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强势围堵: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无惧逆流

长期以来,中国的汽车产业被视为发展滞后的典型。然而,过去十年间,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革命性进步,中国迅速抓住机遇,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生产的重要力量。
近年,全球市场对中国电动车技术的进步表示惊讶。西方国家开始担忧,在这场产业变革中,中国或许会实现超越。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一些西方国家采取了贸易保护措施,试图通过提高关税来限制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扩张。
图片
今年5月中旬,美国总统拜登签署关税令,对中国生产的电动车、先进电池、太阳能、电脑芯片、钢、铝、医疗器械等加征关税,其中电动车的关税从前任总统时期的27.5%飙升至102.5%。
紧随其后,土耳其宣布对中国进口汽车征收40%的关税,每辆车至少增加7000美元。如果是低价车,关税甚至会超过40%。
接着,欧盟宣布对中国电动车加征惩罚性关税,对比亚迪吉利汽车和上汽集团分别加征17.4%、20%和38.1%的关税。
无论是美国、欧盟还是土耳其,他们加征关税的理由都是保护本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图片
美国和欧盟还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政策颇有微词,认为该政策让中国电动车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了关键优势。他们认为,中国破坏了公平竞争,加征关税是不得已而为之。
事实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绝非靠补贴支撑,而是源于供应链完整度、产业聚集度高、充分的市场竞争以及超大市场规模快速促进技术迭代等因素。
首先,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制造业规模连续十多年居全球首位。这一优势体现在新能源产业上,就是拥有涵盖从材料研发、工程设计到制造管理、总装集成的全产业链,形成了一批契合“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要求的汽车产业集群。
其次,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全球领先,使企业竞争力大幅增强。从2011到2016年,新能源汽车产量从不足5000辆增加到51万辆,保有量从1万辆提升到100万辆,五年间产销量增长了100倍,占全球总量的一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企业有三家进入全球销量前十。在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池材料等领域,中国有若干全球知名的供应商。
图片
另外,中国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和丰富多样的用车环境,为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和迭代升级提供了良好土壤。无论是几万元的代步车,还是几十万元的主流“国民车”,各级别的新能源汽车都能找到发展空间。同时,中国消费者对汽车智能化和新技术的接受度更高,许多车企将新产品和新技术率先投放在中国市场。
然而,美欧等国家仍以不公平竞争为由,对中国新能源汽车进行打压,实则是美国近期对华发起“产能过剩”攻势中的一环。保护本国汽车产业倒在其次,主要目的是遏制中国高端制造业,削弱中国经济增长。
近年来,中国中高端制造业刚有起色,便遭到全面打压。从光伏产品到通信设备,再到如今的新能源汽车,无一例外。
过去欧美国家常讲市场经济和汽车文化,但如今在商业上竞争不过,就只通过制裁打压来达到目的。这也充分反映了这些国家的虚伪和气急败坏。
图片
近年的事实证明,他们的这些手段并不能阻止中国中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反而会使相关行业和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加坚韧。
以此次欧盟增加关税为例,尽管总体增加了数十亿欧元的成本,但这不太可能阻止中国汽车制造商向欧洲出口,因为他们可以消化这部分额外成本,仍然可以盈利。
中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欧盟的暂定关税基本在预期之内,平均在20%左右,对大多数中国企业不会有太大影响。包括特斯拉、吉利和比亚迪在内的中国电动汽车出口企业未来在欧洲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咨询公司荣鼎集团估计,如果按照30%的税率计算,比亚迪仍有实力在欧盟市场占有份额。其Seal U车型(国内市场的宋PLUS)在中国售价为20500欧元,在欧盟售价为42000欧元,预计在国内市场的利润为1300欧元,而在欧洲每辆车的利润为14300欧元。即使加征30%的关税,该车型在欧盟市场仍能获得可观利润。该机构认为,只有当关税达到45%甚至55%时,欧洲市场对中国车企才会失去商业吸引力。
图片
从目前来看,美欧正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复制对中国光伏产业的狙击策略。
太阳能产业起源于美国,但如今中国在整个行业居于绝对领先地位。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拥有全球72%的多晶硅产能、98%的硅锭、97%的硅片、81%的电池片和77%的组件产能。
但是,我国光伏产业的辉煌成绩正是在欧美一轮又一轮制裁和加征关税的打压中成长起来的。
在过去12个月里,中国太阳能组件的生产成本下降约42%,降至每瓦0.15美元左右,使得中国制造商相对于外国竞争对手拥有巨大成本优势。相比之下,欧洲生产成本约为每瓦0.3美元,美国为每瓦0.4美元。这种成本优势使国际竞争对手难以取代中国供应商在可再生能源价值链中的地位。中国已经赢得了绿色技术产能竞赛。
现在,同样的事情也正发生在新能源汽车身上。
美国人拆解了一辆比亚迪后发现,即便比亚迪在美国承受100%的关税,制造成本仍低于美国汽车。
实事表明,通过贸易保护,欧美制造业难以复苏。正确的方法是开放市场,允许企业间的公平竞争。
图片
欧美汽车制造业的衰落,一是自大自满,轻视对手;二是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三是研究与开发的战略性错误;四是管理落后。他们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是归罪于中国,其实无非是找替罪羊。
美国制造业衰退和产业链外移的根源在于华尔街,金融资本的高额利润是他们主动放弃制造业的主要原因。美国总统无法解决这个困境,只能把责任推给中国,继续强化保护主义政策。
欧洲亦然,欧洲议会选举刚结束,极右翼政党崛起,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民粹主义抬头。政客们通过贸易保护主义表演,寻求翻盘是一种常见的政治手段。
这些对于蓬勃发展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是成长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阵痛。
图片
突破层层围堵,中国新能源汽车终将破茧成蝶。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