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周记 | 东莞“文艺村超”民间高手齐献艺;韶关乐昌长来“水果玉米”甜出圈

图片
图片
海选进行时!东莞“文艺村超”民间高手齐献艺
自“文艺村超”活动正式鸣枪开锣以来,从活动策划、组织,到海选PK、节目遴选等环节开展得如火如荼,东莞各镇街、各乡村摩拳擦掌,各路民间高手齐聚“乡村大舞台”,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大演员、小演员个个身怀才艺,作品展示了乡村文化振兴成果,为广大群众献上“文化大餐”。台上节目接地气,台下观众很喜气,处处洋溢着浓浓的乡情。(记者 石梦卓)→详情
图片
图片
国家级非遗再现!中山南朗崖口飘色巡游来了
源于唐代“耍菩萨”民俗的南朗崖口飘色,是村民群众在长期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的文化遗产。2008年,南朗崖口飘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崖口板龙被列入中山市第十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记者 张德钢)→详情
图片
打造“非遗嘉年华”!汕头市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
本次活动主会场的汕头龙湖区十一合艺术村,不仅有成片古朴静美的“下山虎”民居、有怀旧而具有“汕头味”的3D墙画,而且有洋溢着文艺气息、各显特色的民宿、餐馆等。活动主办方希望通过此次系列活动的举办,推动艺术村与非遗宣传更好地融合,为市民游客呈现文旅融合的发展活力,助力汕头“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记者 赵映光)→详情
图片
图片
到2026年江门将培育1家产值20亿元农业龙头企业
《方案》还对农村经营主体的发展提出多项支持措施。如打造乡村产业发展平台,《方案》提出深化国家级广东丝苗米优势产业集群建设,推动农业农村部生蚝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持续抓好13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开展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入库储备,打造一批市级农业产业强镇,积极推进农业农村部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建设;持续推进陈皮、大米、鳗鱼、马冈鹅、茶叶、禽蛋六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记者 陈卓栋)→详情
图片
深河消费帮扶添新平台,河源优品入湾
在铭志农业的农产品展销中心,中心展示区陈列有大米、茶叶、油茶等各类河源生产的农产品,这些产品部分已经被认定为“圳品”可销往深圳等地区。据悉,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消费帮扶平台揭牌后,他们将立足河源服务湾区,将河源的农特产品推向粤港澳大湾区等地。(记者 吴奕镇)→详情
图片
图片
茂名信宜:“银妃李”花样展风姿
目前正是茂名信宜市钱排“银妃”三华李飘香的“享李季”。一种颇有创意、用李子与鲜花搭配制作而成的“李子花束”频频亮相,成为人见人爱的“吸睛花”,令人眼馋嘴馋,爱不释手。其就地取材,具有“中国李乡”独特的“土特产”元素,看起来美观时尚,既有花香又有果香,令人赏心悦目,捧在手上还有一份沉甸甸的“分量”。(记者 詹翔闵)→详情
图片
韶关乐昌长来:引进优质新品种,“水果玉米”甜出圈
今年乐昌市长来镇前溪村共种植水果玉米20亩,总产量预计可以达到2万斤以上。目前水果玉米已经陆续成熟,具有特色的清香,甜度、水分、口感都十分出众,目前市场零售价在16-20元每公斤,主要供往珠三角等地区,一经上市就火爆“出圈”。(记者 欧阳志强)→详情
图片
整理、海报 | 记者 李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