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仓桥的历史回声

早上海志愿者
在松江市河上,隐藏着一座古老的五孔石桥大仓桥,它静静地横跨在松江市河的河面之上,诉说着松江数百年的沧桑,倾吐着时代几世纪的变迁。1985年7月,被公布为松江县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4月,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
今天(6月13日)上午,趁去松江福利院探望百岁丈母娘的机会,我顺道赶到松江区永丰街道中山西路,踏上它长长的石阶,目睹它庄严的五孔,环绕着这座著名的明代大石桥久久不愿离去,走走,看看,想想,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民族的自豪感情不自禁地涌上心头。
图片
距今已有400年的大仓桥高10米,长50米,桥身均为花岗岩构建,高大庄重威严。92级花岗岩台阶,宽阔平整。一步一步地向上走去,有一种步步登天的感觉。
图片
当年为了发展漕粮存储和转运,松江府顺应民意,在松江市河上建造了一座木结构的桥梁,定名为永丰桥。繁华的漕运,使木桥不堪重负。在明隆庆年间,修建的石桥也使用了不足半个世纪。直至明天启六年,华亭知县章允儒在完成仓城内部建设后,发动富商筹资,在原址上重建永丰桥。重建的桥身皆为花岗岩石材,庞大的桥体状似巨龙,凌云大气,伏波灵动。
图片
在桥顶的石栏外侧刻有“重建永丰桥”字样。由于永丰桥的南面是储存漕粮的水次西仓,故人们将永丰桥惯称之大仓桥或西仓桥。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在《西仓桥记》一文中,有“蓄风气,壮瞻视,莫此为伟”句,盛赞石桥的雄伟壮观。
图片
随着历史的变迁,河道变浅变狭,桥下淤泥雍塞,最南最北两端的桥孔已淤积成岸,只有中间三孔可以行船。2002年,修缮大仓桥的施工中,在北堍桥拱内发现了《华亭仓桥碑记》石碑,碑额刻有祥云纹,左右两边刻有带状纹,但碑中文字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辨认。
图片
今天早上,受黄梅天临近上海影响,天空有些阴沉,给欣赏大仓桥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我转换了多个角度,或在东面水面平台上远眺,大仓桥在粉墙黛瓦的掩映下,显得古朴典雅。或在南面往北看,或在北面往南看,皆能看到高高的桥身,向上的台阶。从这三个方位观桥,总因未看到大仓桥的正面全貎而有些遗憾。于是往西绕到玉树路上,驻足公路桥上远观。那种五孔的稳固和起伏的飘逸,一下子,现实的心情与桥的历史在我的心底激起阵阵涟漪。近处的老宅新楼,远处的高楼大厦,脚下的碧波荡漾,亭间的休憩男女。彷佛都在向我们诉说着松江的历史,诉说着时代的变迁。
图片
下得公路桥,南下经灌顶禅院,再次登上这座石桥。驻足于桥顶,摸一摸桥栏望柱上的四只石狮;停留在北堍,读一读修缮大仓桥的一篇碑记。怎不感慨,这一座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石桥,它发韧于上海的蓬勃之根,也见证了松江的繁荣发展。
图片
如今。大仓桥已成为游览松江区的重要景点之一。随着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的进一步提升改造,必将吸引无数游客前来观赏其端庄造型和探求其人文价值。让我们一起走进大仓桥的世界,感受这座古老石桥的无限魅力。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