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里的大运河|户部山古建筑群,见证徐州明清数百年繁华

现代快报讯(记者 郑阳 文/摄 )徐州,运河诸城中特殊的一个,既有南方的柔软细腻,又兼具北方的坚韧勇敢,把“城河相依、人水相和”的故事写成了慷慨的运河传奇。
图片
 户部山古建筑群
“五省通衢”的徐州,拥有约181公里运河河道,文化遗产丰富,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37处。户部山古建筑群就是其中之一,2006年已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图片
 园林风格的郑家大院
“穷北关,富南关,有钱住在户部山。”明末清初,户部山四周陆续建起城垣、寨门,时称小南城,清代起,一些达官显贵开始这里营建住宅,逐渐发展成为各类深宅大院林立的城外之城。
如今,户部山古建筑群完整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这里,既有北方四合院的规整划一,又有南方民居的婉约秀美,是古城徐州明清数百年的见证。
图片
 徐州民俗博物馆馆长李春雷
徐州民俗博物馆馆长李春雷介绍,户部山古建筑群墙体多用青石与青砖,梁架用材硕大,雕梁画栋,琢刻精细,风格独特。他说,“户部山古建筑作为依山而建的民居,‘鸳鸯楼’的建筑形式成了户部山古民居的一大创举。这种楼分为两层,上下叠压,底层墙体部分利用了原有山体,楼内天梯,楼上楼下的门朝向相反。”
图片
 徐州民俗博物馆
历经变迁,户部山古建筑群至今保存较完整的古民居院落十三个,古民居五百余间,如:崔家大院、余家大院,翟家大院、郑家大院、刘家大院等院落。其中,徐州民俗博物馆是以明清古民居建筑群中的余家大院和翟家大院,两家大院为基础修建而成,占地6000余平方米,有古民居55套、163间,房间的特色是冬暖夏凉。
这里,每一片青瓦都是历史的记忆。
“国宝里的大运河”全媒体报道由现代快报发起,联动北京广播电视台、每日新报、河北日报、齐鲁晚报、大河网、大皖新闻、都市快报等大运河沿线八省市主流媒体,共同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