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东部分离主义浮现,证明苏联当年布下的棋局,正在慢慢发酵

我们都知道,1991年苏联就解体了。但是苏联留给后世的影响力,却并没有完全消失。而且当年他们在暗中布下的棋局,实际上正在慢慢发酵当中。
那么苏联当年究竟是怎么布局的呢?1917年沙俄覆灭以后,苏俄逐步成为了俄国的主宰者。但是他们表示,要充分尊重民族自决,所以并没有直接将沙俄的全部领土通过武力的方式夺回来,而是以联盟的方式,将沙俄昔日的地盘合并在了一起,这才有了15个加盟共和国。
可这又岂是苏俄真正的目的呢?他们当然希望将所有土地都统一在俄国的领导之下,但开国的时候定下的规矩,又不能轻易改变。为此,苏联采取了掺沙子的手段,牢牢掌控这些加盟国。
图片
乌克兰就是掺沙子的典型
乌克兰人早年和俄罗斯人一样,都归属基辅罗斯管辖,是基辅罗斯分封出来的小公国。乌克兰人的分封地是加利西亚沃伦公国,俄罗斯人的分封地是莫斯科公国。
到了13世纪,蒙古人来袭,这俩公国全都臣服在了蒙古金帐汗国脚下。不过到了14世纪,加利西亚沃伦公国,便被波兰王国以及立陶宛大公国给占了,而彼时的莫斯科公国,依旧归属蒙古金帐汗国。
所以说,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虽然同属东斯拉夫族群,但在14世纪的时候,走向了完全不同的两条路,也就形成了有一定区别的民族文化。
等到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合并以后,乌克兰人又跟着波兰立陶宛联邦混了。一直混到17世纪的时候,乌克兰人开始反抗波兰人的统治。
乌克兰人在1648年建立了哥萨克公国,并且向沙俄寻求帮助。那时候的沙俄已经取代了金帐汗国,成为了罗斯地区的霸主。
公元1654年,哥萨克公国正式与沙俄合并,这是俄乌合并的起源。
但是只有一部分乌克兰人归入了沙俄,这部分乌克兰,被称为左岸乌克兰以及基辅地区。还有一部分人,依旧在波兰立陶宛联邦境内,这部分乌克兰则被称为右岸乌克兰。
到了1793年,沙俄与奥地利、普鲁士三家合伙瓜分了波兰立陶宛联邦以后,取得了大片波兰立陶宛联邦的领土,其中就包括了右岸乌克兰。
图片
因此,沙俄又将右岸乌克兰的领土,与左岸乌克兰以及基辅合并,这便是乌克兰的基本盘。到了这一步,乌克兰人算是完成了自身的统一。
第一次掺沙子:乌东地区
不过1917年沙俄崩盘以后,苏俄为了退出一战,主动对德国服软,并且答应割让西部1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出来。这些土地当中,就包含了乌克兰西部的大片领土,这些领土后来直接被划入了波兰。在波兰人看来,自然是恢复昔日领土,但是在乌克兰人看来,则是再次面临着分裂。
为此,1922年苏联成立的时候,其实只有东乌克兰是正儿八经的加盟国,因为西乌克兰还在波兰手里。为了增强对乌克兰的控制力,列宁大手一挥,将如今的乌东地区,划入了乌克兰的领土,约有21万平方公里。
1939年,二战时期,苏联和德国合伙瓜分了波兰以后,斯大林再次将西乌克兰划入了乌克兰境内。这么一来,乌克兰人再次恢复了统一。只不过这个时候的乌克兰境内,已经有大量俄族人了,因为列宁时期送给乌克兰的乌东地区,住着大量俄族人以及被俄文化同化了的乌克兰人。这就是苏联第一次在乌克兰掺沙子的行为。
第二次掺沙子:外喀尔巴阡地区
除了乌东地区以外,苏联还送给了乌克兰另外一块毫不相干的领土,那就是外喀尔巴阡地区。这地方在一战前归奥匈帝国,一战结束以后,奥匈帝国崩盘,这里就归了罗马尼亚,结果1919年就被匈牙利给收复了。
作为战败国,怎能收复领土呢?为此协约国便将外喀尔巴阡地区,送给了斯洛伐克。1939年,在德国的支持下,匈牙利再次收复外喀尔巴阡地区。结果到了1945年,德国被击败,苏联这才从他们手里,夺取了外喀尔巴阡地区,并且将这里划给了乌克兰。
为啥说这是第二次掺沙子呢?因为苏联将当地人赶走以后,并没有迁入乌克兰人,而是特地迁入了大量俄族人。因此外喀尔巴阡地区的人,和乌克兰西部的其他州,显得格格不入,因为这里俄族人非常多。
图片
第三次掺沙子:克里米亚
