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水道”巴拿马运河面临“水荒”挑战

参考消息网6月14日报道 (文/陈昊佺)被誉为“黄金水道”的巴拿马运河扼守着大西洋和太平洋连通处,180条海运航线从此经过,连接起全世界近2000个港口。
2023年,在巴拿马这个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第五多的国家,运河却面临缺水危机。今年情况有所好转,但随着气候变化和沿线人口暴涨,这个百年来沟通两洋的“人类工程奇迹”正面临严峻的长期挑战。
干旱缺水一度限行
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巴拿马在2023年遭遇严重干旱。巴拿马气象和水文研究所2023年底发布的一份研究显示,全国抽查流域中大半出现干旱迹象,降水量连续6个月大幅减少。
巴拿马气象和水文研究所负责人德卡萨迪利亚对记者说,巴拿马一般会在5月进入雨季,但2023年受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雨季直到6月才到来,实际降水也远比正常情况要少。
据巴拿马运河管理局统计,2023年是运河区域自140多年前有官方记录以来降水量第三少的年份,而2023财年(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则是1951年以来降水最少的财年。
巴拿马运河采用船闸系统将船只从海平面升至位于运河中部的人工湖——加通湖,使船只在位于巴拿马中央山脉间的河道上通行。每次船闸升降船只,都要从加通湖等沿线湖泊抽取大量淡水。
受干旱影响,加通湖水位在2023年下半年一度逼近最低设计水位。为了保障运河通行,运河管理局从2023年7月开始实施限行,将每日通行船只数量从正常的36至38艘逐渐减少,到12月每日只通行22艘,同时运河对过河船只吃水深度也加以限制。
受限行措施影响,船只等待过河时间大幅增加。据巴拿马运河预约系统信息,2023年11月底未预约船只过河平均需等待近10日,部分船只甚至等待超过20日。
为了缓解拥堵,运河管理局开始向排队船只拍卖额外过河船位,拍卖费用随着限行加码一路水涨船高。2023年11月初,日本引能仕集团以近400万美元高价为旗下一艘船只拍得过河船位。
因运河使用成本升高,马士基、地中海航运、赫伯罗特和达飞等国际航运公司在2023年末纷纷宣布运费涨价,对途经运河的航线加收每标准柜超过100美元的附加费,部分航线每标准柜加收超过300美元。
虽然干旱缺水,但运河收入却逆势增长。据巴拿马运河管理局年报显示,2023财年运河货物通行量约为5.11亿吨,比2022财年下降1.5%,但得益于拍卖船位和调整通行收费模式,收入却大幅增长14.9%,达到49.68亿美元,预计2024财年运河收入还将增长2.7%。
随着今年巴拿马雨季到来,运河缺水情况得以缓解,运河管理局开始放松限行措施。管理局在4月宣布,将把每日通行量逐渐提升至32艘,同时吃水深度限制也会放松,预计到2025年将完全恢复正常运营。
运河管理局在4月称,目前排队过河船只数量已经基本恢复正常,无预约船只平均等待过河时间低于去年及2022年同期。但运河管理局也强调,将密切监测天气情况,如有必要将再次收紧限制。
双重挑战日益严峻
虽然本轮干旱危机暂时缓解,但在气候变化和人口用水激增双重影响下,未来运河缺水可能会越来越频繁。
巴拿马运河管理局局长巴斯克斯去年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运河以前每隔五六年会出现缺水情况,但从此次缺水情况的严重程度来看,未来运河出现缺水现象可能会越来越频繁。
世界天气归因联盟5月发布的一项研究指出,受全球变暖影响,运河缺水现象将变得更为频繁。研究分析,在目前全球升温1.2摄氏度的现状下,类似2023年规模的运河缺水危机发生率为40年一遇,而即使在正常厄尔尼诺周期内,运河区域降水也将减少8%。世界天气归因联盟还指出,随着全球变暖继续恶化,运河缺水周期在未来将更难以预测。
