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村舟赛”一天引十万人打卡 龙舟赛为何“出圈”?

封面新闻记者 王越欣 谢杰
每年端午节,要说关注度最高、参与感最强的习俗,还是划龙舟。水上百舸争流,岸上呐喊不断,端午节的仪式感直接拉满。
今年端午假期,四川多地纷纷举办龙舟赛,从城市到乡村,从竞技性比赛到体验性为主,龙舟赛已逐渐成为端午民俗的“顶流”。以眉山东坡区永寿镇首次“村舟赛”为例,一天内,就吸引了十多万人前来打卡。如此的巨大人气,带来的不仅是流量,更是带动了当地的产业发展和旅游收入。
从民俗项目,到“龙舟产业”,龙舟大赛热,背后有着怎样的逻辑和因素,又给各地带来了什么?
图片
6月8日,参加“太平古街”村舟荟的龙舟队在岷江劈波逐浪。
同是民俗项目 龙舟赛为何出圈?
这个端午,四川各地总能听到龙舟赛的呐喊声。6月8日,端午假期第一天,眉山永寿岷江段便响起了漫天的锣鼓声和呐喊声,永寿镇太平古街“龙腾端阳·乐享太平”村舟荟在此举行;6月9日,2024年中国龙舟公开赛(四川•德阳站)热闹开赛;6月10日端午当天,嘉陵江上百舸争流,千帆竞渡。
一边是2024阆中古城第六届嘉陵江龙舟赛在阆中古城南津关码头如期举行,另一头,2024年四川省“百舟竞渡迎端午”集中展演暨武胜县第28届端午龙舟赛,在广安市武胜县激情开赛。6月11日,端午三天小长假已过,达州渠县依然热闹,2024“龙腾渠江”川渝龙舟精英邀请赛还在渠江进行巅峰对决。
图片
阆中古城边,游客市民观看龙舟赛。(图据阆中市委宣传部)
从南到北,从西到东,这个端午,龙舟赛成为各地文旅活动的重要抓手,也引发了各个媒体、平台的关注。那么多民俗文化项目,为何“出圈”的是龙舟赛?
“赛龙舟”是我国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但其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末期。历经千年的演变,划龙舟已成为各地端午节热门项目。四川川举办龙舟赛的许多地区,也大多都有端午划龙舟、赛龙舟的习俗和传统。早在唐朝天宝初年,广安武胜县就有端午赛龙舟的记载。明、清及民国时代,武胜端午赛龙舟记载绵延不断。1980年,武胜县举办了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一届端午龙舟赛。此后规模逐届扩大,2024年端午龙舟赛系武胜县第28届端午龙舟赛。阆中古城嘉陵江龙舟赛自2016年开始,也已成功举办五届。
图片
非遗购物节南充专场活动在阆中举行。(图据南充市文化馆)
的确,相较于其他民俗项目,赛龙舟不仅有着千年民俗文化之美,如赛前起龙、点睛等传统仪式,还兼具了体育竞技之魂。“团结协作、奋勇争先,赛龙舟的这些精神内核,很为国人推崇,也非常能激发群众的情感共鸣。”眉山市东坡区永寿镇党委副书记李波说,因此,这也是为何永寿镇在选择筹办端午的文旅活动时,选择举办龙舟赛的重要因素。
此外,温州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教授易剑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龙舟赛这些运动还具有很好的涵容性,它能够吸纳和融入其他不同的人群进入。无论是本地人、外地人,还是外国人,都能成为龙舟队的一员。
一天吸引11万人打卡 龙舟赛为何能有如此高的人气?