列宁当年将乌东地区划给东乌克兰,主要是为了让东乌克兰更好地融入俄国这个大家庭中来。可这么干也造成了一件麻烦事,那就是俄国对克里米亚的管理,就没那么方便了。
克里米亚是一座半岛,这地方与乌东地区接壤,所以克里米亚半岛上所需要的物资装备包括淡水资源,基本都要从乌东地区运过去。
乌东地区划给乌克兰以后,克里米亚还在俄国手里,这就导致物资运输方面总归有些不方便。为此,到了1954年,赫鲁晓夫以庆祝俄乌合并300周年为由,将克里米亚划入了乌克兰。
这么一来,克里米亚就成了乌克兰的了,那么物资运输方面,自然就更畅通便捷了。可当时克里米亚境内,基本都是俄族人,这又是典型的掺沙子行为。
克里米亚原本住着大量鞑靼人,二战结束后,斯大林以这里的鞑靼人曾帮助过德军为由,将20多万鞑靼人全部送去了西伯利亚和中亚干苦力。空下来的克里米亚则转入了大量俄族人。乌克兰接管这里以后,自然也希望乌克兰人占据主力,所以也转入了大量乌克兰人。1991年后,苏联解体,部分鞑靼人得以回到自己的故乡。因此克里米亚人口最多的是俄族人,其次是乌克兰,再次则是鞑靼人。
苏联之所以多次选择对乌克兰掺沙子,是为了更好地让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融合在一起,岂不知正是这一行为,酿成了大祸。
图片
被掺沙子的,又何止乌克兰
其实除了乌克兰,被掺沙子的地区非常多。沙俄、苏联对这种事情,几乎已经驾轻就熟了。
摩尔多瓦境内,有一个叫德左的地方。这里遍布俄族人,和摩尔多瓦人显得格格不入,这显然就是苏联掺沙子的一种做法。因此当苏联解体以后,德左依旧受到俄国的控制,至今与摩尔多瓦其他地区都没能融合。
哈萨克斯坦境内,不到2000万人口当中,有400万都是俄族人。这部分人也不是凭空搬过来的,而是苏联将原本划入俄国的领土,划给了哈萨克斯坦,所以就形成了这一局面。当然了,这部分领土,原本就是哈萨克汗国的,他们这么干就好比苏联把西乌克兰划给乌克兰一样。唯一不同的是,西乌克兰遍布乌克兰人,可哈萨克斯坦北部,却遍布俄族人。
除此以外,中亚其他国家、波罗的海三国等,都有掺沙子的行为,只是没那么严重,所以后果也不太明显。
对于俄国境内的一些自治共和国,其实俄国也采取了类似的做法。不过这就无可厚非了,毕竟这些地盘本就属于俄国,他们想怎么融合都没问题。比如说萨哈共和国,100万人里,只有一半是萨哈人,剩下的绝大多数都是俄族人。鞑靼斯坦境内,35%的人口都是俄族人。
还有外东北地区,原本还是有不少原住民的,但是这些人被消失以后,当地也成了俄族人的天下。这就不是掺沙子了,而是直接倒水泥了。
图片
又当又立,打算靠时间来消化这一切
苏联的这一策略,明显是非常精明的,看似牺牲了一些俄国的领土,但实际上换来的,却是更大的领土。
为了让掺沙子的效果更好,苏联对这些俄族人控制下的土地,是重点经营的。比如说乌克兰的顿巴斯地区,摩尔多瓦的德左地区,实际上都是他们本国内部的重点工业区。让俄族人的聚居地,成为乌克兰、摩尔多瓦等国的发达地区,那么自然更有利于整合这些国家。
因为当年答应过民族自决,所以他们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慢慢消化吸收这些地区。如果给苏联足够的时间,比如200年或者更久,那他们这种掺沙子的行为,大概率能达到他们想要的结果。
但问题是,苏联等不了那么久,他们只存在了69年时间。这点时间真不够消化吸收的,掺沙子的效果,也没有真正体现出来。
如果单纯像沙俄时代那样,靠武力强行将这些地盘包括地盘上的民族吞并,纳入俄国的统治,那又违背了苏联成立的初衷。这可真是一件又当又立的麻烦事,时间可以治愈一切,奈何现实不会给你足够的时间。
苏联虽已解体,但亡魂犹在飘荡
苏联解体都已经超过30年了,不过苏联留下的烂摊子却一个个慢慢凸显出来。俄乌战争只是其中一点,很多事情还没有爆发出来。
就单说掺沙子这件事,实际上克里米亚和乌东就是其中的代表。分离主义的旗帜正在前苏联加盟国内部慢慢涌动,潘多拉魔盒被打开以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由此可见,苏联已走,可苏联的亡魂犹在。而且它所飘荡之处,必然会掀起一阵阵惊涛骇浪。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