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白蚁大爆发:正处交配期,可从地下进入建筑,不及时治理会大量繁衍

“漫天的白蚁堪比生化危机”“密密麻麻的”“跟下雪一样”“只要张嘴就能吃饱”……近日,上海的天气潮湿、闷热,许多市民来不及感受气候的变化,就被“倾巢出动”的白蚁打得措手不及,不禁感叹“简直是‘史诗级别’大爆发,整座城都快被占领了”。
而早在一个月前,“龙舟水”来袭时,广东的市民们就先行体验了一番“白蚁大作战”:每到傍晚、夜间,便有成群结队的白蚁涌向楼宇、公交站、运动场,甚至家中,围绕着光源簇拥飞舞,令人感到恐慌、担忧。
实际上,被白蚁侵扰的话题屡见不鲜,每年都会引得众议,不少市民已习惯面对这样的场景。那么,白蚁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昆虫,有什么习性或危害,为何每年一到这个时期都会蜂拥而出、席卷大街小巷?
【1】白蚁非蚂蚁
6月12日,九派新闻联系到南京林业大学林草学院森林保护系汤方教授,她介绍,白蚁是一种古老的社会性昆虫,原本隶属于等翅目,但近几年有研究表明,白蚁和蜚蠊目具有相近的亲缘关系,故也有学者将白蚁划归为蜚蠊目(蟑螂也在其中)。
她指出,近期的“白蚁大爆发”其实是由于白蚁处于分飞期,即交配期。每年一定时期中,白蚁的婚飞蚁会从分飞孔中飞出,雌雄婚飞蚁进行婚飞并且交配,从而建立新的白蚁巢群。
白蚁的分飞主要与温度、湿度及气压有关,而不同种类白蚁的分飞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我国常见的白蚁包括黑翅土白蚁、台湾乳白蚁、黑胸散白蚁等,其中黑翅土白蚁的分飞期通常集中在4-6月的傍晚雨中或雨后;台湾乳白蚁的分飞期集中在4月下旬到7月上旬,并且一般在天气闷热的黄昏进行分飞;而黑胸散白蚁的分飞期主要在3-5月的中午前后。
【2】单群体的个体数可达200万个以上
汤方告诉九派新闻,在生物学上,白蚁的一大特点是营群体生活,即个体间是互相依存、共同生活的。不管白蚁群体的大小如何,所包括的数量多少,所有个体总是集群成一个单独的生活单元。脱离群体的个体在自然界里是无法长期存活的,更不可能繁殖后代。
这也表现在,作为巢居生活的昆虫,蚁巢是白蚁集中生活的大本营,在白蚁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自然环境中脱离蚁巢的白蚁很难长期生存。
她补充道,不同类群的白蚁群体大小不尽相同,所包括的个体数量有多有少。“在较低等的种类,如木白蚁科,一个群体内仅包括几百至几千个个体。而在较高等的种类中,一个群体内所包括的个体数则大得惊人,如黑翅土白蚁的一个群体所包括的个体数可多达200万个。”而在同一种白蚁中,群体的大小也随着群体的发育过程、盛衰状况,营养以及其他生活条件的变动,甚至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汤方指出,作为社会性昆虫,白蚁还具有品级分化的特点。在白蚁群体中,有繁殖蚁、工蚁、兵蚁等不同的品级。繁殖蚁是白蚁繁衍扩散的主要力量;工蚁在巢群内的数量最多,承担着保卫和建设巢群的任务,也是造成危害的主体;兵蚁的主要职责是保卫蚁巢。
图片
围绕光源飞舞的白蚁。图/视觉中国
此外,工蚁、兵蚁畏光,活动隐秘,因此,其在地面或树上的蚁道都有泥被包裹,可以通过观察泥被的出现,从而判断是否有白蚁;而婚飞蚁具有趋光性,在分飞期,在路灯及其他光源处可看到大量的婚飞蚁。
【3】“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汤方向九派新闻介绍,在我国,白蚁分布的范围十分广泛。除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宁夏、青海和新疆尚未发现外,其余28个省(自治区)都有白蚁分布,特别是长江以南的13个省(自治区)蚁害严重。
虽然白蚁无毒,并不会传播疾病,但不可否认的是,白蚁会对人类的生活环境造成相当严重的危害。她指出,这主要体现在白蚁会通过分泌蚁酸、啃食木质结构,取食木质纤维,对农林作物、古树名木、房屋建筑造成破坏。
汤方告诉九派新闻,不仅如此,一些白蚁喜好营建大巢,对水利堤坝等工程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如黑翅土白蚁的巢穴系统十分发达,成熟的主巢通常情况深入地下2-3m,主巢的地径一般为50-60cm,在主巢的周围还分布着大小不等、数量众多的卫星巢,少则数十个,多则可达到上百个。从主巢向四周辐射出四通八达、大小不等的蚁道,连接各个卫星巢,形成网络系统,从主巢延伸出来的蚁道可达5-6cm的宽度。
