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 总有一个理由去辽宁!

长在稻田里的盘锦河蟹🦀
自带奶香的丹东草莓🍓
肉厚多汁的大连樱桃🍒
国民“抢手货”孔雀手表⌚️
唤醒童年味蕾的不老林糖🍬
早餐必备的桃李面包🍞
把人香迷糊的烤鸡架🍗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些火遍全国的国潮臻品
统统来自——辽宁
6月13日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辽宁总站揭牌
辽宁夏日消费季
暨总台“国潮臻品馆”辽宁项目启动
这份辽宁国货地图
请收好
01
好吃到停不下来的特产
咔咔炫!
🦀
东北人的螃蟹自由
如果说黑龙江五常大米适合蒸米饭,辽宁盘锦大米则适合煮粥:米粒晶莹剔透,煮成粥清香绵软、清甜香糯,深得人们喜爱。
图片
△盘锦红海滩风景区将稻作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
盘锦市是中国最大的河蟹产地,素有“中国河蟹第一市”之称。尝完盘锦大米,一定要“炫”一盆“溜达蟹”🦀
图片
△盘锦河蟹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盘锦人将蟹苗放入稻田,螃蟹能除掉稻田的害虫,它的“便便”又可作肥料。
图片
△盘锦河蟹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每年9月,盘锦河蟹开始大量上市,这时的河蟹个头大,肉质肥嫩,吃起来还带有几分盘锦地区盐碱地的风味,非常解馋。
在盘锦,如果你要和当地人谈起吃螃蟹,他们能拉着你聊上半天,蒸、煮、卤、烤、油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吃蟹方式。
图片
🍓
丹东草莓 一颗就甜晕啦
单论气质,草莓似乎与粗犷的东北格格不入,但辽宁丹东却拥有湿润空气、肥沃土壤、充足光照和降水等自然条件,这些组成了优质草莓所需的生长环境。
图片
丹东东港是全国最大的草莓生产和出口基地,已有近百年草莓栽培历史,被誉为“中国草莓第一县”。在东港,草莓生产日光温室有三万多个,从11月到次年6月都有草莓上市。
图片
一般的草莓甜度只有9%至10%,而引进的草莓品种“森研99号”(市场常见的“丹东九九”草莓,便来源于这个品种)的甜度高达11%至13%,正因为口感好,味道正,每年一上市就广受追捧。
好的丹东草莓,外观好似一颗红心,九分甜一分酸,细嗅可闻沁人心脾的果香和奶香,只要一颗就能把你甜晕。
图片
🐟
靠海吃海最过瘾
辽宁的海边城市不少,但大连的海鲜特别值得推荐。相比南方海域,大连海产的优势在于贝类和不善移动的棘皮动物上。
图片
大连的海刺参肉嘟嘟、胖乎乎,营养丰富。大连的鲍鱼鲜嫩爽滑,非常Q弹。
图片
大连人最具亲近感的海产是海蛎子(生蚝),本地人说话被戏称为自带“海蛎子味”。
海蛎子是为数不多的可以生吃的贝类。以前,人们会在兜里揣上一块饼子,再带上打海蛎子的工具来到海边,蹲在礁石上,吃一口饼子,撬开一只海蛎子当菜。
图片
🍒
美早樱桃 新鲜到一口爆汁
大连独特的气候环境造就了当地的物产丰饶。作为公认的大樱桃世界最佳栽植区之一,大连的樱桃品种丰富,美早樱桃是典型代表。
图片
自19世纪80年代引进以来,大连大樱桃栽植已有130多年的历史。2018年,“大连大樱桃”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022年,“大连大樱桃”入围首批国家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
图片
大连昼夜温差大,水质和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长出来的美早樱桃个头大、有光泽,口感更是脆甜多汁,来了大连,一定不要错过这份甜美滋味🍒。
图片
02
涌上舌尖的国货美食
贼有味儿!
🥢
记得家里的红梅味精吗?
