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登月造假,自己人传得最疯

图片
作者 | 陶短房
编辑 | 谢奕秋
5月3日,中国月球探测器“嫦娥六号”成功发射,随后释放了携带的巴基斯坦“立方星”月球人造卫星,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和热烈议论。
和“科学热”伴生的往往还有“传闻热”:自5月起,各种版本的“阿波罗登月伪造说”,悄然在国内某些网络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01
“高配版”“低配版”“进口版”的传闻
“高配版”的“阿波罗登月伪造说”,特点是“言出有据”,引述了官媒所刊发的中国权威专家证词。
被引用最多、“说服力”也最强的,莫过于“嫦娥六号”发射成功当天,央视特别节目《嫦娥揽月:嫦娥六号发射》邀请探月工程三期副总设计师裴照宇现场分析后,被持“伪造论”者截屏引用的一句话——“没有找到那个……阿波罗盆地的那个”。
图片
央视进行直播期间,在提到“阿波罗盆地”的时候,嫦娥八号总设计师裴照宇一时语塞
裴照宇这句话,被许多引证者解读为“含蓄否认阿波罗载人登月的事实”。个别人甚至将此后美国宇航局(NASA)就“嫦娥六号”发射的一番评述,解读为“试图自证清白”“欲盖弥彰,否则何必这么快反应”。
正如部分科普学者所指出的,看似最有“说服力”的“高配版”,其实在内行眼里反倒是最不堪一击的——因为此“阿波罗”非彼“阿波罗”。
“阿波罗盆地”系为纪念阿波罗登月计划完成而命名的陨石坑,位于月球南半球;而人类首次载人登月的着陆点则位于“静海”盆地,系在月球北半球,两处地点相去甚远。
此次“嫦娥六号”拟定的着陆点,位于月球南极附近的艾特肯盆地,地理位置较接近同样位于南半球的阿波罗盆地,却离阿波罗11号着陆点——北半球静海盆地甚远。
图片
月背南极-艾特肯盆地是一直径约2400公里的撞击坑,是月球上最古老和最大的撞击坑 / 图源:央视新闻
从常理推断,“嫦娥六号”及其搭载物看到阿波罗盆地的概率,远较看到阿波罗11号着陆点为大,所以电视主持人如是问,裴照宇如是答,都是并无“微言大义”的常规科普问答。
NASA对中国探月计划的进展虽百感交集,但前述发言却是对“嫦娥六号”发射成功的直接反应,之所以如此迅速也正因为要尽可能贴近“嫦娥六号”发射成功的时间,和“洗地”恐怕关系不大。
由于“高配版”不胫而走且愈演愈烈,包括“嫦娥之父”欧阳自远、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太空文化传播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委员王君毅在内的许多专家,也都出面澄清、科普。
图片
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
“低配版”较简单,通常用文字或CG之类,将阿波罗登月概括为“好莱坞特效”,并随附长短不一的议论或不知来源的图片,通常并不在意证据链是否闭合,甚至不太关心论据、论证本身。
“进口版”,顾名思义即将境外支持“阿波罗登月伪造说”的论点、论据、论证,搬运到境内平台,以“外国人甚至美国人都不信,你们居然还敢信”的逻辑,说服国人相信其“伪造说”。
“进口版”也可细分为“低配进口版”和“高配进口版”。
“低配进口版”又称“油管搬运版”,主要特点是连篇累牍搬运境外网络平台上持“阿波罗登月伪造说”观点的各国网友的论述,将之展现在国人面前 (当然,有些人会做一些剪裁加工,如刻意定向筛选合口味的网友论调,而忽略不合口味的)。