“由于黑翅土白蚁的巢群系统发达,黑翅土白蚁的蚁道贯穿堤坝的内外,破坏堤坝原有的结构,使其稳定性降低,当汛期来临时,水进入蚁巢通道,将巢群的土粒带走,造成堤坝渗漏、滑坡,以至于崩堤、垮坝。此外,主巢和众多卫星巢的存在破坏了堤坝原有的完整性,降低了堤坝的抵御能力,从而导致遭受蚁害的堤坝容易崩堤垮坝,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且严重危害百姓的人身安全。”她说。
图片
2023年10月24日,四川省内江市幸福水库堤坝,白蚁防治人员正在清理挖掘出的白蚁巢穴。图/视觉中国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其中的“蚁”指的就是白蚁。九派新闻查阅水利部官网发现,2023年4月至8月,水利部组织完成全国各地白蚁等害堤动物危害及防治情况普查工作。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水利工程受白蚁危害的区域主要为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据初步统计,存在白蚁危害的水库有32976座,其中,大(1)型16座、大(2)型90座、中型940座、小(1)型5525座、小(2)型26405座,水库平均危害率(危害水库数/危害区域水库总数)为41%;存在白蚁危害的堤防有13550千米,其中,1级堤防388千米、2级堤防2350千米、3级堤防2138千米、4级堤防3801千米、5级堤防4873千米,堤防平均危害率(危害堤防长度/危害区域堤防总长)为9%。
而受獾、狐、鼠等其他害堤动物危害的水库数量为1626座,水库平均危害率为2%,堤防平均危害率为1%,远低于白蚁的危害。
“但白蚁也并非百害而无一利,在野外环境中,白蚁充当着分解者,能对枯死的树木进行分解,加速能量和碳的循环。一些培菌白蚁还会培养一些经济菌种,如鸡㙡菌。”汤方说。
【4】喜潮湿阴暗环境,发现后建议联系专业防治机构
白蚁到底是怎样入侵房屋建筑的,我们应如何辨别房屋内是否有白蚁?汤方表示,白蚁一般出没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家中潮湿温暖与不通风的光暗场所适宜白蚁的繁殖,也为腐木真菌创造了繁殖条件。
入侵居民家中的白蚁主要是黑胸散白蚁和台湾乳白蚁(也叫家白蚁),在分飞期,部分婚飞蚁会通过门窗缝隙进入房屋建筑中,随后钻入阴暗缝隙中,在墙缝、木质框架中活动,进而建立新的巢群。部分婚飞蚁还会在建筑旁建立新的巢群,进而通过地下蔓延进入建筑中。
图片
取食木头的白蚁群。图/视觉中国
她指出,判断房屋内是否有白蚁入侵的最好方式就是检查白蚁的活动痕迹,通过观察是否有无蚁道泥被的出现、白蚁取食后的木头,以及检查房屋墙壁和木质结构是否存在空洞,可初步判断房屋是否遭受白蚁的入侵。
汤方提醒,如果家中发生了白蚁,不进行治理的话,白蚁会大量繁殖。当白蚁巢群繁衍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开始产生繁殖蚁,在分飞时从房屋飞出去,或在房屋内四处扩散。
“对于表面活动白蚁可以采用毒杀法喷药治理,但该方法治标不治本,无法根除蚁患,切忌采用火烧灭蚁的方法。不过,家中的白蚁也并非不能根除,可以通过投放白蚁饵剂,引诱其取食,利用白蚁的交哺和梳理行为,将饵剂的有效成分在个体间传播,从而达到整巢灭杀的效果。然而即使白蚁可以灭除,此时家中被白蚁危害的木质结构也已被严重破坏。”她说,在灭杀后,仍需做好预防措施,否则白蚁将会“卷土重来”。
汤方建议,居民自行防治时,应以预防为主。在白蚁的分飞期,应关紧门窗,关注门窗的缝隙处,防止婚飞蚁的进入。此外,家中创造不利于白蚁生存的环境:采取通风、透光、干燥等相应措施,清除室内潮湿,保证家中的干净整洁,及时清理垃圾废弃物。
“室内要经常打扫,一切能诱集白蚁的垃圾废品,必须经常清除;楼梯下及其他阴暗角落,不宜堆放木柴杂物。室外场地,尤应经常清洁,凡枯枝、落叶、杂草、畜粪、残根、断株、弃纸、破布、建筑木材等,都是诱集白蚁的好材料,应经常清理,防止不必要的堆集。室内物品要放置整洁,尤其在仓库内,物品的堆放更要讲究,木箱不能紧贴墙壁和地面,在墙与货物、货架间应有1米左右的人行道,以便于检查和发现蚁害。”她说,对于已经入侵到室内的白蚁,建议联系专业防治机构来进行防治处理。
九派新闻记者 代梦颖
编辑 王佳箐 武菲菲
【来源:九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