说起红梅味精,辽宁人一定很熟悉,红梅味精厂的历史已有80多年,它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
图片
那时候,沈阳人家家做饭都要用到红梅味精,来辽宁的外地人也都会将红梅味精作为伴手礼。
图片
红梅味精还连续三届荣获国家质量金奖。原沈阳红梅味精厂三车间主任杨宏华回忆,包装女工在一次包装称量时,发现一颗小螺丝帽不见了,包装分厂立即组织人员寻找,硬是从上百箱、上万袋味精中把这颗小小的螺丝帽给翻了出来,保证了产品质量。
2024年1月,沈阳红梅食品有限公司获评“中华老字号”,原先的厂房旧址也变身为“红梅文创园”,老工业区再度盛放。
图片
△红梅文创园
🍦
中街大果
辽宁人专属的冰凉爽口
就像去哈尔滨要吃“马迭尔”一样,去沈阳一定要去中街吃“中街大果”
20世纪,创始人用牛奶、白糖等食材手动搅拌凝冻制成冰棍,因产品料足个头大,又产自“中街”,被命名为“中街大果”。
图片
△华兴冰果店(中街冰点城前身)
接下来几十年,中街冰点研制出各种大果,冰激凌、奶油冰点心、冰饮料等,坊间有了“到沈阳看故宫,逛中街吃大果”的顺口溜。
2015年,中街冰点打造了“中街1946”,倡导健康“0”添加的新鲜冰品,致力于打造“一支专业级的雪糕”。
图片
△麻酱味中街大果
2024年,中街冰点获评“中华老字号”荣誉称号。中街大果手工技艺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成为沈阳记忆的味道名片。
图片
△中街冰点城
🥤
八王寺汽水
百年饮料之王
八王寺汽水之于沈阳,相当于北冰洋之于北京。八王寺汽水是中国碳酸饮料工业的“活化石”,拥有1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老字号”之一。
图片
改革开放初期,八王寺汽水已成为东北三省最大的汽水厂。1984年,八王寺汽水成为洛杉矶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指定饮料,当年,它就拿下了全国汽水的销量冠军。
图片
△八王寺汽水的老包装
20世纪80年代,八王寺汽水与健力宝齐名,二者占据着中国一北一南的市场,八王寺汽水成为“东北饮料之王”
图片
2013年,八王寺汽水成为第十二届全运会的专用饮料。如今,这个承载着沈阳人感情和记忆的老字号,用独特魅力书写出新传奇。
🍬
不老林
闪着光的牛轧糖
记住一个城市,一张糖纸就够了。
不老林的糖纸是沈阳的符号,浑身闪耀着彩光的“年糖”,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
图片
不老林糖果甜而不腻、软硬适度,老人小孩都喜欢。
“不老林”本人——林瑞丰,14岁学习制糖技术,19岁在沈阳创业,他很重视产品质量,当年为了保护产品声誉,制糖的主料、辅料、包装物全部采用国货,如东北四粒红花生、哈尔滨奶油等。
图片
香甜的不老林糖,曾获无数奖项,是沈阳人引以为傲的家乡特产。
🍞
桃李面包
你一定吃过
桃李面包很多人都吃过,可提起桃李面包的籍贯,几乎每个人都迷惑了:“这不是我们家乡的东西吗?”
图片
1995年,退休教师吴志刚拉着儿子在辽宁丹东开了一家面包作坊,名为“桃李”。当时市场上只有保质期一个月以上的长保面包,他决定专做保质期为一周的短保面包。
后来,吴志刚以“中央工厂+批发”的模式,在各个城市设立工厂,以工厂为中心,集中物流配送到卖面包的门店。这样一来,每天早上,新鲜的面包就能摆在城市大小超市货架上,这也就是大家都以为桃李是本地品牌的原因。
2015年12月,桃李面包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面包第一股”。
图片
🍗
沟帮子熏鸡
铁路拉来的家常好味
锦州号称“铁半城”,发达的铁路造就了锦州的网红食物——沟帮子熏鸡。途经这里的商旅经常会在车站买上一两只熏鸡,既能路上果腹,更是带给亲友的礼物。
图片
沟帮子熏鸡的历史已有百余年,是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沟帮子熏鸡与河南道口烧鸡、山东德州扒鸡、安徽符离集鸡共获“中华四大名鸡”之美誉,辽宁沟帮子熏鸡集团是“中华老字号”。
图片
在很多辽宁人的心里,沟帮子熏鸡除了是特产,更是成长里的记忆和乡愁。
😋
有种情怀叫“老四季”
“没吃过‘老四季’,就不算来过沈阳。老四季就像是沈阳人心中的白月光,哪怕出现再多的美食,心中总会给老四季留一个地方,一走进去就像回到了家。
图片
1988年,刚刚退休的张秉荣在自家小平房支起五张桌子,开启了“老四季”的创业之路。在饭馆命名上,张秉荣毫不犹豫地选了“四季”这个名字,因为人以食为天,一年四季都要吃饭。
图片
老四季的鸡架是沈阳鸡架中最经典的存在之一。他家的做法是东北人做菜的常用做法——鸡架加上香料烀透烀软,直接上桌开吃。
