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院魅影》已在上海排练一个月,伦敦西区之外唯一原版

时隔20年,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将于今年8月重回上海大剧院。过几天,该剧在中国乃至全球的国际巡演即将在深圳开启。早在今年年初,原版《剧院魅影》就公布了国际巡演计划,这将会是在伦敦西区之外全球范围唯一上演的原版“魅影”。
图片
6月13日,剧组在艺海剧院排练厅首度公开亮相。
由于全球巡演首演首站就在中国,剧组将全程排练都选择在中国完成。5月中旬以来,制作团队和所有演员陆续抵达上海。在完成了在上海为期4个星期的第一阶段排练之后,剧组6月13日在艺海剧院排练厅首度公开亮相。
图片
执行导演雷纳·弗瑞德和执行编舞丹妮·贝瑞,携“魅影”乔纳森·洛斯莫夫、“克里斯汀”格雷丝·罗伯茨和“劳尔·沙尼子爵”马特·利西与媒体见面,并呈现了全剧最为高潮的一幕“狂欢夜”。再过3天,整个剧组就将转战深圳滨海艺术中心,开启接下来两周的舞台排练合成以及首演前的彩排工作。
图片
排练照
原版剧组在上海排练4周将转战深圳
“剧组已经在这个排练厅排了四周,马上就要转场去深圳。”站在上海艺海剧院排练厅,执行导演雷纳·弗瑞德介绍说,“这次的卡司也是非常有趣,融合了我们重新归来的一些老卡司和一些新的卡司成员。老卡司是因为三年前疫情而不得不停止国际巡演的这样一批演员,包括我们此次的魅影和子爵,当然也有我们的格雷丝·罗伯茨,她是第一次加入我们,扮演克里斯汀。新旧卡司在一起有摩擦出一些非常不一样的火花。在排练期,我们有看过之前从未看到过的化学反应。
就在刚过去的端午假期中,深圳滨海艺术中心已开始了紧张的装台工作,按计划,此次深圳滨海艺术中心的装台日程仅为8天,相比以往,节约了一半以上的时间。
图片
众所周知,《剧院魅影》的技术难度是行业天花板级别,前期技术团队需要对剧场进行至少3次的技术考察,包括图纸检测、现场结构勘察、承重计算等等,而实际的技术装台也通常需要20天以上的时间。
但这次中国演出,国际巡演在中国的落地和转场都变得更加紧凑,前期工作至少压缩了一半时间。这也得益于去年中文版《剧院魅影》的全国巡演,不少剧场已提前进入实战演练。
诸如深圳滨海艺术中心早在去年中文版全国巡演时,就与外方团队在技术内容上完成了部分对接,在中文版巡演之后,又对装卸台流程进行了细致的复盘,优化流程分工。22辆集装箱设备在一天内就完成了卸货,而在以往,这往往需要分三个时间段分批进场。
国内其它巡演剧场也都获得了外方“快速通道”认可,巡演转场效率提升,为实现更多城市、更多场次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
图片
“排练厅见习生计划”培养行业人才
从中文版的制作到原版国际巡演,“魅影中国计划”已经持续五年,培养了一批核心工种技术人员,实现了制作全流程的本土化。而这一次,原版剧组在全球巡演前,将全程排练落地中国,以上海和深圳为排练地点,更是为国内的音乐剧行业提供了一次“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学习机会。
在上海排练期间,是上海文广演艺集团还尝试了一次“排练厅见习生计划”,这也是他们打造音乐剧全产业链过程中的一次创新实践。
这一计划面向相关专业的在读学生开放此次排练厅见习机会,希望让有志于从事音乐剧行业的年轻人,有机会近距离感受和学习这部经典巨制的排练过程。
让主办方有些意外的是,报名情况十分火热。最终入选的十余位见习生,教育背景也呈现出国际化的特点。他们中既有来自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国内音乐剧人才培养的重点院校,也有就读于伯克利音乐学院、布朗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等海外名校的学生,利用假期回国见习,此外还有北京舞蹈学院的学生从北京专程赶来。
图片
上海音乐学院的音乐剧声乐硕士研究生丁浩原就是其中之一。他正考虑将《剧院魅影》作为自己的论文方向,而这次难得的见习机会为他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剧组演员也让对对“敬业”、“专业”有了更具象的认识。
就读于伯克利音乐学院的杨嘉滢,则从这些优秀演员的身上,学习到了如何在剧本的留白处“填空”,“记忆最为深刻的是,演员们和制作团队对每一个细节的执着,执行导演雷纳不止一次地强调《剧院魅影》就是一部关于细节的音乐剧。” 
作为制作方,上海文广演艺集团表示,“魅影中国计划”在5年间见证了中国音乐剧从演员到制作到市场的成长,也提升了中国音乐剧行业制作国际标准剧目的能力。诸如此前在中文版《剧院魅影》中担任音乐总监的赵继昀,就受到了外方的高度认可,成为了今年原版国际巡演的音乐总监,这在“魅影”历史上极为少见。
但面对热辣滚烫的国内音乐剧市场,人才的培养速度已跟不上剧目产量的倍增,不仅演员供不应求,成熟的核心创作人才也是捉襟见肘。在此情形下,行业的发展重心又重新回归到了人才的培养。“见习生计划”也是其中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