净。但贝类蓄积毒素的速度、代谢时间以及毒素在体内的分布,受到贝类品种与环境影响,有些贝类能携带毒素长达数月。
除了双壳贝类,麻痹性贝毒也会通过海洋食物链积聚,存在于螺、蟹、鱼等动物体内。不过,比起“百毒不侵”的贝类,鱼类对毒素更敏感,积累少量麻痹性贝毒即可致死,人类吃鱼中毒的报道也相对较少。
有赤潮不能吃,没赤潮少量吃
1988年,国内报道了第一例发生在福建的麻痹性贝毒中毒案例,136人中毒,1人死亡。此后类似中毒事件频繁发生,绝大多数与赤潮有关。2017年福建发生赤潮后,赤潮海域采集的双壳贝类中,麻痹性贝毒的检出率和超标率分别高达74%和65%。
王松林介绍,贝毒在4-8月风险较高,这也是海水赤潮高发季。冬季水体不断积累营养盐,春夏季水温升高,藻类大量繁殖形成藻华,可能引起海水变色,形成赤潮。
图片
当地时间2021年3月29日,克罗地亚普拉,实拍海滩上的赤潮。视觉中国/图
能引起藻华的藻类有260多种,其中有七十多种能产生藻毒素。赤潮的形成受近海污染、当地海流、天气等情况影响,具有不可预测性,在相对封闭的海湾更容易爆发。
2023年,一项发表在《渔业科学进展》的研究对半封闭的渤海海域开展贝毒监测,发现唐山贝类养殖区的有毒贝类样品集中出现在4-6月,该时间段20℃左右的水温有利于有毒藻类的生长,与渤海赤潮多发生在5月相对应。
不过,多位秦皇岛市水产商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近期秦皇岛未出现赤潮现象。秦皇岛市海洋和渔业局工作人员透露,此次检出麻痹性贝毒超标的海虹并非出现在赤潮海域,未爆发赤潮时,海域内也可能存在有毒藻类。
作为一种天然剧毒性毒素,麻痹性贝毒的主要成分是石房蛤毒素,毒性是氰化物的1000倍,人类口服0.5mg-1mg便可致死。它在人体内潜伏期较短,最快几分钟就会发作,以麻痹症状为主,起初是唇、舌、指尖麻木,随后出现腿、颈麻木,伴有头痛、呕吐,严重时呼吸困难,或因心血管系统衰竭死亡。
“虽然麻痹性贝毒的毒性与河豚毒素相当,但贝类中的毒素含量一般不会像河豚毒素那么高,也不是所有贝类都有毒,而是受到地域、季节影响,贝类体内毒藻积累到一定量时才会引起中毒症状,消费者容易心存侥幸。”刘少伟解释。
不同种类、不同时间段、不同海域生长的贝类毒素含量各异,这和贝类接触毒藻的时间、毒藻的毒性、贝类吸收代谢毒藻的能力等因素有关。就像“泳池同时注水和排水”的经典数学题,贝类毒素含量也在动态变化。
“简单来说,有赤潮,说明贝毒含量高,吃一两个都可能致命,近期肯定不能吃;没有赤潮,也可能有贝毒,但只要单次摄入量不大,一般不会造成严重后果。”刘少伟总结。
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22)》显示,成年人每天水产品(包括鱼、虾、蟹和贝类)的推荐摄入量为40-75克。
上述研究根据抽检样品中麻痹性贝毒的含量,计算出部分贝类的一次性安全食用量。其中,菲律宾蛤仔(俗称花蛤)的推荐一次性摄入量≤70g,牡蛎(俗称生蚝)≤55g。
一个不带壳的花蛤、生蚝若分别以3g、20g计算,按已有研究的推荐摄入量,折算起来一次不要吃超过约20个、3个。
高温难去毒,吃贝最好不喝汤
和多数天然毒素一样,麻痹性贝毒没有特效解毒剂,只能依靠催吐、洗胃、导泻等措施排出体内毒素。
事后难以治疗,事前能否降低中毒风险?
从养殖角度,难。王松林表示,国内贝类养殖以海水散养为主,养殖户难以控制海域生态。对于高端产品,如高品质生蚝,可以将贝类放入暂养池,用清洁海水净化,辅助紫外线杀菌设备,让贝类有足够时间排空消化道内的毒素,但对于海虹等低价、量大的中低端产品则难以推行。
“监管层面,抽检的方式也很难完全排除风险。建议政府部门完善预警机制,加强贝毒监测,严格监管水产品加工贸易企业。”王松林认为,加强产地可追溯性,是未来海水产品行业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在零售终端标明产品的养殖地、捕捞时间等信息,一旦发生中毒事件,有助于及时召回该批次产品”。
从消费角度,完全拒绝海味也不合理。青岛市海洋生态研究会制作的“海鲜明鉴”水产品消费指南提出,理想的消费习惯是,在可以查询产地环境信息的情况下,选购海水水质在二类以上、近期未发生赤潮的区域的贝类。
但对于多数消费者,判断贝类是否带毒并不容易。有毒贝类在外观、气味及味道上与普通贝类没有区别,由于麻痹性贝毒非常耐热,也不能通过高温烹煮去除。
“更可行的方式是,到正规场所购买新鲜的贝类,在烹煮前充分清洗,不要放置过夜。”刘少伟强调,“避免食用贝类最易富集毒素的内脏及生殖腺,如扇贝最好只吃扇贝柱。由于麻痹性贝毒有水溶性特征,吃贝最好不喝汤。”
图片
(林霖为化名,南方周末记者林方舟对本文亦有贡献。)
南方周末记者 黄思琪
责编 汪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