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塔尼亚胡被盯上,ICC逮捕令震动全球|凤凰聚焦

针对造成平民严重伤亡的巴以冲突,近日国际刑事法院ICC首席检察官申请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防长加兰特以及哈马斯领导人辛瓦尔等发出国际逮捕令。ICC此前曾对普京等人发出过逮捕令,都没有引起大的波澜,但这一次想逮捕内塔尼亚胡引发国际上截然不同的反应。ICC是个什么机构?为什么这次的逮捕令会引发如此巨大的分歧?
图片
Part.
1
6月8日,据今日俄罗斯报道,国际人权联合会已向国际刑事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对包括俄罗斯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在内的6名俄罗斯高官和知名媒体人发出逮捕令,指控他们涉嫌传播“仇恨言论”。
鉴于国际刑事法院2023年3月,针对俄罗斯总统普京曾发出过逮捕令,此次再次针对俄方高级官员,引起了俄罗斯的强烈不满。
就在此前不久,美国国会众议院刚刚通过一项由共和党人提出的“非法法院反制法案”。该法案将对“参与调查、逮捕、拘留或起诉美国及其盟友受保护人员的任何人”,实施包括禁止在美国进行财产交易、阻止和撤销签证等制裁措施。
图片
根据此法案规定,美国国会将对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实施全面制裁,以惩罚这些检察官此前申请逮捕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行为。
图片
全球化智库副主任 高志凯:
“很多国家认为这一次国际刑事法院发出逮捕令的申请是正确的、正义的,但是美国国会两院要制止国际刑事法院对内塔尼亚胡发出逮捕令,在国际上已经变成博弈了,针锋相对。”
引发这份制裁法案出炉的原由,是在5月20日,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卡里姆•汗发表了一份声明,他表示已要求法院向内塔尼亚胡、加兰特以及哈马斯的政治局领导人哈尼亚、加沙地带领导人辛瓦尔和卡桑旅领导人马斯里发出逮捕令。
图片
全球化智库副主任 高志凯:
“国际刑事法院的总检察官提出申请是一个有勇气的事情,以色列政府对于手无寸铁的巴勒斯坦人民所采取的这些暴力行动实在是罄竹难书,世界上任何一个有良知的、有道义的、有正义感的人都不能够接受。所以国际刑事法院如果再不采取行动的话,它本身的正义感都会引起争议。”
国际刑事法院是根据2002年7月1号开始生效的《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所设立的,目的是对犯有种族屠杀罪、危害人类罪、战争罪、侵略罪的个人,进行起诉和审判。
图片
截至目前,有124个国家加入了《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成为国际刑事法院的成员国。中国、美国、俄罗斯、以色列、印度等国家都不是国际刑事法院的成员国。
军史专家 萨苏:
“因为国际刑事法院代表的是联合国,而且它的判决是有法律效力的,就是指的它的判决是会被执行的。”
依据《罗马规约》规定,国际刑事法院法院可以在罪行极端严重且罪证确凿时,判处被告最高刑期无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同时指出国际刑事法院作为常设法院,是起诉政治领袖等犯下诸如战争罪、反人类罪及屠杀罪等凶恶罪行的最终手段。
图片
逮捕令一旦申请获批,国际刑事法院的所有成员国有义务逮捕并引渡嫌疑人。
中东问题专家  董漫远:
“国际刑事法法院会对全世界犯有屠杀罪、危害人类罪、战争罪、侵略罪的罪犯进行法律责任的追究。逮捕令生效后,无论逮捕的对象是不是来自成员国,如果他途径成员国的国家或者经过成员国国家的主权管辖范围内,《罗马规约》规定124个成员国均有义务完成对于通缉对象的逮捕。”
Part.
2
从2002年成立之日起,国际刑事法院就开始行使其职责,为确保法律公正性,《罗马规约》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本规约对任何人一律平等适用,不得因官方身份而差别适用”,即官方身份在国际刑事法院不享有豁免权。
图片
军史专家 萨苏:
“国际刑事法院的建立和发展就代表了人类进步的方向,我们最终总是要对这些战争行为,侵略行为进行惩处。有了国际刑事法院,就使得这种惩处可以朝前推进一步,而不是无人管制。”
申请逮捕消息一经公布,随即引发了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愤怒。路透社透露消息称,由于以色列不是国际刑事法院成员,以色列不承认受国际刑事法院管辖。
图片
军史专家 萨苏:
“第一,只要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国际刑事法院对于没有签约的国家的罪犯也可以进行抓捕。第二,这一次巴以冲突,以色列没有签署《罗马规约》,但是巴勒斯坦在2015年的时候加入了《罗马规约》,国际刑事法院对此就有管辖权。”
作为以色列的最大支持者,美国总统拜登称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卡里姆•汗发表的声明荒谬。12名美国参议员向国际刑事法院首席检察官发出强烈警告,“你针对以色列,我们就针对你”。
图片
中东问题专家 董漫远:
“美以之间是战略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色列的利益受到损害,就等于美国的利益受到了损害,所以美国要对国际刑事法院采取制裁或者是反对措施。”
Part.
