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添新“利器”!冲击波球囊导管助力冠脉介入治疗技术再上新台阶

摘要】冠状动脉血管内冲击波碎石技术,是基于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碎石理念,结合球囊成形术进行创新性研发的新技术——可通过球囊内脉冲产生的声压力波选择性作用内膜及中膜下的钙化病灶,使钙化松解却不影响血管内膜的完整性,达到钙化斑块修饰的效果,扩大管腔面积,为后续的支架置入和充分膨胀提供条件,也弥补了冠状动脉旋磨后仍残余狭窄较重、钙化环不能有效断裂等缺陷。被誉为助力冠脉血管钙化患者重获健康心的又一大“福音”。
日前,记者在广东省一家三甲医院获悉,该院成功完成一例Vesscrack冲击波球囊导管和药物球囊联合应用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的手术。据了解,该患者80多岁,因反复胸闷胸痛等症状前往医院就诊。医生在经过详细检查后发现,该患者存在多支血管病变,需要进行介入手术治疗,其中一段为支架内再狭窄并伴有严重钙化。在经过充分沟通和病情分析后,最终专业团队利用Vesscrack冲击波球囊导管和药物球囊联合使用的治疗方式,为患者处理支架内再狭窄严重钙化病变,术后患者血流恢复良好,手术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图片
据了解,上述手术中所应用的Vesscrack冲击波球囊为我国心血管龙头企业乐普医疗自主研发的“一次性使用冠脉血管内冲击波导管”,据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该产品与乐普医疗生产的血管内冲击波治疗设备(型号:LP-AW-200A)配合使用,适用于成人患者在支架植入术前对原发性冠状动脉的钙化病变(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进行预处理及球囊扩张。该产品为我国第二款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的国产同类产品,也是全球第三款上市的冠状动脉血管内碎石术产品。此项技术的成功开展,为冠脉血管钙化尤其是严重钙化的病变患者提供了介入治疗的新方法,成为精准、高效守护冠心病患者健康的新“法宝”。
冲击波球囊导管:硬核技术守护冠心病患者血管健康,精准震碎血管钙化石
严重的冠脉血管钙化,常成为冠脉介入手术顺利开展的“拦路虎”,它不但让患者血管如同戴上“紧箍咒”一般血管壁弹性降低,还容易在手术中出现支架、球囊无法正常通过等问题。因此,需要冲击波球囊导管首先完成冠脉介入手术的“预处理”工作,帮助处理冠脉血管钙化尤其是严重钙化病变,方便后续手术的开展。
冲击波球囊技术操作简便,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被《冠状动脉钙化病变诊治中国专家共识》称为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的全新选择和有利“武器”,并有望成为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终结者”。。作为冠脉血管介入治疗领域的前沿技术,冲击波球囊导管可通过设备的配合,将声压力波精准输送到钙化部位,把血管内的钙化斑块震裂或震松,恢复血管弹性,保持血流通畅,完成冠脉血管的重塑。冲击波球囊导管不仅对浅表钙化有作用,它还是目前唯一对深层钙化有治疗作用的技术,可更加安全、高效、精准破坏浅表和深层钙质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小对软组织损伤,改善血管顺应性,解决冠脉血管钙化病变预处理问题,为后续的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做好前期准备,最大限度增加患者的管腔获益。
值得一提的是,Vesscrack冲击波球囊导管作为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治疗的一款重磅产品,在电极设计、声压分布及设备智能显示等方面独具匠心。电极并联排布让容错空间更好,放电更稳定;更广的声压范围和均匀的声压分布,对正常血管组织近乎无损伤。此外,与Vesscrack冲击波球囊导管配合使用的治疗设备具有智能提醒、超长续航等功能,助力术者精准评估病变、提高手术效率,为冠脉血管钙化治疗提供更加安全、精准的“全方位”技术策略。
创新技术助力医疗产业升级,“中国智造”守护全球患者健康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我国政策的大力扶持,我国医疗领域高新技术不断破局,多项技术实现新突破,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生物可吸收支架、切割球囊、冲击波球囊等多款心血管冠脉介入治疗新成果产品问世,让更多冠心病患者获益的同时,也不断摆脱被国外“卡脖子”的技术难题,加速了我国高端医疗器械国产化替代进程。相信在未来,将有更多优秀的国产品牌产品在国际舞台中“脱颖而出”,用“中国智造”造福全球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