嗦一口鸡架,就一口鸡汤抻面,再来一瓶“老雪”(沈阳人习惯把老雪花啤酒叫“老雪”),十分满足。
图片
图片
△爱吃鸡架的沈阳人拥有自己的鸡架博物馆。
🍻
老雪,干杯
在辽宁,以“老”字做前缀的话,一般都会带着一股子浓烈的亲近感,比如“老弟”“老哥”“老妹儿”……“老雪”这两个字倾注了沈阳人对于这款啤酒的感情。
图片
真正的“雪花”啤酒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1957年,国内知名啤酒专家组研制出一种与众不同的啤酒。当啤酒倒入杯中,其泡沫丰富洁白如雪,口味持久溢香似花,故名“雪花”啤酒。
图片
1979年,“雪花”啤酒被命名为全国优质酒。之后,雪花啤酒走出辽宁,走向全国,家喻户晓,“雪花”的故事也越传越广。
03
 辽宁造的品质好物
老盖了!
⌚️
这只“孔雀”
见证中国手表业发展
“孔雀好,孔雀好,孔雀飞来不落脚。”20世纪80年代,丹东的孔雀表由于造型美观、精密度高、走时准确,曾“一表难求”,成为国民“抢手货”。
图片
1986年,辽宁手表厂手表产量达到385万只,位居全国第二位,丹东与上海、天津并称为国内三大手表生产基地。
图片
如今的辽宁孔雀表业有限公司拥有多项技术专利,是国内最早将陀飞轮形成规模生产的企业,也是中国第一个陀飞轮手表制造基地,年产机芯百万块,出口瑞士、德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还是中国北方钟表行业唯一的全产业链项目。
图片
🤙
自带高级感的柞(zuò)蚕丝绸
世界70%柞蚕在中国,中国70%柞蚕在辽宁,而辽宁70%柞蚕在丹东。早在明末清初,中国就是世界柞蚕丝绸生产和贸易的中心,1992年,丹东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丝绸生产基地。
图片
以柞蚕所吐之丝为原料缫制的长丝称为柞蚕丝,是我国特有的天然纺织原料之一。
图片
柞蚕丝绸有多受欢迎?莫斯科人称柞蚕丝绸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丝绸之一,只要摆上商店就被抢购一空;1972年日本兴起柞绸热,妇女们纷纷买中国柞蚕丝绸做和服。
随着年轻一代柞蚕丝绸手艺人不断创新技术,柞蚕丝如今已被应用到家纺、内衣等产品领域,柞蚕丝制品受到消费者追捧。
🤩
“金缕玉衣”的原材料之一
岫(xiù)岩玉
鞍山岫岩满族自治县所产的岫岩玉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玉之一,被誉为“华夏瑰宝”。
图片
△四大名玉为新疆和田玉、陕西蓝田玉、河南独山玉、辽宁岫岩玉。
经考证,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玉龙、汉代的金缕玉衣皆出自岫玉。
图片
2006年,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被中国矿业联合会正式命名为“中国玉都”。因岫岩玉特别适合雕琢,岫岩玉雕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内80%以上的玉雕用料都来自鞍山
图片
🦷
第一支中药牙膏康齿灵
中国第一支中草药牙膏、第一支药准字的口腔乳膏,均诞生于丹东康齿灵牙膏有限公司。
图片
康齿灵牙膏诞生于战火之中。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为了保障前线物资,上海牙膏厂的一个车间迁至丹东,1952年成立了丹东化学厂,负责向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战士提供洗化日用品。
1999年,化学厂更名为丹东康齿灵牙膏有限公司。近年来,“康齿灵”被其它企业收购后,其生产和经营逐渐走上新车道。
康齿灵不仅仅是一个品牌,更是一代人的记忆。如今,“康齿灵”是东三省及内蒙古地区重要的口腔护理用品生产企业。
04
大国重器辽宁造
杠杠滴
🔩
工业长子涅槃重生
辽宁诞生过新中国工业史上1000多个第一:第一炉钢水、第一台机床、第一架新型喷气式战斗机……
沈阳铁西区曾经厂房稠密。20世纪末,这里不少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后来,当地把240多家工厂从城里搬到市郊的新区,换来了天蓝水清,也拓展了企业的发展空间。
图片
2023年2月,以生产鼓风机起家的沈鼓集团研制的我国首台套9兆瓦级大型海上油气平台用压缩机在某海域海上平台一次投运成功。
图片
辽宁鞍钢的粗钢年产能达6300万吨,位居国内第二、世界第三;同时,鞍钢通过数字赋能化身“智慧钢铁”企业。
图片