“高配进口版”则会引经据典,将境外有代表性的“伪造说”论证转译过来。此次因“嫦娥六号”发射成功而在国内泛起的这波“高配进口版”质疑,集中引述的是阿波罗11号宇航员之一巴兹·奥尔德林在被问及“为何这么长时间以来没有人去月球”时,曾回答“因为我们没有去那里。事情就是这样”。
一些科普学者指出,奥尔德林的确说过这话,但被误解了。
图片
美国前宇航员巴兹·奥尔德林
他说这段话时是2015年9月5日,当时正出席华盛顿特区国家书展,一名自称Zoey的女孩提问:“为何这么长时间以来没有人去月球?”奥尔德林答:“因为我们没有去那里(Because we didn't go there)。事情就是这样。如果它没发生,了解原因是很有用的。这样将来如果我们想继续做某件事,我们需要知道为什么过去某件事会停止,这样才能继续下去。”随后他还提到“当年我完成了总统交付的任务”“对于能向全世界分享我所做到的事感到高兴”。
仔细阅读不难看出,奥尔德林的本意是,对阿波罗登月计划落实后,美国长期将探月项目束之高阁表达含蓄不满,并未否认自己参与的登月事实存在。换句话说,他没有表达迄今“没人去过”之意。
类似的遭曲解的发言,还有所谓马斯克对载人登月的质疑。其实,首富只是表达对美国当年以非常规速度实现登月之成就的惊叹。
至于一度传播甚广的“抖音段子”,称白宫发言人让-皮埃尔自嘲“中国和我们所登的不是同一个月球”,经多国好事者多日查找均不见出处,被怀疑是为增强说服力而编写的“原创文学故事”。
02
本就是“进口转外销”
正如一些科普学者所吐槽的,此次“阿波罗登月伪造说”在中文平台上大爆发,追根溯源是“进口转外销”——因为在国外尤其美国,“花式证伪”阿波罗登月的各种尝试,实际上早在阿波罗11号尚未完成登月前,就已层出不穷。
图片
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登月任务期间
这类论调参与者之多、影响力之大,以至于有了一个约定俗成的专有名词:登月阴谋论。
1976年,退役海军军官、自由作家凯辛(Bill Kaysing)自费出版了一本后来畅销全球的书籍《我们从未登上月球:美国的300亿美元骗局》。这本书以一个“圈内人”的口吻和在外行看来颇为“专业”的笔触,以长串数据和大段推理给出一个惊世骇俗的结论——“载人登月真实完成的可能性仅有0.0017%”。
由于凯辛曾是洛克达因公司“特聘高级技术作家”,该公司又是发射阿波罗飞船所用“土星-5”火箭F-1发动机的制造商,加上当时正逢“越战效应”愈演愈烈,美国社会对权威、官方说法和官方成就普遍持怀疑、逆反心态,他的“登月阴谋论”一时间洛阳纸贵。
事实上,凯辛既不懂宇航技术,也对火箭或发动机一窍不通,而是个“纯笔杆子”,大学所学的专业是英语语言文学——但在当时的氛围里,这丝毫不妨碍他的书成为“登月阴谋论”者奉为圭臬的“圣经”。
不过,追随者刻意淡化了凯辛“圣经”里过于夸诞的情节,如书中说阿波罗1号起火时政府官员谋杀了实验者古斯·格里索姆一行,因为他“早就预言政府将会掩盖真相”。
1980年,“好莱坞摄影棚登月说”的豪华版本隆重登场。根据这一说法,NASA实际上“黑”了500亿美元经费,然后花个零头雇佣好莱坞电影人“演了一出戏”。这个版本言之凿凿,甚至指名道姓地列出承包商(迪士尼公司)、编剧(“科幻三巨头”之一阿瑟·C. 克拉克)和导演(《2001太空漫游》和《全金属外壳》的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
