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2023年全省招商引资签约金额突破万亿元大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居全国第2位

每经记者:李宣璋    每经编辑:马子卿
6月13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任振鹤,甘肃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程晓波,甘肃省委常委、副省长张锦刚,甘肃省副省长雷思维围绕“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作介绍,并答记者问。
甘肃:全省经济增速连续7个季度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
发布会上,任振鹤表示,“这些年,我们致力于经济发展,追赶的步伐越来越快了。2021年甘肃经济总量突破了万亿大关,2022年以来,甘肃经济增速连续7个季度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
图片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李宣璋 摄
任振鹤介绍,“老工业基地焕发出新的光彩,石油化工、冶金有色、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数据信息等新兴产业茁壮成长,兰州新区经济增速连续7年位居19个国家级新区前列。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短板加快补齐,老区人民期盼多年的平凉至庆阳铁路已开工建设,引洮供水工程让四分之一的甘肃人民告别了‘靠天吃水’的历史。”
任振鹤指出,过去三年,我们完成了国土绿化2952.05万亩,2022年和2023年国土绿化面积均居全国第2位。地处河西走廊的民勤县,东西北三面均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围,过去人们担心会成为第二个罗布泊。民勤人民发扬“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新时代愚公精神,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创造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治沙造林奇迹,当地干涸了半个多世纪的青土湖,如今已成为沙漠里的碧水明珠,呈现出一派波光荡漾、水鸟翔集的景象。
据任振鹤介绍,甘肃是个多民族省份,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为甘肃特有的少数民族。他表示,“我们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的主线,集中力量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全省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迈步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像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天祝藏族自治县,“青山绿水彩云间,诗和远方在天祝”,近三年经济增速均在8.6%以上,稳居全国民族自治县前列。
此外,任振鹤指出,“全省80%左右的财政资金用于民生,每年办成了一批教育、就业、养老、健康等方面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2023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增速居全国第2位。省市县乡四级干部与孤儿、困难重度残疾人和特困家庭结对认亲,开展‘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关爱行动。”针对生态脆弱、地质灾害频发的实际,对受灾害威胁较重6类区域内的群众,实施了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程,已有7.86万户、28万名群众远离了危险、搬出了安全、搬进了幸福。
甘肃:2023年全省招商引资签约金额突破了万亿元大关
据悉,甘肃已经连续7个季度经济增速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对于甘肃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将如何继续发力,任振鹤指出,近年来,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用足用好国家政策红利,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为高质量发展打基础、蓄动能、增后劲。
具体就是围绕强科技、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四大行动,重点做了盘活存量、引出增量、提高质量、增强能量、做大总量的“五量”文章
在盘活存量上,我们充分发挥老工业基地的优势,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促进优势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一批“老字号”正在成长为根基稳固、枝繁叶茂的“产业树”。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产业活了、链条长了、企业数量也多了,“十四五”以来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59家。
在引入增量上,我们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大力改善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与央企连续三年集中签约,一大批合作项目落地投产。2023年全省招商引资签约金额突破了万亿元大关。投资410亿元的浙江巨化集团硅氟新材料项目落户在“石油老城”玉门,刷新了甘肃工业项目的投资纪录,各方看好甘肃、投资甘肃的热度持续升温。
在提高质量上,甘肃集聚了兰州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一院三所”、兰州生物所等优质科创资源。我们深入推进“强科技”行动,在重离子物理、生物医药、冰川冻土等领域形成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比如,中国科学院兰州近物所研制的国内首台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碳离子治疗系统在甘肃投入临床应用,实现了重离子超大型装置国产替代,是消灭癌细胞的“国之重器”,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4个掌握重离子临床治疗技术的国家。
在增强能量上,甘肃有86个县市区,86个县市区发展起来就是86台“发动机”,我们将县域分为城市服务型、工业主导型、农业优先型、文旅赋能型、生态功能型五种类型,因地制宜引导分类发展,着力培育一批农业强县、工业富县、文旅名县和生态大县,近三年新增了16个百亿县域,累计达到36个。
在做大总量上,对甘肃来讲,只有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才能实现追赶进位。我们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大抓产业、大抓项目,一年一进步,三年迈大步。2023年经济总量达到1.18万亿,是2012年的2.2倍。这既是量的积累和跨越,也是质的变化和提升,更是精气神的极大增强和提振,我们有信心到“十四五”末再有一个新的大的突破。
任振鹤表示,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在“九个字”上下功夫:一是抓机遇。深入落实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等重大国家战略,找准定位、放大优势,更好地把国家政策转化为发展实效。二是强筋骨。重振老工业基地雄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具有甘肃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让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三是作贡献。把国家所需和甘肃所能结合起来,在资源能源、粮食安全、生态建设等方面更好地体现甘肃担当、展现甘肃作为、贡献甘肃力量。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