△鞍钢集团鞍山主厂区
辽宁省还优化实施“兴辽英才计划”,创新实施“百万学子留辽来辽”行动。曾备受人才、人口双流失困扰的辽宁,2023年人口净流入8.6万人,扭转了2012年以来连续11年人口净流出的局面。
据统计,2023年,40.1万名高校毕业生留辽来辽创新创业,超千名“双一流”高校选调生选择辽宁。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看好辽宁、集聚辽宁、扎根辽宁。
图片
△大连理工大学
🤖
中国机器人看新松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公司是中国最早开始机器人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的企业,自主研发了中国第一台工业机器人样机、第一台焊接机器人、第一台政务机器人等。
“新松”二字是为了纪念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原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蒋新松,他是“中国机器人之父”
图片
△蒋新松院士
这些年,在很多场合都能看到新松机器人的身影:2024总台春晚沈阳分会场现场,8台“中国红”新松工业机器人“扭”出了东北风采。
图片
2018年,韩国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8分钟”演出仪式上,24台新松移动机器人为世界展示了国产机器人的高水平。
图片
2019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现场,新松机器人与两名小演奏家,携手弹奏《我和我的祖国》。
图片
目前,新松的产品已在汽车、核能、卫浴、包装、电商、显示技术等领域广泛应用,客户遍布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
大国航母驶向万里海疆
始建于1898年的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创造了中国造船史上90多个“第一”,见证了中国船舶工业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这里是我国舰船总装建造及维修保障的主要基地,新中国成立以来共建造了近50个型号、830多艘舰船,被誉为中国“海军舰艇的摇篮”
图片
△山东舰
中国第一代到第四代导弹驱逐舰主战船型,以及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都从这里驶向万里海疆。
威武的战舰劈波斩浪,扬国威、壮军魂,筑起了坚不可摧的海上长城。
图片
△造船现场
为“奋斗者”号造“大脑”
“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成功下潜万米深渊,标志着我国在大深度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图片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针对深渊复杂环境下“奋斗者”号的可靠运行进行了技术攻关,让“奋斗者”号的控制系统实现了智能化控制。
科学家们还为“奋斗者”号量身打造了一双高度灵活且有力的“手”,在万米海底,“奋斗者”号顺利完成各种精细化作业任务。
🛩️
让C919高飞远航
中航沈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民用飞机机体结构大部件的研发与制造商。
作为主要供应商之一,公司承担了国产大飞机C919项目的后机身前段、APU舱门、垂尾、发动机吊挂工作包的制造任务。
图片
△工程人员进行C919后机身后段79框的施工
🌟
硬核实力筑梦航天
神舟飞船的连接分离机构主要包括火工锁弹簧分离推杆,它们在神舟飞船上如“臂膀”一样连接着舱段。
图片
作为飞船的十大关键技术之一,连接分离机构沈阳航天新光集团有限公司最早研制生产,并随着飞行任务的需要不断迭代。
久经磨砺,国货生光
辽宁国潮将创造更多荣耀
一起看辽宁国潮
掀起新浪潮🌊
监制丨李浙
制片人丨马文佳
编辑丨于子敬 张娅喃
记者丨齐莉莉
校对丨高少卓
部分素材源自以下文字和图片来源:沈阳发布、我爱辉山、沈阳摆渡、滨海满族、福桃九分饱、锦州文旅广体官微、辽宁最生活、一条风味地图、辽宁日报、大连理工大学、今日丹东、新松机器人、鸭绿江晚报、沈阳自动化所、灯塔融媒、辽阳日报、地道风物、视觉中国、新华社等
©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