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门不断夯实粮食安全水利根基今年全国农业灌溉面积已超4亿亩

原标题:水利部门不断夯实粮食安全水利根基今年全国农业灌溉面积已超4亿亩
图片
核心阅读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国国情水情决定了农业丰产丰收离不开水利保障。一直以来,水利部指导督促地方抓实抓细水利保障农业生产各项措施,不断夯实粮食安全水利根基。
□ 本报记者 刘欣
风吹过田野,麦浪翻涌,沉甸甸的麦穗在阳光下闪耀着金黄色光芒,诉说着丰收的希望。近日,多地开启“三夏”农忙模式。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国国情水情决定了农业丰产丰收离不开水利保障。一直以来,水利部指导督促地方抓实抓细水利保障农业生产各项措施,不断夯实粮食安全水利根基。
记者近日从水利部了解到,经过多年持续努力,目前我国已建成大中型灌区7300多处,另有泵站、机井、塘坝等各类小型农田水利工程2200多万处。耕地灌溉面积达10.55亿亩,在占全国55%的耕地面积上生产了全国77%的粮食和90%以上的经济作物,是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的“主力军”。
确保作物灌溉用水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播粮食面积占全年一半以上,确保春播及越冬作物时令灌溉需求,是全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基础支撑。
据水利部副部长朱程清介绍,水利部和地方通力协作,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春季农业生产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会议部署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农业生产的水利保障。
当前,国债资金安排40多亿元支持的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等8省(市)农村供水水毁工程和大中型灌区灾后重建工作进展顺利。水利部提前对春灌各环节作出部署安排,指导各地加强水雨情旱汛情监测,储备好灌溉水量,精准分析作物种植结构、灌溉用水需求,优化水资源调度和配置,确保作物灌溉用水。今年,全国累计灌溉供水528亿立方米,灌溉面积超4亿亩。
水利部去年实施了598处大中型灌区建设改造项目,已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3500多万亩,在今年春季农业生产中发挥了效益。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安排国债资金实施的1197处灌区建设改造项目开工率已达九成。此外,水利部强化水旱灾害防御,协调安排中央水利救灾资金3.45亿元支持相关省份做好防汛抗旱工作,保障了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需求。
目前,全国进入“三夏”农忙模式。朱程清表示,“水利部将抓实抓细农业生产水利保障各项措施落实,提早安排部署,持续推进灌溉供水保障工作,全力服务好农业生产。”
推进灌区现代化建设
灌区是国家水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的重要水利支撑保障。据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副司长张世伟介绍,水利部从优化水资源总体配置格局、推进灌区现代化改造、新建一批现代化灌区等方面,统筹推进灌溉水源保障和灌区建设改造工作。
“全国已建大中型灌区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主力军’,但是仍然有一些灌区存在设施老化、能力下降、用水效率不高等问题。”据张世伟介绍,水利部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2023年增发国债资金安排634亿元,支持1022处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项目,截至5月底,已开工909个,完成投资169.53亿元。项目完成后,预计可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约5500多万亩,有效提高农业灌溉用水利用效率,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同时,结合国家和省市县级水网工程建设,在粮食主产区及水土资源条件适宜地区,积极谋划新建一批节水型、生态型灌区,打通农田灌排“最后一公里”,形成从水源、骨干渠系到田间末端的灌排体系。2023年增发国债资金安排361亿元,支持175个大中小型灌区项目建设,截至5月底,161个项目已开工,完成投资99.24亿元。
据了解,水利部抓住水价这个“牛鼻子”,以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为抓手,探索通过“两手发力”调动金融和社会资本等力量参与现代化灌区建设。
朱程清介绍说,去年水利部启动了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挑选了21个灌区和县区开展试点,区分不同灌区建设时间、取水方式和种植结构等,推动投融资机制创新。按照新修订的水利工程水价有关办法,推行实施新的水价政策,建立农业用水权制度,完善精准补贴机制和节水奖励机制,初步形成科学精准、有利于“两手发力”的政策供给体系。试点合计落实国债、专项债、金融信贷、社会资本等72亿元,其中金融和社会资本占比超过80%。
例如,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通过引进社会资本,“投融建管服”一体化推进灌区建设,将节水量进行交易,收益由项目公司、合作社、种植农户按比例分配,通过这种模式既推进了灌区建设,又促进了节水,还实现了参与灌区建设的各方都有收益。
“在第一批试点带动下,已有18个省份开展了省级试点。今年水利部还将开展第二批试点,扩大带动效应。”朱程清说。
做好水旱灾害防御
今年以来,我国汛情来得早、旱情局部重。水利部有序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为春季农业生产提供有力水利支撑。
据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司长姚文广介绍,水利部超前作出安排部署,分析研判今年洪旱形势,安排部署水旱灾害防御、水库安全度汛、山洪灾害防御等工作;会同农业农村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印发《科学应对汛期自然灾害奋力夺取粮食和农业丰收预案》。
全面做好汛前准备。水利部部领导和总师率队开展水利行业汛前检查,督促粮食主产区等重点区域排查整改防洪风险隐患和抗旱薄弱环节。抓紧水毁水利设施修复,重点水毁工程修复项目汛前基本完成。
有力应对暴雨洪水。水利部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及时启动洪水防御应急响应,派出11个工作组赴广东、广西等地指导。水利部门精准联合调度大中型水库1930座(次)拦洪262亿立方米,减淹耕地192万亩。北江特大洪水期间,调度乐昌峡、飞来峡等拦洪4.54亿立方米,启用西南涌、芦苞涌分洪,确保了珠江三角洲和韶关、清远等地的防洪安全。
有效抗御云南等地干旱。水利部启动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派出4个工作组、专家组赴旱区指导,协调安排中央水利救灾资金1.74亿元支持云南、四川抗旱,会同云南省实施德泽水库等跨流域应急供水调度,保障了昆明城市供水和滇池生态安全。指导云南滚动开展供需水平衡分析,制定供水保障方案,精准范围、精准对象、精准时段、精准措施,强化抗旱水资源统一调度和管理,加快引水、提水、调水等抗旱工程建设,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需求。
据预测,今年6月至8月汛期水旱灾害形势不容乐观,洪旱并发、涝重于旱,暴雨洪水等极端事件可能多发频发重发,防御形势严峻。姚文广表示,水利部将继续做好农田防洪排涝减渍和抗旱保灌溉等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粮食安全。(刘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