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消金砸500万为催收:不良率递增,监管趋严压力倍增

图片
文| 史马
来源|博望财经
身为华中地区第一家全国性消金公司,湖北消金——急了!
日前,一则《湖北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线上自营电话催收业务外包项目结果公示(招标编号:HBECC-2024-S-44)》引发业界高度关注。
图片
图源:湖北消金相关公示截图
据该公示,湖北消金已确定四家新的催收“小伙伴”。而从公示的催收机构名单来看,湖北消金此次之所以花费多达500万元用以对中标外包电话催收服务项目的费用支付,从所中标的一个个“来头不小”的供应商“履历”上,或可寻得一定解释。
01
一年后再花500万元为收账,
催收供应商超百家仍难止不良率逐年暴涨
根据公示中的供应商名单,梳理相关公开信息可知,其中,成立于2008年的“华道数据苏州”,今年已先后中标或参与了工行信用卡、交行信用卡、中银消金、中信信托等头部金融机构的外包服务。
而2007年成立的泰盈科技,中国移动、招商银行、蚂蚁集团、字节跳动无不是其大客户。数据显示,报告期内,泰盈科技前五大客户合计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63.17%、60.85%、58.37%及 55.10%。
图片
图源:网络
另有公开数据显示,仅阿里巴巴就在报告期内分别贡献了27964万元、29599万元、32864万元及15112万元的收入。此外,对中信银行的收入则分别为21597万元、33174万元、35940万元及 18485万元。
值得注意的还有,在中标湖北消金的外包电催项目前,泰盈科技今年还中标了交行、中行、农行、邮储银行、华夏银行、建行等多家顶级金融机构的外包服务项目。
由此来看,湖北消金这500万元电催费用花得并不算“冤枉”。毕竟,这些中标的第三方催收公司,大都同时服务于头部银行等金融机构。相比中小型催收外包供应商,这些大型催收机构,在“收账”上的经验可谓更为“丰富”。
但是,500万的“真金白银”花出去,到底能为不良率逐年上涨的湖北消金,能催到多少款项,或只有等来年数据出来才能知晓。不过,从湖北消金此番斥巨资之举看,其“收账”的决心可谓足够坚决。而究其原因,或与其头顶多方面的压力不无关系。
为尽可能多、尽可能快地收回“欠款”,湖北消金这两年足够“卖力”。早在去年5月,湖北消金就披露了一份《湖北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催收服务机构增补入围项目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的官方文件。公示指出,当时湖北消金增补入围15家催收机构。
图片
图源:新经济观察团
而连同去年2月入围的38家催收机构,湖北消金仅2023年,便吸纳了超过50家第三方催收服务供应商,“组团作战”为其“收账”。
图片
图源:新经济观察团
然而,尽管湖北消金近年来不断花巨资给外包催收供应商,以试图能最大程度收回欠款。不过,数百万甚至更多的催收外包服务费用花出去之后,到底产生了多少“入账”,又或是“打了多大的水漂”,或许还需要打个问号。
因为,据公开数据显示,湖北消金的不良贷款率近年来呈现一路涨势。其中,2019年至2022年,分别为2.21%、2.32%、2.35和2.41%。
尽管,这一不良率的涨幅,乍看起来还不算太高,但不可能不会对湖北消金的日常经营带来压力。另一组公开数据显示,湖北消金的资本充足率波动中降低,已从2019年的17.89%,降到了2022年的13.77%。而且,湖北消金的拨备覆盖率也逐年上涨,由2019年的167.26%,暴增到了2022年的223.59%。
众所周知,拨备覆盖率是贷款可能发生的呆、坏账准备金的使用比率。而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恰恰是衡量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的重要指标之一。湖北消金拨备覆盖率的暴涨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或不言自明。
02
大股东股权穿透实际仍为玖富,
做36%高息贷资方的湖北消金疑似“饮鸩止渴”?
那么问题来了,2015年上半年成立,开张至今尚不足十年的湖北消金,在线上、线下业务并行的模式转变下,缘何不仅坐到了行业的“后排”,而且在自身盈利能力不足之下,也“心甘情愿”花数百万元巨款支付给外包催收机构?
