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380万人最新研究:当代中年人比前几辈更易患癌

受访专家: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 尤长宣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高阳
人到中年伤不起,就连癌症风险都比前几代人高很多。近日,《美国医学会杂志》刊载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1965年至1980年出生的“X世代”比他们父辈更容易患上多种癌症。据此发展下去,癌症发病率可能会在未来几十年处于高位。
图片
研究人员分析了全球380万名年龄在35~84岁之间的浸润性癌患者,51%为男性,49%为女性,包括亚裔、太平洋岛民、西班牙裔等不同种族。研究发现,在1992年至2018年的流行病学监测期间,X世代的癌症平均增长率高于1908年至1964年出生的任何一代人,尤其高于其父辈(婴儿潮一代,出生于1946年至1964年)。也就是说,“65后”“70后”更容易患多种癌症。
和父辈相比,“65后”“70后”女性肺癌、宫颈癌的发病率有所降低,男性肺癌、肝癌、胆囊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率均有下降。不过,这些好的变化可能被其他癌症增加所抵消。具体来看,女性患多种癌症的风险比男性高,女性更容易患上甲状腺癌、子宫癌、结直肠癌、胰腺癌、卵巢癌、肾癌、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而男性更容易患上前列腺癌、直肠癌、肾癌和甲状腺癌。研究人员还发现,不同种族的患病率也存在差异。例如,与其他群体相比,西班牙裔女性的患病风险最高。
“65后”“70后”为何会被多种癌症“盯上”?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与这代人肥胖率高以及久坐不动等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另外,影像诊断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不良环境暴露,也可能导致甲状腺癌等癌症增加。
图片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尤长宣表示,随着工业化发展,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充满了各种潜在致癌物质。空气污染、水污染以及土壤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这些都可能成为癌症发病率上升的诱因。如今的中年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很多人养成了不良生活习惯,如熬夜、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会对身体造成极大的负担,增加患癌风险。
“癌症的形成往往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个人得两种癌症的几率是比较低的。” 尤长宣介绍,患二次癌症的几率是0.35%~2.4%,受地区因素与遗传因素的影响。比如广东的鼻咽癌、河南的食道癌等,都与感染病毒有关,当地人患有上述癌症后更容易发生第二种癌症病变。二次癌症也与遗传因素有关,例如有BRCA1/BRCA2突变基因的乳腺癌患者,后代患二次癌症的风险显著高于一般人群。
如今,“X世代”最大的近60岁,最小的也44岁了,这一阶段的人身体机能变化大,如果不注意保健,就容易在晚年患癌。”尤长宣建议,这代人要注意膳食平衡,远离烟草等1级致癌物,保持心情舒畅和睡眠充足,适当运动锻炼。特别是45岁以后,每年要坚持体检,不可遗漏血检,甲状腺、乳腺及腹部B超,胸部CT等,以便及早发现异常,尽早干预。     
尤长宣强调,非高危人群可在50岁后每1~2年筛查一次癌症;重度吸烟者、长期患有相关慢性疾病者、有肿瘤家族史者、接触过高风险致病因素者,应在40~45岁开始癌症筛查,其中,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需在40岁甚至更早进行乳腺癌筛查;有性生活的女性,30岁后每3年做一次细胞学筛查,或每5年做一次宫颈癌筛查,如果曾感染过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则要提早筛查。▲
责编:吴梦瑶
主编:徐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