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余惠平教授:专注于治疗儿童“紫癜病”

图片
  在东城中医医院儿科长廊,经常有这样一幕,家长抱着虚弱的孩子,而孩子的胳膊、腿上布着星星点点的瘀斑,眼神中透出焦急与无助。他们大多都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患儿,这个名字听起来陌生,对于孩子来说却很普遍,也是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拦路虎”。
图片
  血小板是人体的“维修工”,负责修补受损的血管,防止出血。当“血小板工厂”产能不足,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就容易出现皮肤瘀点、瘀斑,鼻子、牙龈出血等症状,中医根据其临床表现,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的特点,将其归为“紫癜病”。
  在东城中医医院儿科,有一位专注于治疗儿童“紫癜病”的专家—余惠平教授。1986年,于安徽中医学院(现安徽中医药大学)毕业后的她,开始潜心儿科医学临床和教研工作。之所以投身儿科,她提到,治愈一个患儿就等于治愈一个家庭,“治愈”一个希望,本着这一理念,余惠平于儿科一干就是三十多年,现如今她已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北京市东城区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委员,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研究也日渐深入。
图片
  余惠平说,该病在中医古籍中便有记载,属“血证”范畴,“肌衄”“紫斑”“虚劳”等疾病中也有与本病的相关记载。余惠平认为,这种病症多为外感与内伤而致,病机多为瘀、毒、虚。病位虽主要在血脉,但与脏腑密切相关。
  所以治疗时,余惠平以固护小儿元气,补益脾肾,调整阴阳,营卫同治为原则,且临证要根据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图片
急性期急性型
  据余惠平介绍,经常有孩子感冒时本是发热、恶寒、咽痛等外感表现,却伴随着在皮肤上出现广泛分布的瘀点或瘀斑,严重时还可能出现鼻、龈、舌出血及便血、尿血,甚至还会出现头痛、呕吐、昏迷等颅内出血表现。
  这种起病急骤的急性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在余惠平看来,是因为邪毒伤络而致络脉不宁。
  此时,热邪炽盛,损伤阴津,但脏腑气血未亏,故治疗时余惠平以清热解毒、化瘀行气为主,同时加以少量益气养阴之品,以调其阴阳,护其正气。
  余惠平通常用犀角地黄汤加减。若热毒炽盛,体温高者,加生石膏以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紫斑色深者,加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熊胆粉等以清热解毒;若紫斑量多者,加墨旱莲、白茅根、侧柏炭、藕节炭等以凉血止血,收敛止血。
图片
慢性型急性发作
  这样的孩子多为患病多年,致使伏邪藏于血分暗耗阴血,久之则气血不充,卫外不固,所以但凡哭闹、饮食不节,或外有邪侵,即能引动伏邪,内外合邪,出血量大,来势凶猛,常伴见内脏出血,如便血、尿血、咳血、吐血等,血色暗红,以下部出血多见,常伴见大出血引起的贫血表现,如头晕、心悸等。
  据余惠平介绍,这样的患儿需要及时救治,宁络止血,固脱收涩,先治其标,将病情重新转入慢性期,如若耽搁,可能会因失血性休克或颅内出血而死亡。
  所以在治疗上余惠平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的治疗原则。采用十灰散加减以收敛止血而不留瘀,清热解毒而不伤正。根据辨证,如若热毒炽盛兼有发热者,加生石膏清热解毒;若气血瘀滞兼有腹痛、便血者,加白芍、甘草、地榆炭缓急止痛,凉血止血。
图片
慢性期
  这种情况多见于大龄及青春期儿童,一般起病缓慢隐匿,患儿多有长期激素治疗史,往往确诊前已有数月或数年易发紫癜,月经过多或反复发作鼻衄、齿衄史,患者可有持续性出血表现,反复发作,每次发作可延续数月或数年。
  此时因瘀、毒、虚三者交相互织,脏腑气血虚损,正虚已无力驱邪外出,邪正交争,随着病程的进展,邪气加剧,损耗气阴,甚则耗伤脾肾阳气。一旦遭遇疲劳或感染便可能发作,虽然出血症状较轻,但迁延难愈。
  区别于急性发作期,余惠平针对慢性期的治疗以治本为首要目的。益气血,补脾肾,标本兼治,兼顾解毒化瘀。
  余惠平在治疗时用药忌大寒大热,禁用苦寒温燥之品。以黄芪、白花蛇舌草为君药,解毒与扶正并重。配伍炙甘草、当归、熟地、生地黄、牡丹皮、川芎、仙鹤草、盐菟丝子等组方,补虚、解毒、化瘀为一体,补气血而不留滞,清热而不伤正,标本兼治,调整阴阳平衡。
图片
  “药以祛之,食以随之”,治养结合亦是余惠平伴随整个治疗阶段不可或缺的一环。
  余惠平提醒,在孩子发病和整个治疗过程中,凡易动风、耗气、损及阴阳的食物患儿都应少食或不食。具体如下:
  1、含激素多的动物性食物。
  2、含异性蛋白可能会成为过敏原的食物,如海鲜、虾蟹、昆虫类等。
  3、一些刺激性较强的食物,如酒类、葱蒜、菌类等。
  同时,选对合适的食物,对患儿的恢复也有帮助,气为血帅,血亦为气母,而血液病食疗亦应注重益气养血,调整阴阳。
  1、菜食中,大枣归脾胃经,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花生调和脾胃,润肺止血。
  2、肉食中,猪肉滋阴润燥,卵黄滋阴养血,卵清润肺利咽,清热解毒,羊胫骨性甘温而归肝、肾二经,补肝肾,益气血,对于治疗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此外,余惠平强调,患儿饮食宜软而细,应多食蔬菜水果,注意荤素搭配。同时,应根据儿童体质选用羹、汤、代茶饮等不同方式:体热者,可食莲子粥、莲藕粥、葛根粥;体虚寒者,可食大枣红豆代茶饮、大枣花生代茶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