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伐木工当起“土地管家”,负债数百万元帮村民种地

“要下雨了,快去把外面晒的玫瑰花收起来。”随着雨滴的落下,袁奚霞冲出屋外,与儿子一起坐进车内,向花田驶去。在济南市平阴县东阿镇,她为了帮助无力种地的村民,托管267公顷土地,贷款数百万元购买机械。面对身患重疾的丈夫和不解的村民,她曾无力到痛哭,却咬牙坚持,每天忙碌在田间地头。
图片
“一人管理压力太大 经常躲在被子里哭”
时过正午,新黄河记者来到东阿镇桃园村的一处大院,这里是袁奚霞一手创办的平阴县众心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院内停放着数台小麦收割设备。不一会的工夫,她睡眼惺忪地从屋内走了出来。“凌晨2点多就开始到地里摘玫瑰花,上午才弄完回来,趁着不忙赶紧睡一会儿。”她揉着眼睛说道,听人说你们来了,就起来了。
这处看似普通的合作社,一砖一瓦都凝结着袁奚霞的心血。为了帮助村民托管土地,她拿出多年的积蓄,加上银行的贷款,先后7次投入近600万元,购置了20多台农机。这不仅掏空了她的家底,也让她背上了沉重的负债。每年仅还贷款就要20多万元。
然而,就在袁奚霞刚开始托管土地的时候,她的丈夫不幸查出重疾,需要一直在医院治疗。“你对象病得这么严重,肯定不少花钱。托管我们的地,卖了粮食后还有钱给我们吗?”一时间,村民们纷纷找到她,表达了担忧。而收粮食的商贩也趁机砸价,将收购价格压得很低。
那时候,巨大的压力让袁奚霞常常躲在被窝里哭。她想了很多,但就是没有想过放弃。白天,她在地里忙活,晚上就去医院照顾丈夫。收粮商贩压价,她就寻找大型面粉加工企业,直接供货,跳过中间环节。就这样,她一点点挺了过来,也得到了村民的信任。
图片
“托管土地不为挣钱 就为帮助村民种地”
袁奚霞托管土地,收费要比其他人低了一二十元。虽然费用低,但她的付出并不比别人少。“托管费按照土地面积算,每0.07公顷一年收50块钱。从播种到收获,再到出售粮食,村民一点都不用管,最后我会把卖粮的钱给村民。”她说道,现在有四五百户的村民找她托管土地,面积在267公顷,一年的托管费差不多20多万元。
看似20多万元的托管费不少,在除去农机、种子、人工等成本后,袁奚霞剩下的钱却不多。除了托管土地,她还承包了67公顷地,每年能带来将近40万元的纯收入。“和承包土地相比,托管其实挣不着什么钱。”她坦言,之所以选择托管,就是为了帮助无力种地的村民。
袁奚霞曾经是名伐木工,决心托管土地,还要从2022年说起。“家里孩子出去打工了,我也找不到车,地里的粮食收完没法往外运,你能帮帮我吗?”那年,一名70多岁的老人找到袁奚霞。得知老人的情况后,她二话没说就答应了。正是因为这件事,让她萌生了帮助村民托管土地的想法。
2022年的雨水,格外丰沛。很多地里都出现了没过膝盖的积水。秋收季节,望着田里的积水,袁奚霞焦急万分。“我自己的收割机不行,没法在积水中工作。”她对当时的一幕记忆犹新,无奈之下,她联系到其他地方的收割队伍,花了20多万元钱,才完成收割。为了烘干浸湿的玉米,她又花30多万元安装了烘干塔。从那以后,她开始加大投入,不断购入农机设备,身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
“受再多的苦 我都不后悔”
作为一名管理着数百公顷土地的“管家”,袁奚霞有道不完的辛酸。2023年,她在外村承包的土地被水淹了。“没到浇水的时候啊,也没下大雨,怎么会被淹了呢?”带着疑问,她赶到现场。原来,是水站私自浇水,导致土地被淹。在交涉过程中,双方产生了矛盾,对方不仅不赔偿造成的损失,还让袁奚霞承担水费。如果不答应,就不给供水浇地。最后经过协商,她承担了5600多元的电费,而这次造成的损失,有七八万元钱。
除了小麦和玉米等粮食作物,袁奚霞还种了6.7公顷玫瑰。每天凌晨的采摘时间,也是让她筋疲力尽。有一天晚上12点多,她开车去泰安接采摘玫瑰花的工人,因为太累,直接把车开到了路边的沟里。万幸的是,她并没有受伤。“我叫来了亲戚,用家里的挖掘机把车拽了出来。”她心有余悸地说,因为已经答应了工人去接,不想失信于人,所以又开着另外一辆车把工人接了过来。
会采摘玫瑰花、会种地、会开农机……现在的袁奚霞,已经成为多面手。她先后考取了拖拉机驾驶证、农机联合证等其他技术证件,还专门去江苏宿迁、莱芜学习专业技术。遇到不会的问题,她就往别人地里跑,看别人如何耕种,如何管理,虚心请教。2023年,49岁的袁奚霞参加了成人高考,并成功录取成为山东农业工程学院的一名新生。
忙起来的时候,袁奚霞一天只睡一两个小时,要围着地走四五十里,走的路太多,磨得脚上都是泡,用针扎了又起泡,鞋子里都是土,不修边幅的样子就像个泥巴人。“受再多的苦,我都不后悔。”她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坚定和坦然,似乎经历了许多艰辛和磨难,但内心却毫无悔意。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真心,没有愧疚,也没有遗憾。
记者:王铮 摄影:王铮 摄像:张文龙 剪辑:张文龙 编辑:韩璐莹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