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大模型差距会越拉越大?李开复:不!中国有独特优势

当前有一种观念认为,由于在算力和数据上,尤其是在数据量上存在短板和制约,我国与美国AI的差距会越拉越大。
近日,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零一万物CEO李开复做客格隆汇高端访谈《格隆博士会客厅》。在访谈中,他对于这个观点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和判断。
图片
李开复表示,
他不认为差距会越拉越大。
他觉得GPU是一个让人担忧的(问题)。虽然国产GPU还不及英伟达,但是也可以使用。尽管要花更多精力、部署更多的GPU才能做出英伟达的效果,不过只要有钱,就可以做得更好、更大。
对于中国跟美国AI的差距,李开复认为,
还在于突破式创新。
他表示,这方面是美国领先,比如今天的Transformer技术是Google发明的,很多新的大模型、新的做法是OpenAI发明的。
“所以我们尊重他们。他们在模型、AI研究方面是强于中国的,尤其是在突破式创新。”他说。
不过,李开复指出中国也有独特的优势。
首先是中国人的勤奋、努力和执行力。
尽管是跟国外学的东西,但是中国的执行力更好,所以今天微信的用户体验要比WhatsApp好很多,美团要比DoorDash好很多。因为中国人的勤奋、努力、执行力特别强。
其次从技术来说,他觉得做infrastructure,即底层的软件,让GPU更好地被使用起来,中国具有优势。
李开复表示,零一万物的infrastructure团队非常强,他们训练一套同样尺寸的模型出来,可能成本只是别家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他认为,这很关键,因为GPU是最大的消费。
此外从数据层面来看,李开复指出,
中国的数据其实很多,
只是美国的高质量数据更多。这样高质量的数据,他们也会拿来(使用),比如零一万物的模型就是用了国内外的各种数据。
他认为,零一万物在数据上、在预训练的时候与美国没有差距,反而有一定优势,因为这些数据的筛选和配比是一个秘密。
李开复表示,公司有很厉害的团队,包括几位博士,他们一直在研究怎样挑选最好的数据质量还有配比,以做出最好的结果。
但他坦言,
这项工作不是一项很光鲜的工作,因为做出来的都是Trade Secrets(商业秘密)。不可以申请专利,也不可以写paper(论文),所以做得好别人也不知道。
大家往往会向往的是,要做一个发明、要成为下一个Transformer的AI研究员。而没有人会说,自己的科研梦想是要做一个数据配比调得最好的数据科学家。
不过,中国聪明的人也愿意勤奋努力,去做一些苦活,这是中国的特色,能够把数据优化起来。
最后,他还指出,
中国最大的优势是做应用的能力
,比如微信、TikTok、飞书等产品都是基本碾压美国的应用。
李开复解释称,这是因为中国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创业者和产品经理学到的最大本领是怎么能够快速迭代,去推出、优化,不断地让产品进步,这一点他觉得美国远远不如中国。
他认为,从整个链条来看,在模型方面,零一万物在中国做得相当好,也许是最好的,但在国际上,跟美国还有一点距离,需要虚心学习。
而在另外几个领域,比如做infrastructure、应用、数据,这些都是零一万物的强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