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细胞“叛变”,男子确诊为少见的淀粉样变性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马兆敏 记者 庄剑翔)淀粉样变性在临床上较为少见。近日,扬州江都的殷师傅被确诊为肾脏淀粉样变性,经过靶向药物为主的化疗及免疫治疗,殷师傅顺利通过了“期中考试”。
图片
此前,70岁的殷师傅因蛋白尿、双下肢浮肿来到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就诊。肾内科进行肾穿刺活检后,结果显示AL型淀粉样变性,转入血液内科进一步治疗。淀粉样变性是什么?殷师傅详细了解后,心几乎凉了半截。“这是一种血液系统疾病,原本产生‘抗体’的浆细胞,经过各种坎坷的‘经历与叛变’,生成了大量轻链,轻链在身体里相互作用,就会沉积到不同的器官里,引起器官受累。”血液内科副主任陈益飞解释。
为了继续抽丝剥茧了解疾病原因,陈益飞带领团队行骨髓穿刺,排除了多发性骨髓瘤,最终诊断其为“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
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专家的指导下,陈益飞为其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治疗方案有两种,一种是靶向药物为主的化疗及免疫治疗,另一种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陈益飞介绍,考虑到患者身体基本状况等,最终决定使用第一种方案。
治疗过程中,医护团队特别注意预防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密切监测药物毒性反应,并动态评估受累脏器的功能。近日,殷师傅顺利通过“期中考试”,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治疗。出院后,殷师傅难掩心中的激动,特地制作了牌匾并送到医院,对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