由于此前(1978年)上映了轰动全美的、以伪造火星登陆为题材的《摩羯星一号》(演员中有后来因杀妻悬案举世闻名的O.J. 辛普森),加上越战造成的“信仰危机”仍未过去,“好莱坞摄影棚登月说”火爆一时。
图片
《摩羯星一号》剧照
对此,1994年美国著名科学记者安德鲁·查金在其著作《月球上的人》中感慨,美国民间科普程度低下,似是而非的伪科学阴谋论历来很有市场。“登月阴谋论最初的‘好莱坞版本’,早在1968年12月阿波罗8号执行月球轨道任务时就甚嚣尘上,而众所周知,第一次载人登月成功是在1969年。”
后世绝大多数以“好莱坞摄影棚登月说”为蓝本的炒作者,都刻意回避了最初版本“好莱坞登月论”的持论者——因为持论者是一个名为“地平说学会”的组织,其在二战后仍执着地相信地球根本就不是一个球体,而是如亚里士多德等人所言是平的。这样一个团体质疑登月“伪造”实属正常,因为天知道他们是否认同月球是一个围绕地球公转的球体。
知名人士达拉斯·坎贝尔总结了流传最广、信众最多的六种“登月阴谋论”,除前述两种外,还有“月球上没有风,登月时的美国国旗为何飘扬”“登月照片中月球上阴影为何不对”“登月照片背景中为何没有星星”,以及“既然已经登月成功,为什么美国后来又上不去了”。不难看出,这“六问”也仍然是最新版本“阿波罗登月伪造论”的核心命题。
坎贝尔指出,几十年来几代科普学者不遗余力、不厌其烦地解释,上述“六问”从纯学术角度早已不再是问题:“国旗飘扬”是因为旗子上配了水平铝杆,而月球上没有空气阻力,宇航员将旗杆拧入月面时,惯性导致旗帜晃动的延续时间比地球上长得多;“阴影比例不对”是因为月面凹凸不平影响阴影长度;“背景没有星星”是因为,宇航员采用的光学定焦相机在优先确保宇航员和近处景物曝光后只能牺牲背景,导致远景中的星星难以被感光;至于“后来又上不去”,则是因为“太空竞赛”带有浓厚冷战色彩,耗费甚巨,一旦达到目标且冷战高潮也告一段落,就很难吸引官方大手笔投资。
图片
静态图片里的旗帜呈波浪状,很多人依此判断旗帜在摆动 / 图源:NASA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彼得·奈特,总结了“登月阴谋论”的基本逻辑模版:因为登月是肯尼迪总统下达给NASA的政治任务,所以必须完成;因为NASA“当然不可能完成”,所以只好在好莱坞摄影棚搞了个“假登月”,一来糊弄总统,二来借机挪用经费;因为“登月是在摄影棚里完成的”,但政府已经把牛吹出去,所以自那时起NASA当然只能一直努力掩饰这个精心策划的骗局。
03
“阴谋论”信徒何以如此多?
早在1977年6月,NASA就意识到“登月阴谋论”的危险,当时他们发布了一份精心制作的说明书,题为“美国宇航员真的登陆月球了么”,说明书第一行就言简意赅:“是的,宇航员确定登月。”
然而几十年过去,“登月阴谋论”仍在广泛流传。对此,NASA媒体关系专家西恩·波特无奈表示:“我们竭尽全力,但收效不及预期。”
图片
阿姆斯特朗为阿尔德林拍的照片/ 图源:NASA
彼得·奈特教授指出,在美国,1999年7月的民调显示,相信“登月阴谋论”的成年美国人比例在5%~10%。而2018年俄罗斯的一项民调则显示,相信“登月阴谋论”的俄罗斯受访者占比竟高达57%。
奈特承认,1970年代美国社会弥漫着对政府和官方机构口径的不信任,而这种不信任多次被证明是对的:1971年泄密的五角大楼文件,证实约翰逊政府在越战问题上系统性撒谎,1976年众院调查委员会得出结论,认为中情局在一系列国内外问题上涉嫌渎职和造假,肯尼迪遇刺事件也很可能存在隐情……既然这些“更好懂的东西”政府尚且造假,那么如此复杂的登月难道真就这么独善其身么?
