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疾控报告:新冠病毒阳性率降至5.4%,XDV变异株占比上升

01
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2024年5月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最新情况。报告显示,我国新冠病毒阳性率已从月初的6.6%降至5.4%,显示出低水平流行态势。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新命名的XDV变异株的占比正在上升,引发了公众对其可能对疫情影响的关注。
图片
02
在5月份,全国共报告新增重症病例157例和基础疾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8例。这表明,尽管疫情总体得到控制,但慢性基础疾病患者仍然是感染及进展为重症的高风险人群。
全国哨点医院的监测数据显示,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就诊人数的比例在5月呈现小幅波动,而新冠病毒阳性率也呈现下降趋势。
5月份,全国共报送7951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全部为奥密克戎变异株。主要流行株为JN.1系列变异株。随着Pango命名系统更新,JN.1变异株被细分为XDV等47种亚分支。特别地,XDV变异株自1月底以来占比不断上升,但现有研究表明其传播力、致病力和免疫逃逸能力与JN.1变异株相比未发生明显改变。
图片
全国新冠病毒感染本土病例变异株变化趋势
尽管疫情态势平稳,但病毒的不断变异和境外输入风险的存在提醒我们不能放松警惕。特别是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基础疾病患者,日常防护和早诊早治显得尤为重要。此外,抗病毒治疗作为控制新冠病毒感染进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应在感染早期使用,以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
今年5月,钟南山院士与多位专家学者联合发表了《抗新型冠状病毒小分子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为老年人、合并慢性疾病等特殊人群的新冠用药治疗方案提供了指导。其中,泰中定®(阿泰特韦/利托那韦)作为国产抗新冠病毒I类创新药,已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为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选择。
03
中疾控的最新报告为我们提供了疫情发展的新视角。虽然目前我国疫情处于低水平流行态势,但XDV变异株的出现和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的感染风险提醒我们仍需保持警惕,坚持日常防护,及时诊断和治疗,以共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参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冠病毒疫情报告
抗新型冠状病毒小分子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