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黄埔举办2024年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文艺汇演活动

今年6月是第23个全国“安全生产月”。6月12日,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2024年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文艺汇演活动在东荟城花园小学举行。作为今年广州市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的分会场,本次活动聚焦“畅通生命通道”,分为“绿美黄埔,青春守护”“共建黄埔,共享精彩”“到黄埔去,安居乐业”三个篇章,场内外、线上线下同步举行,充分寓教于乐,将应急知识唱得响、传得开。
图片
活动由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应急总指挥部安全生产专项委员会主办,黄埔区安委办各成员单位代表,居民群众代表、企业代表等共300人到场参加,线上约有38万人在线观看。
趣味科普:文艺汇演融入应急知识
“在应急人眼中所有人的生命通道都需要被重视,在这条生命通道上,应急人肩负紧绷着安全的弦,时刻准备着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确保生命通道的畅通无阻。”由黄埔区应急管理局、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中心制作的《安全生产月》专题短片拉开了活动序幕。随后,相声《安全砖家》在幽默诙谐的“捧逗哏”中融入安全知识,有趣的对话让观众印象深刻。
“过去‘说教式’的安全宣传形式单一,很难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黄埔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借此次文艺汇演这一契机,通过优美动听的歌曲、活力四射的啦啦操、动人心弦的情景剧等多样形式,将安全元素结合文化底蕴,融入生活化场景、日常化活动中,将安全知识、安全理念沁入到群众心里。
据介绍,本次演出的歌曲、舞蹈、相声、小品均为黄埔区机关、企业、学校和社区群众原创作品,充分体现了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政府打造平台、企业推向前台、员工走上舞台”的安全宣教理念。这些作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生硬枯燥的应急安全法律知识融入精彩的文艺汇演中,通过“线下体验+线上直播”的方式,进一步扩大受众面,让居民群众、从业人员、学校师生等各类群体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法律知识,实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让群众教育群众”的目的。
现场还设置了应急安全体验展区、应急安全知识展板、应急安全法律法规等咨询展位,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科普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知识,提高公众应急安全意识和防灾减灾技能。
现场演示:高科技防灾救灾物资吸睛
内场热闹纷呈,外场互动连连。“快来看呀,这里有无人机在空中喊话、空中投消防弹、投掷救生物资呢。”无人机、大水牛排涝机器人、水陆两用车、消防车、移动宣教车、山地救援车等,多种高科技防灾救灾物资争先出镜,让参加外场咨询活动的居民和师生赞叹不已。
“这副对讲机可以在山间进行通讯,但是通讯的距离是非常受限的,如果想让对讲机的覆盖范围增大,中继就起了作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展示了山间救援的器材,“中继的作用可以理解为手机基站,一些性能较好的中继,覆盖100公里也没有什么问题。”
展板现场还设置有安全绳、AED除颤仪使用的展示区位,不少师生驻足聆听讲解,还有围观者在工作人员指引下“上手”体验了一番。
图片
黄埔救援普救队队长刘刻辉在活动现场对东荟花园小学的学生进行了溺水救援科普。刘刻辉表示,考虑到受众对象主要是未成年人,他重点讲解了如何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通过一些简易浮力装置去展开简易救援,从而争取救援时间,让小朋友能在危急场景下展开自救、互救。
参加活动东荟花园小学五年级学生庞子谦说,“现在是夏天,很多小朋友们都喜欢在河边或者湖边嬉戏打闹,但这样是有安全隐患的。今天教练分享的知识很有用,就是有效地教给我们如何保障自身安全以及如何安全地救援他人。”
在广州市应急管理局的部署和指导下,黄埔区不断创新安全宣传“五进”工作模式,积极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建立市、区两级应急管理局对口“帮、扶、督”的创建模式,指导社区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补短板强弱项,以提升居民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组建社区基层应急力量、拓展安全宣传“五进”阵地,合力解决安全宣传五进示范社区“为了谁受益谁”“谁来干怎么干”的问题,借用安全宣传“进社区”“进学校”活动,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一颗安全的种子,筑建美好安全的童年时光。
通讯员: 林文慧 蒋丽娜
编辑:王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