当然,还有一些彻头彻尾的“流量质疑者”。如号称“奥尔德林猎手”的小众电影制片人巴特·西布拉尔,他执拗地到处追逐奥尔德林夫妇,逼迫其“手捧《圣经》发誓自己真的在月球上行走过”,当后者不予理睬后便到处拍片、登报痛斥奥尔德林夫妇是“懦夫和骗子”。因为这一举措,尤其2002年碰瓷成功并赢得对方一顿胖揍后,他从寒酸十八线自由撰稿人变成了高收入作者。
图片
奥尔德林拳打巴特·西布拉尔 / 图源:视频截图
而他的“网络版”,是著名“油管主”道森(Shane Dawson)。后者一个“月球阴谋论”主题的碰瓷视频,就赢得700万以上点击,和滚滚的变现收益。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参与成立的、旨在研究新兴技术、公共政策及社会影响的项目小组Future Tense就此得出结论:“阴谋论之所以久盛不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业已成为娱乐界收入来源之一。”
一些大牌正规媒体的漫不经心,也助推了“登月阴谋论”。1988年,《星期日体育报》莫名其妙在头版刊登了一篇来路不明的无厘头文章《一架二战轰炸机在月球上被发现》。
2001年,福克斯新闻将凯辛那些“阴谋论”观点改头换面添油加醋,让《X档案》主演米奇·皮勒吉主持,拍摄成所谓“纪录片”《我们登陆月球了吗?》。这部如假包换的阴谋论作品,因系名台名人推出,被很多不明就里的人误以为“实录”,造成了“江湖人”难以企及的巨大影响。而这部纪录片中随口杜撰的“20%美国人认为登月是假的”(实际上当时的占比很低),至今仍是许多新世代“登月阴谋论”者经常挂在嘴边的“铁证”。
而另一个被广泛传播的“实录”场景,是一位学校老师告诉人们“登月是骗局”——那其实是2014年电影《星际穿越》里的片段,但“纪录片”根本未予标注。
图片
《星际穿越》剧照
《月球,未来的历史》作者奥利弗·莫顿认为,“登月阴谋论”的持续存在并不令人意外。“如果存在一个有大量证据证明的难以置信的事件(‘阿波罗11号’)和一个毫无证据证明的可信事件(‘登月阴谋论’),有些人会选择后者。”后者之所以让很多人相信,是因为阿波罗计划后来变得没有任何进展——1972年之后没有进一步的飞行任务。
“随着美国人的思想在1970年代重新变得偏执,相信这一点变得更加令人愉快。”奥利弗·莫顿指出,当年美国人喜欢说“阿波罗登月都行,美国还有什么不行的”,事实却是美国在越战中不行,在振兴内陆城市上不行,在治愈癌症上也不行;美国人发现,其实美国政府一点也不像它吹嘘的那样强大,“于是他们很自然地认为,恐怕‘登月阴谋论’才是真的”。而随着岁月流逝,当事人逐渐凋零,阴谋论者也更加有恃无恐。
04
“登月阴谋论”新版本层出不穷
事实上,“登月阴谋论”的美国新版本层出不穷,继续源源不断为包括中国在内各国的效仿者提供新的素材。
即将于7月14日上映的美国喜剧片《带我飞向月球》,由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和苹果公司联合制作。内容是NASA为阿波罗11号登月做准备,由斯嘉丽·约翰逊扮演的公关专家在剧中秘密准备了一段假登月视频,准备万一真登月失败,就拿假视频顶替。
图片
《带我飞向月球》剧照
片段刚刚被披露,许多科普学家就表示强烈不满和担忧——“这不就是‘登月阴谋论’者不遗余力鼓吹、我们花几十年功夫澄清都惟恐不及的情节么?”一旦这部巨星云集的电影热卖,“登月阴谋论”者又会平白多出许多新“素材”。
本文首发于《南风窗》杂志第12期
-END-
值班主编 | 黄茗婷
排版 | 起起
南风窗新媒体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