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高级指挥官遇袭身亡后,以色列迎来50次覆盖式打击

无视美国忠告,以色列“血洗”黎巴嫩,不到24小时,黎巴嫩打响“报复”第一枪,向以色列连发数百枚火箭弹。
一、黎巴嫩“最重要”指挥官身亡
6月11日夜间,以色列空军对位于黎巴嫩南部的提尔军事基地展开大规模空袭行动,在这次行动中,以色列不顾有误伤的可能,直接使用M117非制导铁炸弹进行轰炸。
之所以说以色列已经不再考虑误伤,是因为M117作为美国上个世纪50年代研制的炸弹,其打击精确度远不如现代制导武器,而这很可能增加对平民的伤害。
但换个角度来讲,M117较落后的性能也意味着其打击成本不会太高,再加之其巨大的威力,这足够让它成为以色列在特定环境中进行高效打击的首选武器之一。
随后,据黎巴嫩真主党传来的消息,在这次以色列发起的“斩首行动”中,一位名叫萨米·阿卜杜拉的黎巴嫩高级指挥官遇袭身亡。
图片
(以色列对黎巴嫩发起“斩首行动”)
值得关注的是,有知情人士指出,该指挥官是自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炸死的黎巴嫩真主党武装组织中“最重要”的指挥官。并且该人士还指出,这次打击还殃及了仅距以色列边境15公里的朱韦亚镇,并有3人在打击中身亡。
显然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因黎巴嫩真主党武装组织与以色列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使双方的军事摩擦也愈演愈烈,这也导致本轮巴以冲突的影响范围正在不断扩大,甚至已经严重危及到地区安全。
而面对以色列的“斩首行动”,黎巴嫩真主党武装组织也没有坐以待毙,在第一时间予以反击。
二、数百枚火箭弹砸向以色列
在以色列成功炸死阿卜杜拉后,黎巴嫩真主党也“以牙还牙”,对以色列境内的提比利亚、萨法德和罗什皮娜等地展开大规模打击。
12日上午,以色列境内多地拉响防空警报。
根据以色列军方的消息,黎巴嫩真主党这次向戈兰高地发动了50次覆盖式炮火打击。其中在第一轮打击中,黎巴嫩真主党发射了250枚火箭弹,而在第二波打击中,黎巴嫩已经发射了160枚火箭弹。
图片
(黎巴嫩发射数百枚火箭弹)
这也是自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以色列首次遭受如此大规模的打击。
事实上,黎巴嫩真主党之所以能对以色列造成重创,主要有2个原因。
其一是黎巴嫩真主党这次使用的武器是“喀秋莎”火箭弹系列和部分制导武器。
而作为前苏联研发、生产的经典武器,“喀秋莎”火箭弹以其优越性能闻名世界,一度成为许多国家炮兵的标准武器。
其二是黎巴嫩真主党在开展大规模打击前,曾耐心地打掉以色列边境的雷达站及监控系统。
即便如此,在黎巴嫩真主党发起攻势时,以色列仍是第一时间进行了“有效防御”。
从以色列发布的声明中得知,曾有近90枚发射物进入以色列境内,其中一部分被以军有效拦截,而另一部分则砸在以色列北部的多个地点。并且这些地点及部分山林都因这部分火箭弹的爆炸而燃起大火,这把火也是成功染红了以色列的半边天。
图片
(火箭弹爆炸引发大火)
而以色列之所以落到如此下场,其实也是咎由自取。
三、无数美方忠告,以色列玩火自焚
此前,美国就曾向以色列发出严正警告,不要在黎巴嫩地区将巴以冲突升级,否则会最大程度地破坏以色列在该地区的稳定与安全,并且美方还曾强调,希望以色列通过外交解决矛盾。
而美方之所劝说以色列停止在黎巴嫩的军事行动,一方面是出于美国在全球战略布局的考量,希望中东局势稳定以免分散美方在其他地区的精力。
另一方面,美方认为相较于巴勒斯坦,黎巴嫩显然更加难缠,一旦激怒就宛如一条蛇,将你紧紧缠住。如今,黎巴嫩对以色列造成的严重创伤无疑证明了美方结论的正确。
并且黎巴嫩有一点和巴勒斯坦有着很大的不同,就是在作战装备上更为先进。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差距,主要是因为黎巴嫩背后有“大佬”帮助,而它就是伊朗和俄罗斯。
黎巴嫩除了拥有经过俄罗斯升级的防空系统,还装备了由俄罗斯、伊朗输送的先进武器,这无疑让黎巴嫩的军事实力有了大幅度提升。
图片
(黎巴嫩拥有“铠甲”近防系统)
如今,黎巴嫩向以色列发起如此大规模的攻势,无异于打响了以黎战争的“第一枪”,并就其发展态势来看,这种规模的攻击只多不少。
但这对于以色列而言,显然十分不利,毕竟除了黎巴嫩以外,以色列还要面对胡塞武装和哈马斯等多方势力的“枪口”。
基于这一情况,内塔尼亚胡显然也要考虑清楚,如今,因为巴以冲突的影响,美国都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又能“保护”以色列多久呢?一旦美国在中东战场顶不住时,以色列又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