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粮食生产,山东金融助力建设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

滚滚麦浪,遍地金黄。“三夏”时节,浓浓麦香席卷齐鲁大地,山东金融机构聚焦“三夏”生产金融需求,积极对接种粮农户、粮食收储户、粮食经销商等经营主体,通过“钱等粮”“全链条授信”等服务模式,主动把金融资源精准配置到粮食生产、加工、仓储、销售等重点领域,全链条服务夏收夏管各项工作,保障粮食安全,助力建设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
图片
银行工作人员进地头宣传支农惠农政策和金融产品。
服务种粮大户,主动送“贷”上门
山东金融机构针对种粮大户等经营主体的实际需求,主动送“贷”上门,让“钱等粮”。
临沂市临沭县张褚林村种粮大户张廷的千亩麦田能顺利收获,多亏了送上门来的“钱”。张廷种粮多年,前期扩大种植规模流转200亩地,以至今年麦收期间的农资开支成了让他头疼的难题。中国农业银行临沭县支行获悉张廷的困难后,主动“送贷上门”,量身定制信贷产品,很快为其发放了90万元的“齐鲁富民贷”,缓解了他在麦收期间的资金压力。“农行贷款利率优惠,发放速度快,为今年夏粮丰收提供了资金保障。”张廷说。
同时,在阳谷县十五里园镇马庙村千亩麦田里,种粮大户郑永昌正指挥农机手收割小麦。郑永昌种了1000多亩地的粮食,机械化生产和管理势在必行。“今年夏收开始前,恰好设备和人员资金上还有缺口,邮储银行就上门来问资金需求了。”郑永昌说。
今年4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阳谷县支行客户经理李辉根据阳谷县农业农村局推荐的种粮大户名单,进行逐户走访,了解到郑永昌因临近夏收,设备使用维护资金和人员雇佣资金有些缺口。在李辉的帮助下,郑永昌用手机银行申请了“极速贷”,通过“信用+抵押”组合方式成功申请到99万元贷款,大大缓解了他的资金压力。
夏收时节,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聊城市分行聚焦“三夏”生产金融需求,提早部署,积极对接乡镇政府、农业农村局、粮食局等部门,组建金融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种粮大户、收粮大户及粮食加工企业等,宣传支农惠农政策和金融产品,全面摸排“三夏”资金需求,主动送“贷”上门,助力粮农颗粒归仓。
创新“农机贷” 助力麦收提质增效
农业机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重要支撑。目前,山东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在91%以上,而小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接近100%。然而,农机具的购置成本较高,给许多农户带来不小的资金压力。有了金融助力,农户的压力轻了不少。
今年,青州市益都街道东高村的小陈开着新买的收割机收了自家的麦子,不仅省下了往年夏收时租赁机具的费用,还能帮助周边的种粮户割麦创收。“以前因为费用问题,自己不愿买农机,农商银行驻村时说现在贷款买农机有贴息政策,利率很优惠。我申请了10万元的贷款,没想到当天就放了款。买了一台收割机,正好赶上了夏收!”小陈说。
“正是农商银行的及时贷款,让我们能在农机销售旺季来临之前加紧生产,可以放心地购买原材料、研发新产品、扩大农机生产规模。”谈到农商银行的贷款支持,青州万佳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杨经理竖起大拇指。该公司是一家集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农业机械科技企业。进入“三夏”时节,各类订单纷至沓来,公司周转资金遇到瓶颈。青州农商银行获悉客户资金需求后,安排专人对接,开辟绿色通道,仅用2天便向该企业发放贷款300万元,帮助企业按时交付农机产品。
在山东省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指导下,今年青州农商银行针对夏收夏种农资采购、农机耕具购置等问题,建立贷款绿色通道,重点跟进帮扶种植大户,通过上门服务等方式开展农户贷款受理和调查,提供针对性、个性化金融服务方案,解决种植大户购买农机具资金缺乏问题。截至5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227.27亿元,其中今年累计发放1.1亿元贷款助力“三夏”生产。
聚焦购销环节 推出粮食收购“产业贷”
粮食加工和购销是粮食产业链条的重要环节,山东金融机构针对夏粮收购季节性强的特点,推出粮食收购“产业贷”等放款快的金融产品,帮助粮食收购企业和大户顺利度过“三夏”。
“目前到了收粮旺季,每天都有大量粮食送来,我们经过烘干加工后输送给面粉厂,每天的流水量非常大。”济南振蓬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高振蓬说。他们公司主要经营粮食收购、销售,是章丘区黄河街道较大型的粮食收购企业,收粮旺季,该企业常面临收粮资金压力。
今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济南市分行在收粮旺季组织客户经理开展“送贷上门”。章丘区支行客户经理李光伟、袭开辉通过实地走访,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并快速为济南振蓬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发放了“产业贷”300万元,解了企业燃眉之急。粮食收购“产业贷”是邮储银行济南市分行针对粮食收购行业特点创新的一款免担保、放款快的产品,对于从事粮食收购行业的客户,最高授信额度300万,既可为客户解决担保难问题,也可快速解决客户资金问题。
为确保能为夏粮收购商户提供优质高效的信贷服务,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威海市分行针对夏粮收购工作制定了“夏粮收购营销配档表”。该行在4月上旬即完成了对辖内中储粮威海直属库、地储粮、农业局、供销联社等主管部门的对接,形成了包括695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服务库”。
服务库建立之后,按照属地原则,针对服务库内的名单,邮储银行威海市分行进行实地走访,了解企业实际资金需求。同时,针对夏粮收购商户缺少抵押物、资金需求量大、支用频繁、用款期相对较短等融资特点,该行以信用额度最高300万元、线上申请支用的“产业贷”为主推产品,推进“服务库+线上产品”的信贷服务模式。
粮食全产业链授信 全链条解决融资难题
近日,山东农担支持邹城市匡衡湖粮食全产业链担保授信仪式在邹城市大束镇举行。山东农担为匡衡湖智慧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授信首批供应链项目融资担保4000万元,打造了“农担+粮食全产业链+农户+银行”金融服务模式,标志着全国首笔粮食全产业链授信300万元贷款的正式落地,为当地粮食全产业链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金融支持。
山东匡衡湖智慧农业服务有限公司主要服务对象是小麦、玉米等粮食从业经营主体,主营业务包括提供农机服务、农技服务、农资服务、土地全程托管、智能配肥、农业废弃物回收、病虫害防治、粮食烘干收储、农产品初加工等。该公司以供销合作社服务中心为依托,发挥自身平台、技术、人员优势,为当地粮食种植经营户提供“耕、种、防、收”各环节的社会化服务。
为解决粮食全产业链中各经营主体的融资难题,保证农户种粮“卖得出”,加工企业“有粮用”,山东农担针对粮食产业链各环节的融资需求,为匡衡湖智慧农业服务有限公司量身打造了《山东匡衡湖智慧农业服务有限公司供应链项目融资担保服务方案》。该公司对下游客户销售农用生产资料或提供服务,将有资金需求的客户推荐至农担,农担初筛后推送至合作银行,贷款发放后直接受托支付给匡衡湖智慧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实现了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闭环,可有效保障信贷资金安全。另外,方案降低了准入门槛,提高了授信标准,优化了反担保措施,最大限度满足了各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祝超群 通讯员 于关岩 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