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发展改革委主任答封面新闻:反映强烈的生态环保问题已解决一大批

封面新闻记者 粟裕 代睿
6月14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贵州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贵州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邱祯国在回答封面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绿水青山已成为多彩贵州最亮丽的底色,成为贵州人民的“幸福不动产”。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保问题得到解决。
会上,封面新闻记者提问,贵州的森林覆盖率达到63%,请问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有哪些积极探索?
图片
贵州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邱祯国。图片来源:国新网
邱祯国表示,贵州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坚持多彩贵州拒绝污染。在产业发展上,不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无论有多大的经济效益,我们都坚决不做,牢牢守好“绿色门槛”。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推动磷化工、煤化工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提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大力推进“电动贵州”建设,提高发展的“含绿量”,降低“含碳量”。
与此同时,坚定不移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贵阳市民感受最深的是,穿城而过的南明河曾经污水溢流,如今水清河畅,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增强。加强乌江等重点流域治理和生态建设,一些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和管控,确保了“一江清水向东流”;大力推进绿色贵州建设,石漠化面积近十年来减少一半。
“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出台生态文明建设条例,创建环保法庭,成立生态产品交易中心,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开展林业碳汇、碳票等试点。”邱祯国表示,推动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举办12届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持续向世界发出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声音。
他还介绍,在贵州省黔西市化屋村,村民“组队”常态化巡河、护河,守护乌江一江碧水,打造沿江乡村旅游,环境越来越美,游客越来越多,绿水青山带来的红利让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
图片
封面新闻记者提问。图片来源:国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