个中原因或是,湖北消金并非仅仅明面上的线上、线下正常展业。因其复杂的股权关系,以及内部管理的不够严谨,致使其近年来“有意无意地”做起了触及36%红线高息贷的资方。
天眼查显示,目前,湖北消金主要有六大股东。前三大股东分别为湖北银行(31.91%)、新疆特易数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4.47%)和北京宇信科技集团(12.77%)。
值得注意的是,其第二大股东,即“新疆特易数科”的原股东实为玖富数科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现股东则是北京利荣兴商通科技有限公司。
经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实际上仍归属玖富集团旗下。这倒是也不难理解,毕竟,湖北消金与玖富集团之间的合作,已经持续多年,可谓“老铁”中的“老铁”。
据多家媒体披露,玖富万卡的借款综合年化利率高达36%,为其提供贷款的资方,美信消金、湖北消金(小鱼儿)、唯品富邦消金、湖北消金等6家机构中,湖北消金由于玖富是其股权穿透后的第二大股东,或称得上是“坐镇”或“托底”的“一方”。
这一点,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仅今年3月,即有两起关于湖北消金涉嫌“违规放贷”“高利贷”“砍头息”的相关投诉事例。
图片
图源:黑猫投诉
而回溯公开报道可知,湖北消金联合小贷公司或助贷平台,作为资方而被投诉涉嫌“变相收取砍头息”“放高利贷”的“历史”,早在2019年就曾见诸网络投诉平台。
图片
图源:和讯新闻
据投诉人张斌当时在“聚投诉”平台阐述称,“2019年4月3日 14:12分借款20000元实际到账20000元APP显示借款24000元扣4000质保金。按24000元计算利息,由湖北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发放。服务包由上海阔礼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收取,晋商消费金融,与湖北消费金融为放款人。”
或许,作为资方为高息贷“助一臂之力”,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缘何湖北消金甘愿花500元巨资付费给外包催收机构用于收账。当然,作为触碰监管红线的高息贷资方,湖北消金到底从中谋得多少利益,尚不得而知。
但可以笃定的一点是,身为华中地区首家全国性消金公司,倘若湖北消金仍然为36%高息贷做资方而“不愿收手”,则无异于“饮鸩止渴”。
03
新一把手上任即遭监管处罚,
暴力催收“不停”、管理乏力、合规尚存短板,未来何在?
管理的乏力,甚至缺失,或也是湖北消金走到今天这般地步的主要原因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仅2023年,湖北消金就多次“领到”监管罚单,甚至多次被列为被执行人。去年7月,湖北消金迎来新任董事长,公司员工无不期待“新官上任三把火”能为湖北消金带来一个“美好的未来”。
然而,新董事长上任刚“满月”,湖北消金便因贷款三查不到位,导致贷款资金被挪用,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湖北监管局罚款20万元。
图片
图源:凤凰网
紧接着,湖北消金高管周宗文,于当年8月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湖北监管局警告的行政处罚。根据处罚书显示,经查,周宗文担任湖北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兼任深圳管理中心总经理期间,对该公司存在的违规将贷款核心职能外包问题负有管理和领导责任。
而除了“贷款三查不到位”“违规外包”等问题外,在监管部门对借款人利益保护日益重视的今天,湖北消金却为“收账”而身陷“暴力催收”泥潭。
图片
图源:黑猫投诉
根据黑猫投诉平台近期关于湖北消金的投诉事件显示,其暴力催收力度不可谓不大,有借款人“刚刚逾期一天凭条就开始疯狂催收”。而因工作、家庭等原因发生逾期的借款人,黑猫投诉平台中,多明确表示已经与资金方湖北消金的客服进行了沟通,但却仍然遭到暴力催收。
这些借款人的诉求也并不“过分”,大都是请求湖北消金的催收“停止骚扰”“改善服务”以及“退还不合理费用”等。
此外,梳理黑猫投诉平台关于湖北消金的投诉事件还发现,其作为资方,还涉及与“你我贷”等平台向借款人收取高额服务费和所谓“黑卡会员费”的情形。
图片
图源:黑猫投诉
而监管部门早已明文禁止消金公司,以任何名义向借款人收取会员费等不合理服务费用。湖北消金此举,到底是“明知故犯”,还是抱着“侥幸心理”而为之?
实际上,作为现代金融体系中的新业态,消金公司的出现,实质上有益于解决中小微企业和消费者遇到的暂时金融问题,也是对银行业贷款服务的有益补充。
然而,当下消金公司的最大的短板,或莫过于公司的管理与合规。但凡存在管理缺位、合规短板的消金平台,不少会因为“英雄难过美人关”,为谋取高额利益而不惜成为高息贷的资方。殊不知,一旦踏上这条提供资金之路,与正常线上线下展业相比,对一家消金公司而言,可谓“有百害而无一利”,会严重影响到其良性、可持续发展。
此外,湖北消金高频的投诉中,也有一些指向涉嫌为小贷公司“放高利贷”、“砍头息”提供资金的事例。而“暴力催收”,则是作为消费者对湖北消金的“最大不满”。不知其未来将如何赢得更多潜在客户的信任,又该怎样“修复”其美誉度,以提高在白热化消金领域的竞争力?
当下,诸多消金公司可谓都处于“一团乱麻”的“困顿”状态之中,“日子不好过”的同时,还不得不花数百万甚至更多资金付给催收供应商,以期尽可能“收账”。
不过,监管趋严之下,第三方催收机构也不想、更不敢“顶风作案”,更多的是既不得罪欠款人、减少甚至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投诉。另一方面,则是“收人钱财”却难“替人收账”的现实困境,并不只是湖北消金一家面对的“难题”。
而湖北消金如何“化险为夷”,在消费金融潜在需求未减、现实情况却又难快速、良性实现增量发展之下,湖北消金的未来何去何从?其前景是否值得期待?我们暂且静观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