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监狱到战壕:乌克兰如何把囚犯锻造成保家卫国的战士?

图片
乌克兰营长德米特罗·库哈尔丘克以沉稳而坚决的口吻,向面前这群特殊的听众分享了自己在巴赫穆特和阿夫迪夫卡为乌克兰浴血奋战的经历,他的双臂背在满是文身的身体后。
34岁的库哈尔丘克身处乌克兰中部一所监狱,正试图招募体格健壮、意志坚强的囚犯加入他的第3独立突击旅,以应对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后军队亟需的人员补充。
为了填补兵源空缺,乌克兰政府最近推出了一项新法规,允许符合条件的服刑人员在签订兵役合同后有条件地提前释放,以此作为军队的新鲜血液。
库哈尔丘克的言辞朴素无华:“这绝非易事,但当你加入我们,便是融入了一个大家庭。”他强调,新加入的囚犯将被平等编入现有营队,而非设立特殊“管教”单位。
听众中,有人专注聆听,也有人报以轻蔑的笑声。然而,当库哈尔丘克的战友“拿督”开口时,即便是那些轻浮者也不禁凝神倾听。“拿督”因隐私考虑要求仅以其代号称呼,他几乎一生在铁窗内度过,多次越狱,历经31年监禁后于2022年2月获假释,俄罗斯发动军事进攻的同日,他毅然决然地投入了保卫祖国的行列。
现年58岁的拿督以其亲身经历赢得了在场囚犯的尊重,他的每一句话都掷地有声,引得在场的囚犯们全神贯注,无论是在户外院中站立的,还是从牢房窗口探头的。他的话语中不乏监狱俚语,却字字句句关乎荣耀、责任与尊严。“这是在孩子眼中重塑自我形象的契机,”他如是说。
多个旅的招募团队已访问这座700人规模的监狱,约百名囚犯已与不同单位签约。新法明确规定,危害国家安全根基、严重腐败或犯有极端暴力罪行的囚犯不得招募。例如,两次及以上故意杀人、残忍行为或结合谋杀与性暴力者被禁止参军。
此法的实际操作效果尚待观察。据司法部透露,报名者需自愿,且将分配至不同部队。然而,库哈尔丘克和拿督希望这些“狱中勇士”能够直接编入正规步兵,与普通士兵并肩作战。
库哈尔丘克表示,他的部队对与囚犯共同作战并无异议。“怎能对那些主动走到你身边,将与你共战壕、共突击、共进退的人另眼相看呢?”他反问道。
尽管其他指挥官赞同征召囚犯,但对于如何融合他们持保留态度。“囚犯应单独编队,他们需要非常优秀的领导。”代号为“Teren”的阿夫迪夫卡前线指挥官如是说,出于安全考量,他要求匿名,属于第110机械化旅炮兵侦察部门。
“我对囚犯参战毫无异议,甚至惊讶于战事之初未采纳此策。步兵总是伤亡惨重,若愿意冒生命危险的囚犯愿加入步兵,不失为良策,”他补充道。
图片
法律之下,新兵享有与其他士兵同等的家庭假期及薪资待遇,但不包括标准年假。据统计,乌克兰现有约2.6万名囚犯,自法律生效以来,已有5000名男性囚犯申请参军,近2000人通过体检并由法院裁决释放至军队,首批囚犯新兵正接受基础训练。
司法部长丹尼斯·马柳斯卡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预期会有更多囚犯响应号召。他指出,许多人处于观望状态,但初步反馈积极。马柳斯卡认为,此计划被视为囚犯摆脱“前科者”烙印的契机,这一标签即便出狱后亦难以摆脱。
“无疑存在风险,但被释放囚犯的士气和心态远高于街头被动员的民众。”他解释说,“被迫参军的平民视之为悲剧,是生活状况的恶化,他们可能逃亡;而对于渴望提升社会地位、收入、生活方式及赢得尊重的囚犯来说,这是一次向上攀爬的机会。”
部长承认,囚犯可能给前线指挥官带来挑战,但法律将依据实际情况调整,关键在于部队指挥官能否有效维持囚犯部队的纪律。
与俄罗斯瓦格纳集团早期在监狱招募的雇佣兵活动相比,乌克兰征召囚犯的做法看似相似,但马柳斯卡对此予以否认。他指出,乌克兰囚犯是基于爱国主义自愿参军,而俄罗斯囚犯则面临自愿与强迫的双重压力,且加入的是以残酷著称的私人军事公司。
“在乌克兰,这是常规的国家兵役,提供全面保障:薪酬、社会保险、伤残乃至牺牲抚恤。从动机到机制,这完全是另一回事。”
我现在要守护其他家庭。在乌克兰中部的一处训练基地,一群囚犯已进入基础训练的第二周。其中包括28岁的德米特罗,他因四年半的刑期错过了家人在伊久姆遭俄罗斯袭击的噩耗。出于安全,他要求媒体隐去其姓氏。
德米特罗透露,战争爆发的瞬间便决心参战。招募小组一到监狱,他便率先报名。“我曾有妻儿,深知必须有人守护他们。如今我虽不能,但我会守护其他渴望生活和养育子女的家庭,”他说。
自幼成为孤儿,早年偷窃的德米特罗相信,监狱生活教会了人们在逆境中生存,这让前囚犯或许更能适应前线的严酷。
图片
提及家人遇害,德米特罗难以启齿,他梦想有朝一日能重启人生,拥有为之自豪的孩子。“我还有1年零5个月的刑期,不长。我本可留在监狱,不必上战场,但我动力满满。我不希望他人遭遇我这样的家庭悲剧,”他说道。
库哈尔丘克和拿督在监狱中仔细筛选新兵。面试室内,他们面对面听取每位志愿者的背景与动机。第3旅不接纳50岁以上、有严重健康问题或体能欠佳者,孤儿则优先考虑。
库哈尔丘克透露,艰难的童年和逆境求生的经历往往使孤儿在军队中表现出色。每次面试后,囚犯与招募者握手致意,被选中的随即填写文件,等待下一步指示。
媒体探访当天,17名囚犯表达了加入意愿,第3独立突击旅接纳了其中12人。库哈尔丘克认为这是“非常不错的成果”,因为该旅通常会拒绝超过一半的囚犯申请。
规则偶有例外。一名视力不佳的囚犯起初让拿督和库哈尔丘克犹豫,但简短交流后,他被破格录取。“视力可以矫正,但动机无可替代,”拿督如是说。
关注『跟着大事跑的人』,全球热点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