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稻源之都”品农耕文化 主流媒体走读怀化安江

图片
“农耕探源安江行”主流媒体采访团走进湖南怀化安江农校杂交水稻纪念园 。
红网时刻新闻6月14日讯(记者 雷文霞)探稻源、品农耕文化;归田园、看别样风景。6月12日至13日,“农耕探源安江行”主流媒体采访团走进湖南怀化安江镇,沉浸式“走读”安江,感受稻源之都的别样魅力。
安江,是世界稻作文明和杂交水稻的发源地,农耕文化底蕴深厚,种业基础和文旅资源独具特色。7800年前,高庙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高庙文化;70年前,青年袁隆平踏进与高庙遗址隔江相望的安江农校,在这里工作生活了37年,成功培育出第一株杂交水稻,创造了“一粒种子 改变世界”的当代传奇。如今,在这片土地上,“一粒种子”的传承仍在持续,书写新的篇章。
图片
袁隆平院士雕像。
迎着夏日骄阳,媒体团一行来到安江农校杂交水稻纪念园,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循着袁隆平院士在此工作和生活的足迹参观学习。袁隆平故居、李必湖旧居、校训碑、杂交水稻研究试验田、玻璃温室、杂交水稻发源地纪念碑、农艺场等建筑物历久弥新,吸引着大家长时间驻足拍照、打卡纪念。
“近年,研学、党建活动已成为安江农校杂交水稻纪念园的重要业态。2024年春季,园区共接待102个班级开展研学活动。”安江农校纪念园管理处处长谢军介绍,如今,园区一次性可同时容纳2千名学生开展研学活动,园区内还有水稻试验田和果园培育基地可供学生开展农耕文化体验等实践课程。
高庙遗址保护利用中心文化陈列馆展出的白陶瓷器文物复刻品。
在高庙遗址保护利用中心文化陈列馆内,展出的白陶瓷器文物复刻品及碳化稻谷粒引起了媒体团一行浓厚的兴趣,大家用心聆听,以文字、照片、视频等形式,探索了解高庙文化及其对中华文明的重要意义。
图片
下坪村黔之橙体验园。
“大人在河边垂钓,小孩在游乐场游玩,饿了就来一次精致露营,晚上睡在‘太空舱’里。”行至安江镇下坪村黔之橙体验园处,大家纷纷被眼前的秀丽山水风光和体验项目所吸引,只见村内林木繁茂、屋舍俨然一新、旅游项目蓄势待发,一幅美丽和谐的生态田园风光画卷徐徐展开。
图片
媒体见面会。
“近年来,洪江市以打造怀化旅游‘金三角’与承办第三届怀化市旅发大会为契机,立足丰富的农耕文化资源,加快农文旅深度融合,奋力推进安江农耕文化旅游区建设。”媒体见面会上,洪江市委副书记向胜科介绍了安江重大文旅项目建设进度并推介了多条旅游路线。
据悉,安江农耕文化旅游区核心项目包括杂交水稻发源地博物馆、高庙考古遗址公园、现代农业科技园及现代农业体验项目、传统农耕文化体验项目和民宿体验项目等。目前,安江农校游客服务中心、迎宾广场、文化长廊及高庙遗址码头提质改造等项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杂交水稻发源地博物馆、高庙遗址博物馆、高庙遗址保护展示等项目预计于8月底完工试运营。
向胜科还表示,大力发展文旅,安江区位优势明显。从安江出发乘高铁15分钟可抵达怀化,距离最远的通道自驾也不到两小时车程,可串联怀化的各个景点打造不同特色的精品线路。洪江市以内,安江周边20分钟半径内有下坪村黔之橙体验区、补顺村乡村旅游度假区,可以亲水近水、露营、采摘,还有千亩稻田、千亩柑橘园等。40分钟可以到黔阳古城,感受明清建筑和文化。1小时可以到达雪峰山国家森林公园、苏宝顶、清江湖国家湿地公园,冬天可观雪,夏天可避暑,还有沅城度假旅游区、三里海上侗寨,无论自驾游、亲子游,还是研学游,都将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