3
在公布了对以色列总理的逮捕申请后,国际刑事法院遭到了美国的威胁,日前国际刑事法院发表了正式声明,强调了其捍卫法律公平,主张正义的坚定立场,要求立即终止所有“恐吓威胁”的举动。
全球化智库副主任 高志凯:
“美国一开始就不允许发出逮捕令的申请,宣称要制裁国际刑事法院的法官,以色列方面更是要对国际刑事法院本身以及法官和检察官进行报复,如果美国或者其他的一些西方国家袒护内塔尼亚胡和以色列政府,那国际刑事法院到底有没有办法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这本身也是要密切关注的。”
图片
面对国际刑事法院的公开声明,白宫发言人让-皮埃尔称,“对国际刑事法院实施制裁,不是解决美国关切的有效或适当的工具。”她说,政府将与国会合作,寻求解决国际刑事法院越权问题的其他选择。此举意味着最终拜登或许否决该项提议,使其最终不能被通过。
鉴于美国态度的转变,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采访中表示,他对美国总统拜登不愿对国际刑事法院实施制裁感到“失望”。
军史专家 萨苏:
“尽管美国和以色列有着很强的共同利益,但是拜登和内塔尼亚胡在政治理念上是不同的,尤其是对于加沙地带问题的看法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冲突,所以才会出现内塔尼亚胡对于拜登的不满,对美国政府的失望。”
在国际刑事法院成立的20余年的历史中,在对内塔尼亚胡等人发出逮捕令之前,一共发出过38份逮捕令,其中的21人被以各种方式引渡拘留,目前其中10人经审判已经被定罪。
图片
军史专家 萨苏:
“从2002年开始,国际刑事法院也曾对很多巨头发布过通缉令和逮捕令,但实际上形成效力的并不是特别多,国际刑事法院大多数的通缉令只是通缉而已,并没有真正能够让这些地位显赫的人士到海牙接受审理。”
除了早期的多位领导人外,2023年3月17日,应检察官卡里姆·汗的申请,国际刑事法院第二预审分庭向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俄罗斯儿童权利专员利沃瓦-贝洛娃发出逮捕令,认为两人均对“从乌克兰被占领土向俄罗斯非法驱逐和转移儿童的战争罪行负有责任”。
图片
美联社报道,这是国际刑事法院首次向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的元首发布逮捕令。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
“去年南非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普京没有出席,说明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确实给俄罗斯的外交,给普京总统造成了很多不便,让俄罗斯的国际形象大打折扣。”
尽管作为国际刑事法院强调所有战争都有规则,这些规则毫无例外地约束着所有人。但实际上,国际刑事法院对于国家元首的逮捕和审判一直备受争议。虽然这些国家元首被指控犯有严重的罪行,但他们很难被追究到法律责任。
图片
中东问题专家 董漫远:
“逮捕令的发出,在国际上往往会形成两种声音,一部分国家表示赞同,另一部分国家认为逮捕令成为了一些大国强国的政治工具或者是外交工具,是服务于大国强国的政治利益或者是地缘战略利益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分野,关键是看持赞同或者反对的这类国家,到底同被发出逮捕令的国家领导人之间是什么关系。关系的友好与敌对差别就形成了立场政策和态度上的差别。”
Part.
4
近年来,因为国际刑事法院的执法能力和公正性一直被多方质疑,认为国际刑事法院只是一种政治工具,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
2018年,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宣布菲律宾退出国际刑事法院。2019年3月,布隆迪总统皮埃尔·恩库伦齐扬卡宣布布隆迪退出国际刑事法院。此外,南非、加拿大、牙买加和马拉维也都表示考虑退出国际刑事法院。
图片
中东问题专家 董漫远:
“这些中小国家由于国小,国弱,也不愿意卷入国际矛盾的焦点,给自己带来麻烦,也是出于自保的考虑。”
有分析指出,由于以色列不是国际刑事法院成员国,也不会轻易遭到逮捕,因此,内塔尼亚胡大概率不会受到终审。
但无论怎样,国际刑事法院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对违反国际人权和人道主义法律的人物和组织实行审判,此次对内塔尼亚胡等人逮捕申请令的发布,也是国际刑事法院对其质疑的有力回击。
图片
军史专家 萨苏:
“国际刑事法院在这次案件中大概率是抓不到内塔尼亚胡的,按照国际刑事法庭的规定是不能进行缺席审判的,在短时间之内,内塔尼亚胡应该不会面临审判的危险。之所以会被通缉,也是世界舆论的一个动向。随着加沙地带的战争拖延不决,使在加沙地带发生的人道主义灾难变得更加深重,这个时候世界的舆论对以色列非常不利,而这种不利体现在联合国方面就是国际刑事法院采取的行动。
图片
作为全球第一个常设的国际战争罪法庭,成立21年来ICC从未起诉过任何一个西方官员。而这一次,它申请对内塔尼亚胡的逮捕令被看作是国际司法史上的一个分水岭事件,虽然内塔尼亚胡和他的同僚可能不会面临立即被起诉的风险,但这无疑会加剧以色列在国际上所受到的孤立。
图片
制片人:王瑞雪
编导:易晏
编辑:王津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