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质量发展丨辽宁健全税费服务机制 让“诉求清单”变“满意答卷”

  新华网沈阳6月13日电(关溪涓 赵健彤)近日,辽宁省“健全优化税费服务诉求解决机制,从回应‘一个’向解决‘一类’问题转变”的做法入选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全国30项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做法,供各地学习借鉴。
  从回应“一个”到解决“一类”……辽宁省税务局紧盯纳税人缴费人急难愁盼问题,健全优化税费服务机制,着力在诉求响应提质、精细服务提档等方面出实招、求实效。自2023年6月机制建立以来,累计分析142.5万余条诉求数据,诉求平均办理时间从7个工作日缩短到5个工作日,办理满意率从87%提升至98%。
数据赋能 确保诉求快、准、实
  为及时掌握纳税人的真实诉求,辽宁省税务局组成联席会议办公室,对来自12366纳税服务平台、12345政务服务热线、辽宁省营商环境问题“万件清理”、营商环境监督员现场体验活动等多种渠道的涉税费诉求数据进行扎口收集,确保诉求收集得快、准、实。
  据了解,为提升扎口收集质效,辽宁税务部门将拓展诉求信息收集渠道,建立与行业协会、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直连点、志愿者的日常沟通机制,拓宽一线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门户。
图片
  税务干部在企业调研。新华网发 吴阳摄
提级管理 提升诉求解决质效
  为减少人为因素干扰,提高诉求响应质效,辽宁税务部门建立自下而上、动态推送的诉求提级办理工作机制,同时,通过召开联席会议,常态化收集需上一级单位解决的税费诉求,提升诉求响应和解决时效。
  受益于提级办理工作机制,沈阳稻梦空间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等中小微企业提出的“加强最新税费政策动态精准提醒提示”诉求,第一时间反映到省局税费服务诉求办理联席会议办公室后,很快就形成了关注民营企业发展的税费政策精准提示机制。
  对于需要跨部门解决的涉税费诉求,辽宁税务部门还建立与财政、住建、社会保障、公安、法院等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构建“数联、人合、事通”社保制度体系,联合推行不动产容缺办理税费事项。
  目前,辽宁已在96个办税服务厅、259个服务窗口实现了跨部门、跨业务的联动办理。2023年以来,已累计为全省130个不动产项目、141.3万户居民办理完成不动产权相关涉税业务。
健全机制 全程跟踪诉求解决
  近日,港华天然气(唐山)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通过“惠帮企@链”沈阳平台提交授信调整诉求,沈阳市税务局“沈税通·诉求集成快反站”第一时间派单至沈阳市和平区税务局。依托企业线上申报、税务现场办公、后台加速审批,和平区税务局当日即为企业办结授信额度调整审批业务。
  个案办结后,和平区税务局在全区开展“企业授信额度”调研,形成“研判定位—联动解决—回访问效—经验学习”闭环工作模式,进一步提升分类解决诉求效率。这是辽宁税务部门实施闭环管理、全程跟踪诉求解决成效的生动缩影。
  2023年6月以来,辽宁省税务局将原来纳税服务诉求解决事项进行扩围,形成诉求信息收集、分析、办理、服务、回访、评估等步骤的闭环管理,全程跟踪诉求解决成效。
  辽宁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许光烈表示,下一步,辽宁税务部门将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完善税费服务诉求解决机制,探索推进信息化收集、智能化分析,加强诉求分级分类管理,推动跨部门高效联动,畅通诉求解决“最后一米”,实现“权益保护更有力、个性服务更优质、数字赋能更高效”,高标准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切实推动税费服务实现集成式改进、整体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