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味呈贡”文创作品网上圈粉  用“文创潮品”讲好呈贡青春故事

昆明信息港 记者李金梓 文化创意产业被誉为“朝阳产业”,而昆明市呈贡区素来有创新活力之城、绿美生态之城的美誉,两者邂逅让众多文创作品焕发出新的魅力 。以“呈所想 贡未来”为主题的2024创意呈贡·文创设计大赛自3月26日上线,截至目前,各级平台浏览量已逾1000万次,其中,“潮味呈贡”文创作品网上圈粉,备受青年人喜爱收藏。
从目前征集的稿件中不难发现,众多来自省内外的创作者们都结合呈贡地域特色、经典地标以及青春活力等元素,开展青春潮玩IP创意设计及衍生周边设计,设计出众多符合Z时代年轻潮流的文创产品。探索展示一批批具有代表性的“文创潮品”,推动“潮”文化走进大街小巷,为呈贡区增强文化自信、加快打造文化高地贡献行业力量。
01深耕非遗文化土壤 打造民族品牌文创
非遗文化是各地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中经历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积累创造形成,并世代流传下来的灿烂成果,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烙印和智慧结晶。近年来,呈贡区以非遗文化为基础,将非遗文化渗透至文创产品设计的各个方面,借助非遗文化推动文创市场发展,真正激发文创产品的内在活力。
此次比赛“青春潮玩”也聚集了众多喜爱非遗的创作者,他们结合了瓦猫、菱角、剪纸、刺绣等非遗文化中所蕴含的精湛技艺,加上民族文化思考创作出了抱枕、冰箱贴、背包、衣服、水杯、吊坠、笔记本等超过50余款非遗文创产品。
图片
作品:《寻“彝”记》参赛者:杨露琴 张进波 柏玲 (云南民族大学)指导教师: 樊凯
其中,云南民族大学的创作者们通过考察云南民族博物馆的少数民族彝族刺绣、服饰等纹样,以及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和所代表的美好寓意,加之利用其他辅助图形二次创作出作品《寻“彝”记》,力求通过文创产品的设计,让更多人了解云南少数民族特色纹样艺术,了解历史文化以及博大精深的民族魅力。
图片
作品:《颠派盲盒》参赛者:彩龙创作者7wm2fgl9
彩龙创作者7wm2fgl9将盲盒与非遗文化巧妙地联系在了一起,读懂年轻人的喜好,重新赋予高端的滇派内画更多烟火气,重新演绎尘封在展柜中的历史。
02 挖掘“潮”特色亮点 提升文创青春与活力
好的IP形象能将官方形象以生动化、活泼化的形式贴近群众,拉近距离。此次众多创作者对呈贡进行IP角色的衍生和“活化”,通过设计不断丰富“人物”性格,与时俱进地展现呈贡魅力,力争让呈贡以最生动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让呈贡IP成为被喜爱和追捧的正能量代表。
图片
作品:《“云小成”“云小功”带您领略“呈贡”文化》参赛者:徐莎燕(云南师范大学)指导老师:谭玉琳
云南师范大学的创作者徐莎燕以著名的古建筑“三台山”和“魁阁”建筑外形为IP形象基本原型,将建筑拟人化,再结合大学城青春活力的大学生形象进行设计。采用谐音的方式将IP形象取名为“云小成”和“云小功”,祝愿呈贡发展得越来越好。配色采用绿色和黄色,突显大学生的青春活力,在“云小成”和“云小功”的带领下带领网民共同畅玩呈贡。
03 掌握“出圈”密码 助力文创创新与升级
“以文促创,以创彰文”,此次创作者们用有创意、有温度、有故事的文创产品,深入挖掘文化价值,让文创接地气、活起来,通过文创讲好呈贡故事。
图片
作品:《“七秩光华”桌面灯光香氛摆件》参赛者:叶政 刘如洁(昆明理工大学)
众所周知,昆明理工大学扎根呈贡、立足科研,是呈贡区科教事业的一张亮眼名片。此次来昆明理工大学的创作者叶政、刘如洁选取独具特色的“绣球花”结合外表刚劲的图书馆,将二者“融”为一体,设计出了“七秩光华”桌面灯光香氛摆件。通过作品彰显着呈贡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图片
作品:《南泽风土》参赛者:姓名:田玉素(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指导老师:吉明
而来自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的创作者田玉素则按照“重现长联画卷、唤醒历史记忆、寻找最美乡愁、绽放明珠光彩”的思路,对呈贡区滇池沿岸各个村落深入研究,结合云南当地风俗习惯,人文情怀、民族特色等元素进行创作,绘出长卷《南泽风土》。作品结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路,连接过去与未来,通过插画将呈贡滇池沿岸村落的风光更直观地展现在大众面前。
目前,“呈所想 贡未来”为主题的2024创意呈贡·文创设计大赛仍在征稿中,欢迎广大创作者积极投稿,进一步通过文创作品提升呈贡城市影响力。
征稿链接:2024创意呈贡·文创设计大赛投稿专区(https://www.clzg.cn/activity/649.html)
关注公众号,了解更多活动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