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移民村小组打造5个主题小公园

图片
  惠城区横沥镇观音山村人居环境提升项目建设完成。 通讯员供图
  行走在横沥镇观音山村,绿树成荫,环境整洁,拥有300多年历史的石头大围屋彰显岁月沉淀,一幅生态优美、环境宜人、村美人和的山水画卷映入眼帘。随着惠城首个水库移民省级示范项目——横沥镇观音山村人居环境提升项目建设完成,观音山村乡村空间进一步美化,为当地群众带来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助力“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以3个移民村小组为节点
  打造“文化休闲生态”环形路线  
  观音山村位于横沥镇东部山区,四周环山,清溪常流,生态资源丰富、环境优良,鹰嘴桃、茶叶、百香果种植等产业正加大发展。该村的第五、六、七组共3个水库移民小组亟待通过人居环境提升项目来实现乡村美丽蝶变。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优势及3个移民村小组连片的地理条件,经过申报,2023年4月,观音山村人居环境提升项目获批为“2023年度广东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省级示范项目”,成为惠城首个水库移民省级示范项目。该项目由广东省移民专项资金打造,惠城区移民办会同横沥镇完成项目申报、方案确定、立项报批等前期工作后,于2023年11月由横沥镇政府统筹实施,经过4个月的建设,顺利完工验收。
  据了解,该项目以“乡约观音山,寻梦桃花源”为主题,以“桃花、生态、红色”为特色,以3个移民村小组为节点,连线打造“文化休闲生态”环形路线,实施道路亮化美化、农房立面美化、四小园、活动中心、亲水平台等建设。在改善民生配套设施的基础上,通过融入观音山村革命老区特色和文化精神,依托现有自然风貌和鹰嘴桃产业种植园等,打造“文化+休闲+观光”的人居环境提升示范带。
  观音山村是横沥镇十个革命老区村之一,村内有座石头碉楼,也叫石头古围屋,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距今有三百多年历史。墙体厚,楼内制高点及关键位置枪眼炮口防御功能强,抗战时期,东江纵队在观音山就是依托这座石头古围屋和敌人周旋。
  该村现正推动古围屋的历史文物认定工作,并计划修缮古围屋,依托有三百多年历史的石头古围屋,盘活“家门口”的红色资源。  
  建设5个主题小公园
  绿化美化提升改造近9000平方米  
  观音山村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提升乡村“颜值”的常态化工作开展。启动人居环境提升项目以来,该村以村庄清洁行动、村庄美化提升、民生基础设施改善等为主攻方向,全力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创建的新突破,让“绿美”底色更浓。
  通过实施人居环境提升项目,观音山村对村道和排水系统升级改造约1公里,修复破损地面近500平方米,加装路灯及景观灯103盏,农房立面风貌提升11000平方米,绿化美化提升改造近9000平方米,建设了5个主题小公园及一批公共设施等。
  道路整洁规范并增设了醒目美观的人行步道,沿线绿化错落有致,沿路房屋美观大方……项目建成后,不仅惠及3个移民村小组110户510人,更提升村庄风貌惠及全村。
  3个移民村小组打造了5个500至1000平方米的主题小公园,种有桃花、风铃木、长春花等花木,并安装了健身器材。小公园建成后,吸引了许多村民前来休憩游玩。而这些集休闲、娱乐、红色文化及传统农耕文化于一体的主题小公园,半年前还是杂草丛生的闲置荒地,省级移民示范项目的实施无疑为当地群众带来福音。
  “环境变好了,小公园、亲水平台建成后,村民多了休闲游玩的好去处。”说起人居环境提升项目,村民个个称赞。村民钟桂芳说,生活在整洁干净美丽的农村里,有满满的舒适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观音山村党支部书记廖振良介绍,观音山村以水库移民省级示范项目实施为契机,提升了村庄整体的人居环境,凸显观音山村的自然风光,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更为后期发展乡村旅游提供鲜明的文化标识。接下来,观音山村将依托山林、水库资源,进一步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采写:南都记者 李晓慧 通讯员 匡贇 张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