虽然是第一次在端午举办龙舟赛,规模和规格也远不如其他成熟的市区县,但此次办赛效果却远远超出了永寿镇的意料之外。
图片
6月8日永寿镇村舟荟现场,岸上围满了加油呐喊的群众。
“完全没想到这么多人!我们找相关部门统计过,仅6月8日一天,龙舟赛的核心区域至少就有11万人。”李波说,办赛之前,他们也作过预估,人流量最多在5、6万人,但完全没想到最终来了预估的两倍不止。“这还只是办赛地点——太平古街这一核心区域,还有在附近田间地头、乡道村居等镇周边的游客以及由于人太多又掉头走了的,这些外围游客至少也有6万人。”这样的人流量让李波和其他同事直呼“难以想象”。
事后,李波和同事也分析了原因。“这就是传统文化天然的魅力!”李波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刻在了每个国人的基因里、流淌在每个人的血液里,只需要一个契机,就能将其唤醒。而龙舟赛,就是这样一个杠杆。
图片
6月8日,永寿镇配合龙舟赛举办的千桌万人豆花宴。图据活动主办方
“龙舟赛是很酷炫的传统文化,是‘00’后的端午国潮。”今年在阆中参加龙舟赛的21岁的宜宾小伙张正勇说。张正勇是阆中水城飞浆龙舟队的运动员,这支队伍中,“00”后占了大多数。
龙舟赛越来越年轻化,这是一个好的趋势,代表着古老而优秀的传统文化被更多人喜爱和重视。其次,龙舟赛之所以能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喜爱,和其本身具有的全民参与性密切相关。
还是以眉山东坡区“村舟荟”为例,一场小小的村舟赛,却发动了全镇近3万常住人口的积极参与。“首先我们用的是全川最大的古法木质船,和竞赛性的龙舟不一样,我们的船能容纳32个人。”李波说,一艘龙船32人,背后就是32个家庭和他们的朋友圈;每艘船又代表的是一个村。除了龙舟队员,还有为其加油鼓劲的啦啦队成员,以及在市区两级的支持下,在现场负责安保、应急、救援、后勤保障等数千名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从比赛到后勤,龙舟赛的全民参与度,应该是其他众多的民俗项目难以比拟的。”李波说。
在龙舟赛的带动下,今年端午假期,阆中古城接待游客11.4万人次,同比增长199.46%。
人气财气名气 龙舟赛带来了什么?
巨大人气带来的不仅是流量,还有产业的发展和带来的经济收入。当今时代的龙舟赛,不再只是一个传统的民俗节目或是一场传统的比赛,而是以习俗为赛,以赛为载体,推动文体旅、农文体旅融合发展。
眉山永寿镇村舟荟的举办地罗平社区,在清朝初期又名太平场,上个世纪80年代改名罗平镇,2000年后又称罗平社区,隶属永寿镇。罗平有条街道,唤作太平古街。太平古街是东坡区现存最具历史文化价值的街区,这里曾是古时的渡口。
“最好的保护就是利用。”李波说,如何围绕太平古街的现存优势,做好城乡文旅融合发展的文章,是永寿镇近年来不断思考的问题。端午活动的构想也应运而生。
“既要游客有体验感,又要群众有获得感,这是关键。”因此,村舟荟从一场原本定性为镇内自发群众活动,到一次次的活动扩容,规模、规格同步提升,活动方案也在一次次会议中不断完善成型,最终除了村落龙舟赛外,还增添了岷江抢鸭子、千桌万人豆花宴、古街情景打卡秀三个内容,吸引了广大游客前来看龙舟、抢鸭子,吃非遗美食豆花饭,逛游古街感受历史气息。
阆中亦是如此。阆中市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表示,阆中抓住传统节庆机遇,打造有古城IP的端午文化旅游品牌。今年,赛龙舟、包粽子、挂艾草等端午经典项目,掀起一轮传统文化新浪潮。
赛事搭台、经济唱戏,以龙舟赛为端午节抓手,不仅诠释传统文化魅力、彰显文体旅融合发展成效,也体现了群众体育盛事的“乘数效应”、拉动“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效益增长。
“这一桌还有豆花饭没上,快招呼着!”6月8日当天,东坡区永寿镇每家豆花饭店都忙得不可开交,营业额也从平时的几千元飙升到万元以上。此外,岸上乡道上摆满了上百个摊位,供游客购买品尝。“没有具体算过,不过以人均20元消费来估算的话,当天的收入也在200万元以上。”李波说。
从全国赛事到地方民间赛事,“龙舟赛热”不乏近年来掀起的“文旅热”的推动。但归根究底,龙舟赛的爆火的根本还是背后流淌千年的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根植于每个国人骨子里的文化自信。“传统文化热”给各地带来的,也不仅是人气、财气,更多的是名气,各地的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当然,要想让传统文化带来的这波流量更好地转化成“留量”,甚至成为城市文旅的新名片,还需要各地在赛事保障、赛前赛后服务、配套设施、文旅活动等各个方面用巧用心思,用心用情,才能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