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光卫星:建成全球最大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吉林一号”

中方解禁一份机密文件,小行星远在地球200万公里外,我国的卫星系统就对其进行了拍照,其中有两点超出了美国的想象,五角大楼直呼中国手握主动权,到底是哪两点让美方惶恐不安呢?
2015年10月份,由我国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光卫星”),自主研制的“吉林一号”星座第一组4颗卫星成功发射升空,创造了我国国内的多个第一。
迄今为止,长光卫星已有108颗“吉林一号”卫星在轨道上运行。更重要的是,这款卫星的遥感信息为包括交通、金融等在内的14个领域,提供的精准服务类别超过了150项,陆陆续续为全球超170个国家和地区的许多单位提供了遥感信息服务。
图片
近来,我国天文学家公布了一份涉及“吉林一号”卫星的解禁机密文件,一下子就把美国给吓坏了。讲到这,无数网友十分好奇究竟披露了什么内容的文件?
简言之,这份文件解释了2022年我方是如何通过在近地球轨道活动的“吉林一号”遥感卫星,观测一颗小行星的行动轨迹的。这颗小行星的代号为“1994 PC1”,当时有天文学家察觉,该小行星也许会近距离“造访”地球并和地球“擦肩而过”。
而为了掌握这颗小行星的实时位置,我国科学家翻转在轨活动“吉林一号”的镜头,将其对着外太空,以每秒拍一次的拍摄速度捕捉“1994 PC1”。最后据解密数据显示,经“吉林一号”持续拍摄,我国科学家对小行星运行轨道的定位误差仅为33公里。
而看到这份解密文件和数据,美国那边震惊不已,心情更是久久地不能平复。五角大楼发出警告称,中国卫星具备很强的侦察、观测能力,正对美军构成“危害”。他们还满脸沮丧地说道,这意味着中美信息战、情报战的主动权转移到了中国那边,对华盛顿而言是“不能够接受的”。
图片
至于五角大楼为何绷不住直接破防,又是提醒美军迎来“前所未有的威胁”,又是嚷嚷着美国失去了主动权,主要是因为其中有两点超出了美国的想象。
首先,中国卫星的空地协同能力超出了美国的想象。一开始发射“吉林一号”卫星的出发点,并不是为了拍摄小行星的活动轨迹。但是,就是在这种毫无准备的情况之下,中国科学家成功反转了遥感卫星的镜头,通过调整轨道高度等诸多数据,拍摄了小行星的实时状态。
而更令美国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了拥有这样的技术,美国航空航天局、欧空局这20多年绞尽脑汁都没有什么重大进展,结果反倒让中国没费多少力气给先行一步研究出来了。
图片
其次,“吉林一号”遥感卫星的观测精细度格外惊人。正如以上提到的,在该卫星的帮助下,中国对小行星轨道的定位误差仅为33公里。而且,早在“1994 PC1”这颗小行星远在地球大概200万公里外时,“吉林一号”就开始持续拍摄了,也就相当于该遥感卫星等同于“千里眼”,这就意味着,只要中国想,拍摄观测的其他地面目标,自然就更不在话下了。
而让美方更加头疼的是,中国还有很多和“吉林一号”性质一样的卫星系统。反观美国,纵然有众多“星链”卫星在轨,可其观测能力却略有逊色。
总之,经此一事,美国也该习惯于在某些领域被中国赶超,不要总是抱着唯我独尊的心态活在过去,需要知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