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雨云间》:登闻鼓,她拾起了他人生的裂纹

肃国公对姜梨有情,他会英雄救美,但也没到时时刻刻精虫上脑的地步,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肃国公都保持着自己的理性判断。
登闻鼓这唱戏,其实是从姜梨刚进城门开始的。男主站在城楼上“观战”,其实他当时只是想着在不远处为女主保驾护航一下,绝对没有想到女主会做得更多。
图片
“主君,咱这是第几次在楼上看戏了。主君怎么了?”
“不想挨打就别说话了吧。”
两个跟班随口的对话,其实是在为接下来的剧情情绪做铺垫。
男主作壁上观看了女主无数场戏,但在这个地点,在这个位置上,他终究带了一些个人经历与情绪,所以他的跟班也意识到了主君今天的不寻常。
这是一处很隐晦的铺垫,在揭露男主的故事之前,只有看过剧情后再回头品一品,才容易发现编剧埋下的小心思。
图片
“很长时间没有人敲这面登闻鼓了,上次的鼓响还是十几年前。”
“你说的是哪一次啊?”
“萧将军死的那次啊。”
两个NPC的无心之语,镜头再切回男主的情绪,就多了不一样的意味。
图片
请清风送鼓声,请苍天鉴忠奸。
十几年前小男主的遗憾,十几年后女主做到了。登闻鼓被再次敲响,不仅被女主一个人敲响,而且女主号召了淮乡的百姓,让鼓声继续传递。这场面比男主回忆里的壮观,且蕴含希望。
肃国公从来不提自己的事,他一直扮演着邪魅的人设,在女主面前亦是如此。其实他心底是不喜欢这个风格的,所以他在耍无赖时也略带嘲讽,一方面是他要演一个性格乖戾的权臣以便暗中调查,另一方面他也瞧不起一直无法替父翻案的自己。
女主敲鼓的身影与小男主敲鼓的回忆交叉展现,让萧蘅玩世不恭的人设忽然裂开了,仿佛看到了孤独的自己与无助的世界。这一次,她比那时的他强大,终将在卷土重来时带来更多的波澜,也更接近胜利的曙光。
图片
“今日长安门上听登闻鼓响,你很感慨吧。”
其实记得十几年前那件事的人不只有那个NPC,还有皇上。
只不过这句关怀被男主一句相似的反问顶回去了,所以话头又绕回了“年轻的帝王终于找到机会肃清朝堂”,终究,肃国公的伤痕又一次被他自己不动声色地掩盖了过去。
图片
“肃国公,你身边有含冤而死的人吗?”
“如果给你一次机会,你会为他们敲响长安门前的登闻鼓吗?”
“我觉得你会。”
女主这边在自问自答,男主这边却看到了儿时的自己,与城楼上的回忆稍有不同,小男主少了点歇斯底里却多了点坚定。
图片
女主误打误撞地触碰到了男主心底最脆弱的地方,男主匆匆离开,其实也是因为怕女主注意到自己情感外泄的模样。一段敲鼓,一段试探性的询问,女主其实解了男主的心结,让萧蘅可以正视曾经的那个弱小的自己。
至此,登闻鼓剧情才正式落下帷幕。
这就是宿命,从男主窥探到面纱下的人妻开始,从贞女堂铤而走险的合作开始,他护她一路闯关,她帮他填平心底的缝隙。
图片
PS:
比起导演一煽情就来鼓风飞雪这套影楼风,《墨雨云间》的编剧其实是有一定水平的,除了开场复活戏写得太糟糕之外,主线剧情相比原著小说来说有明显提升。
千山茶客的重生文我还看过另外两篇,《将门毒后》写得比本IP《嫡嫁千金》要好,嫡嫁千金这本书剧情相对平淡,啰啰嗦嗦废话多,而且配角人设比较扁平、工具、套路。
编剧对配角人设做出了不同的风格规划:什么都看得明白的姜家老太太、事业心强又折磨人的婉宁公主、扭曲受虐又心狠的沈玉容、豪爽的柳絮、跳脱的姜景睿、高冷却并不迂腐的叶世杰、韬光养晦的皇上、不同风格的男主两跟班。
这些重要配角风格突出却并不相似,可以看出编剧在立人设方面的创造力的很优秀的。但从剧情细节上看,角色互动的塑造是很粗糙的,大多数情况呈现出“有骨无肉”的感觉。能写成如此全面精彩的登闻鼓情节,其实编剧的文笔并不差。但从编剧到导演都给我一种努力迎合下沉市场的功利感,其实这个剧,本应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