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前卫、当代,马修·伯恩这版“罗朱”又颠覆了想象

6月12日,曾以“男版天鹅湖”“哥特版睡美人”“二战版灰姑娘”等作品为上海观众熟知的英国编舞马修·伯恩,时隔五年,带着其最新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又回到了上海文化广场。这也是该剧的中国首演。
一个当代感的“维罗纳管教院”出现在舞台,禁锢的铁笼,白色的砖墙,还有护士模样来回走动的工作人员。年轻的男女们穿着统一的白色服装跳跃登场,他们是充满活力的,却也是被束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开始了。和人们想象中的莎士比亚笔下的“罗朱”不同,这里不再有蒙太古家和凯普莱特家之间的世仇,只有管教所里的年轻人和权威规则之间的对立。当代和前卫的质感不仅属于舞台设计,也属于这部作品。
图片
《罗密欧与朱丽叶》剧照
“这部剧是一版特别年轻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无论是故事,它发生的背景,还是讲述的方式,包括我们剧组里所有的演员。它是给这个时代观众的作品。”演出前,剧团的驻团导演艾伦·文森特表示。
图片
马修·伯恩
自从2014年男版《天鹅湖》首次来到上海文化广场演出,10年间,马修·伯恩多次来到上海,他的作品和风格也日益为上海观众熟悉。而这一次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一如既往的“非同寻常”。
作为世界上唯一同时拥有托尼奖“最佳编舞奖”和“最佳导演奖”的艺术家,马修•伯恩是英国乃至世界范围最受欢迎、最成功的编舞和导演,他的新历险舞团也是英国顶尖的、具有先锋性的舞团。他和团队的创作、改编和颠覆,为观众提供了更多诠释经典的可能,也赋予了芭蕾艺术全新的生命力。
图片
《罗密欧与朱丽叶》剧照
在舞台艺术领域,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有过太多版本,马修·伯恩的这个版本是颠覆性的。剧情被放在了未来的某个时间,场景被置于一个充满束缚和规则的“管教院”,探讨的是当代年轻人的情感和关系,唯一不变的,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冲破一切的爱恋,以及最后不得不面对命运的悲剧结局。
马修也表示,这是最符合当下年轻人审美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与以往的作品截然不同,《罗密欧与朱丽叶》充满激情,它讲述的是当下年轻人的故事,能够与年轻人产生共情。对此我深感自豪。”在他看来,观众不需要提前做任何准备就可以走进剧场,感受这个故事,坐下来尽情享受。
图片
《罗密欧与朱丽叶》剧照
2019年,这版《罗密欧与朱丽叶》在英国首演后广受好评,新历险舞团因此荣获了多个重要奖项,包括劳伦斯·奥利弗奖,托尼奖及英国国家舞蹈奖。今年四月,这部作品开启国际巡演,在结束了日本及韩国的演出之后,6月从上海正式开启中国巡演,并将继续前往北京及广州。
作为一部将现代舞蹈和古典芭蕾融合的全新作品,全剧的音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前苏联作曲家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为经典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所作的经典配乐,贯穿在全剧始终。这部充满当代感和前卫气质的作品,也因此同时多了一份激情、烂漫和忧伤。
图片
《罗密欧与朱丽叶》剧照
马修·伯恩也直言,比起莎士比亚的文本,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对他的创作来说更像是剧本:“这真是一部美妙的芭蕾舞曲,很多时刻它就像是现代电影的配乐,我必须完全抛弃原版芭蕾舞剧的固有思维,认真聆听音乐并将其作为脚本,并从中找寻全新的元素和突破性的解读。”
而对于剧中那个截然不同于任何版本的舞台设计和场景,马修也表示,这是他和长期合作的舞美设计莱兹·布拉泽斯顿共同讨论后的结果。他们想象出这样一个禁锢年轻人思想、违背他们意愿的地方,就像学校里的某个机构,而年轻人在其中,试图摆脱困境与束缚。
图片
《罗密欧与朱丽叶》剧照
剧中,大量群舞展现出年轻人蓬勃的生命力,而男女主角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则充满着甜蜜、挣扎和痛苦。舞剧中各个场景和动作设计表现出了角色之间丰富的情感变化。情绪也饱满而多变。轻快、戏谑、挣扎、痛苦,两小时的演出充满变化。但年轻、当代和前卫的气质,那种属于英国剧场作品的精致、优雅和克制,始终都在。
图片
《罗密欧与朱丽叶》剧照
“这一版《罗密欧与朱丽叶》很不一样,这也是我试图给人们提供的一种体验,一种他们从未有过的体验,你总是可以期待新历险舞团带来的惊喜,我想这就是观众总会回来的原因,这就是为什么他们想回来和应该回来的原因,因为它总是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抓住你、触动你。”
在原版剧本问世四百年后的今天,马修希冀以“你从未见过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剧场。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