根据巴拿马气象和水文研究所统计,在过去42年,全国气温升高0.5至1.5摄氏度;预计到2045年,全国气温将再上升0.5至2摄氏度;到2070年,升高1.8至4摄氏度。
巴拿马环境部预测,在气候变化持续影响下,全国大部分区域将面临温度升高和降水减少,同时在部分区域季节性降水将变得更为失衡,洪涝、干旱等极端天气现象将更为频繁。
另一方面,“人河抢水”现象也加剧了运河缺水。运河沿线水库的淡水除了供船闸使用,还负责为巴拿马过半人口提供生活用水。据运河管理局数据,运河沿线水库每天会被抽取4.27亿加仑(1加仑约合4.5升)水进行净化,以满足居民生活用水。
巴拿马政府在2023年5月宣布全国进入环境紧急状态,以应对国内长期干旱。巴拿马环境部警告说,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降雨稀少、蒸发加大等问题,导致运河沿线湖泊水位低下,严重影响居民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
运河管理局还指出,由于2023年长期干旱,船只过河带来的海水倒灌威胁到加通湖流域水质,管理局为此特地建设净化厂,以求在短期内保证居民用水质量。
“现在巴拿马全国人口是运河开始运营时的十倍,运河不仅需要应对更多过河船只,还得供应数百万人生活用水。”巴拿马运河管理局前局长基哈诺指出。
他对记者说,虽然运河管理局早就着手解决居民生活用水问题,但近年来气候变化速度超出运河管理局预期,“人河抢水”矛盾越来越突出。
解决方案遭遇阻力
为了从长期解决缺水问题,相关部门近年来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试图从外地向运河调水,其中最主要的方案是在加通湖旁的印第奥河上修建水库,调用河水补充加通湖。
运河管理局认为,修建印第奥河水库可以缓解未来运河及居民生活用水紧缺难题,同时加强运河水资源调配能力,防范类似2023年的干旱灾害。据估算,水库修建完成后,新增水源可满足运河每天增加16趟过河船次。
根据巴拿马政府此前制定的水资源安全国家计划估算,印第奥河水库项目建设及社会成本合计约为9亿美元。
运河管理局多次公开表示有足够资源建设水库,并称如果一切进展顺利,最快在2030年末就能建成印第奥河水库,并在2031年旱季开始向运河供水。
但实际上印第奥河水库项目仍面临重重挑战。
首先,印第奥河在运河管理局管辖范围外,管理局修建水库需事先得到巴拿马政府和国会批准,将印第奥河划入其管辖范围。管理局年初称已向政府提交调整申请,但至今未获正式回复。
其次,印第奥河谷地区覆盖580平方公里,居住着超过12000名居民,而据运河管理局预计,修建水库将影响其中超过2000人。管理局保证,如果有当地居民反对,将不会修建水库。而在今年初就有多个当地农民组织联合发表声明,反对修建印第奥河水库。
巴拿马在今年即将迎来政府换届。据巴拿马《星报》报道,现任科尔蒂索政府已经准备将修建水库的决定留给下届政府。
今年3月,巴拿马政府批准“干运河”计划,计划通过现代化物流平台以及简化海关手续,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通过陆路运输分担巴拿马运河货运压力。
前巴拿马海事局秘书长、物流专家冈萨雷斯认为,“干运河”计划的目的并不是替代运河,而是简化现有跨境陆运路线的海关手续,应对其他拉美国家提出的跨境陆运替代路线的挑战。
巴拿马经济学家塔彼罗对记者说,“干运河”计划为巴拿马打造更多跨境陆运路线提供了法律基础,这在当下气候变化不断恶化的情况下,有助于增强国际供应链的稳定性。
图片
5月3日,在巴拿马科隆,轮船准备通过巴拿马运河的阿瓜克拉拉船闸。(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