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博光:通胀保持温和上涨,对后市有何影响?

图片
热点:5月中国PPI环比转正,通胀保持温和上涨,又逢超三千亿国家大基金三期成立,面对内需提振背景下投资者应该关注哪些方向?如何影响后市投资思路?
解读:
       中国通胀表现温和上行,食品价格表现强于季节性,支撑5月CPI同比持平上月。其中,受南方暴雨天气、蛋鸡夏季产蛋率下降等因素影响,鲜菜、蛋类同比增速均高于季节平均水平。肉类方面,受生猪养殖供给侧逐步出清,猪肉同比增速上涨至近一年新高,印证了上周对于5月猪肉价格指数细项的预判,延续年初以来价格趋稳的态势,供给基本面周期性的拐点已现,高频数据显示,6月上旬猪肉批发价环比已上涨14个百分点,预示后续月份猪肉价格有望企稳并温和回升。其次,非食品项目中,五一小长假结束后的服务价格有所回落,同时受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的影响,与能源相关的交通工具所用燃料的同比价格较上月下降了3.7%。然而,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7月至10月期间布伦特原油的供需缺口将进一步扩大,加之OPEC+决定将减产措施延长至年底,或限制油价进一步大幅下跌。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再者,PPI同比降幅收窄,环比增速时隔6个月转正,主要驱动因素来自原材料。海外补库需求增长及供给紧张推高有色大宗商品价格,进而带动国内有色金属冶炼和加工业价格上扬。同时,设备更新政策与地产政策放宽,提振钢材市场预期,促使黑色金属价格攀升。值得注意的是,本次PPI回暖主要集中在上游采矿、能源行业,然而,由于中下游部分行业的供求关系失衡,上游价格的上涨传递受阻,进一步加剧中下游行业的盈利压力。展望未来,随着下半年基数效应的减弱,以及新增专项债和特别国债的发行,加之地产政策逐步放松,有望对需求侧形成支撑,同时节能降碳行动将推动高耗能行业去产能,叠加地方国企收购存量住房,有助于调整市场供需结构,物价有望步入温和回升通道。
​ 另外,近期国家大基金三期成立,注册资本超前两期总和,集中力量扶持高端制程技术和先进封装技术的投资,同时加强对国产化程度尚低的设备、材料和零部件领域的关注和投入,加速国产替代,助推产业升级,进一步满足高端消费需求,优化市场供需平衡。如此一来,经济转型升级、消费扩张、通胀升温的三者同步现象将值得关注,然而,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可能会对价格上限构成限制,但若价格出现上涨趋势,信贷和消费力度或为投资者提供探寻优势的方向。
本文仅记载杨博光(执业证号:S0340619060008)的观点与心得,不代表所任职机构的立场,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所发布的观点和陈述不构成对任何人或任何组织的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