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两边的“蛋蛋”不一样大,需要警惕这些病

图片
治疗
扬子晚报网6月13日讯(通讯员 钱菁璐  记者 万凌云)近3个月来,1岁半的冉冉(化名)被父母发现两侧蛋蛋不一样大,右侧明显大于左侧,触感像个“小气球”。在观察之下未见明显缩小后,就带着孩子来到镇江市妇幼保健院(又名镇江市四院)小儿外科门诊。
6月13日,院方介绍,入院B超提示冉冉为右侧睾丸鞘膜积液,需住院手术治疗。手术行单孔腹腔镜下右侧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手术中发现左侧鞘状突也未闭合。同时,把左侧鞘状突一并缝扎,避免了今后二次手术的可能,现术后恢复情况好。
那么,宝宝蛋蛋不一样大小,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院方介绍,这有可能是以下几种情况: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和隐睾。
图片
治疗完成
问题来了,鞘膜积液是什么?院方解释,正常睾丸有着鞘膜腔,腔内有少量浆液使睾丸有一定的滑动范围,当出现鞘膜或者睾丸、附睾病变时则会出现鞘膜腔内浆液增多,出现鞘膜积液。儿童鞘膜积液多属先天性疾病。
据介绍,胎儿期睾丸在从腹腔下降至阴囊过程中,前端有一腹膜的膨出,称为鞘状突,在出生前或出生后短期内鞘状突闭合,如鞘状突未闭,则可能出现鞘膜积液等症状。
但女孩不存在鞘膜积液,但类似的疾病称之为Nuck囊肿。女孩腹股沟管中含有圆韧带,自子宫至大阴唇,此处亦有一腹膜鞘状突,称为Nuck管,如生后长时间未闭,则出现Nuck囊肿。
再者,鞘膜积液和腹股沟斜疝有何区别?鞘膜积液内容物为液体,查体包块透光,多无明显不适感;腹股沟斜疝内容物多为腹腔内器官(如肠管、网膜等),查体包块不透光,形成嵌顿疝时会出现呕吐、腹胀、局部包块疼痛等不适症状,危险系数大于鞘膜积液。
图片
对比
鞘膜积液有什么影响?院方介绍,一方面影响美观;另一方面积液较多张力较大时患儿可能出现阴囊坠胀等不适症状;另外鞘膜积液长期存在会导致压迫精索、睾丸,引起睾丸血供异常等,影响睾丸发育。
隐睾是指睾丸未下降至阴囊,包括睾丸下降不全和睾丸异位。临床上绝大多数隐睾为睾丸下降不全。儿童可以回缩睾丸,通常只需要随访以证明睾丸处于正常状态而没有回缩即可。
链接:小儿鞘膜积液和腹股沟斜疝如何治疗?
对于新生儿、早产儿的鞘膜积液,医生一般选择观察,在宝宝后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鞘状突可能逐渐闭合,鞘膜积液逐渐吸收,一般可以观察到2周岁,最迟不超过2周半。
对于鞘膜积液持续超过24个月或者积液不见减少反而逐渐增多,则考虑积极进行手术治疗;鞘膜积液较多,阴囊张力大,对睾丸造成压迫的患者,也应考虑积极进行手术治疗。
对于腹股沟斜疝患儿,6个月内可以观察,有自愈可能,最长不超过1周岁。超过1周岁患儿,需考虑积极手术治疗;频繁突出嵌顿的患儿、不论多大,都需要尽早手术。新生儿及女孩嵌顿疝(卵巢嵌顿),不宜行手术复位,需急诊手术治疗。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