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达恐陷反垄断法 民进党当局还能“AI谋独”?

图片
台岛夜话
  作者 萧仲衡 台湾联合大学助理教授
  辉达(Nvidia)执行长黄仁勋来台之际掀起一阵“AI旋风”,占尽各大媒体的新闻头版,却也传出美国联邦监管机构已经达成协议,将对其在人工智能产业中的主导地位进行“反垄断调查”,除了辉达以外包含微软 、OpenAI等科技大厂,外界认为这是对于强大技术的监管审查升级,辉达效应才刚形成“AI保台”之势,如今恐将进入反垄断法下的“美国陷阱”。
  《美国陷阱》作者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指出美国政府利用非经济手段瓦解他国商业巨头的支解战术,他在2013年因为被指涉及商业贿赂,在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遭到逮捕,美国政府对阿尔斯通处以高达七亿美元罚款,电力业务最终也被主要竞争对手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收购,美国滥用道德法律作为经济武器早有前例可循。如今,根据《纽约时报》报导,美国联邦政府两大部会将分别针对AI产业进行反垄断调查,黄仁勋的亚裔籍台湾身份,再度掀起世人对《美国陷阱》的既视感,也在中美科技对垒的辉达站队、反辉达联盟的八厂联军以及打造AI主权的起手式,这三点也揭露民进党当局 “AI谋独”下的虚妄盛世。
中美科技对垒的辉达站队
  美国扩大对于中国芯片禁令仍有破口,即便放慢针对辉达等公司,向中东大规模出口AI加速器许可证速度,也对该地区的AI开发进行国家安全评估,阿拉伯联合大公国等国家依旧希望进口大量用于AI数据中心的芯片;AI加速器是辉达开创用于研发AI聊天机器人和其他工具所需的必备设备,美国认为中国透过中东国家取得芯片技术成为可能,美国商务部虽然表示仅是尽职调查,反垄断法似乎正警告辉达在中美科技对垒下需慎选队友。
  辉达响应中国可能利用美国超威(Supermicro)科技等生产的服务器产品,取得其中内建辉达高阶AI芯片,辉达表示这些商品在美国实施管制令前,便已出口且广泛供给,强调这不代表任何一位合作伙伴,违反出口管制规定,显然基于重商主义,也与美国政治利益产生科技扞格。
反辉达联盟的八厂联军
  辉达在AI加速器领域已有超过九成市占,其它业者追赶发展脚步可说望尘莫其,外媒指出目前英特尔、微软、思科、博通、超威、惠普、Meta以及Google等科技巨头,正式成立产业小组“Ultra Accelerator Link”(UALink),负责制定AI加速器链接新标准;辉达在AI加速器领域没有对手,因此具有相当可观的高毛利,如今引发其它科技巨头集体反弹,反辉达联盟后再由美国政府祭出法令打击垄断也就更加耐人寻味。
  黄仁勋强调辉达是市场的创造者而非瓜分者,毕竟辉达已经跃升AI生态系,打造的是涵盖AI芯片、软件、互联标准以及绘图处理器等,NVLink第五代连接速度已经快到令人难以置信;黄仁勋甚至直指七年后,可以拭目以待UALink所推出的第一代标准,辉达到时已经推进第八代标准,难怪引来同业与客户群摇身一变来集结竞争。
打造AI主权的起手式
  美国向来都是觊觎世界科技的霸主地位,积极寻求提升战略的自主性是政策背后的关键要素,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兼任资深研究员查维兹(Pablo Chavez)表示,部分政府对于生成式AI革命将如何影响其经济感到万分焦虑,也就期待能有更多的影响力与掌控力。如今各国政府都想来为自己的AI基础建设及敏感数据建立主权云端,美国科技公司也都希望代为操作,黄仁勋却强调拥有自己国家的AI不能假手他人,显然与美国介入打造AI主权的作法背道而驰。
  黄仁勋认为推动 “主权AI”是以全球合作的概念进行,发展主权AI是为了利用本国数据建立模型与加强算力,包括与其他国家对话与建立伙伴关系,能够促进跨国境的数据流动且共同维护隐私和网络安全,也有助于制定AI的全球标准,辉达开始提供最先进的AI芯片,协助新加坡等国家促进“国家超级运算中心”升级,这对美国利用科技战封锁中国概念截然不同。
  辉达陷入反垄断法的三点原因凸显民进党当局“AI谋独”的虚妄盛世,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和司法部打着技术垄断遂行科技霸权,加上520后两岸关系迅速进入紧张阶段,难道一场台北国际计算机展(COMPUTEX)就能化险为夷,只因全球AI巨擘企业高层接连访台,民进党当局操作掀起一波“AI护台”就能神功护体?说穿不过只是在商言商,美国政府的反垄断法已经不言自明。
责任编辑:黄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