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中国电车加关税,比亚迪被区别对待?

哈喽大家好!
车圈贸易战又开打了,欧盟最近决定对中国产的电动车,要征收反补贴关税了。这个事其实大家都看得明白,无非是:打得过就自由贸易;打不过就制裁加税那一套。
但这次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欧盟对每家车企收的税率竟然还不一样:
比亚迪加征17.4%
吉利加征20%
对上汽最狠,加征38.1%
图片
对国产的特斯拉则适用单独税率,至于税率是多少,欧盟没说。
既要加关税,还要区别对待,税率最多差出一倍还多,在以前这是闻所未闻的。那欧盟这看人下菜谍的骚操作,背后有哪些算计呢?
临时关税
价码还能聊
咱们先来对齐一下基本信息,因为全网对这事的报道虽然铺天盖地,但真是能说清这是个什么事的却很少。
首先,欧盟这次加的只是个临时关税,并且是预计7月4号开始施行。之所以要等到7月4号,就是还留有谈判空间,如果到时候还是没谈成,临时关税才会执行。
第二呢,征收临时关税不需要欧盟成员国的同意,只需要欧盟委员会通过就行。而现在这个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是一个“身在欧盟心在美”的裸官,丈夫孩子都在美国,自己孤身一人在欧洲为了美国的利益奔走呼号。
图片
所以,这个临时关税基本就是冯德莱恩拍脑门定的,目前还不完全代表欧盟整体的意志。
更大的考验其实在4个月之后的11月份,因为到时候就要决定临时关税是不是要变成永久关税了,而这就需要欧盟27国一半以上的国家同意才行。所以,整件事情还不是尘埃落定,还有争取的空间。
区别对待
暗藏心机
接下来再来说说欧盟为啥要在税率上区别对待。其实前不久美国也对中国电动车加关税了,美国没搞区别对待,税率统一是100%。这是因为美国就是想彻底把中国电动车剔出市场。
而欧盟之所以搞区别对待,说明还没想把中国电车彻底挡在门外,这生意还是要做的,但是跟谁做、怎么做就是个问题了。
首先,欧盟对上汽最苛刻,税率最高。那欧盟为啥要针对上汽呢?原因有二,第一是上汽销量大。
上汽去年的海外销量有120万辆,其中在欧洲卖了33万辆,在欧洲每卖出10辆中国品牌电车,就有7辆来自上汽。
销量最大、威胁也最大、而且只有从销量大户身上,才能收上足够多的税来呀……
图片
第二是因为上汽拒绝交出电芯配方 。在公布加税的决定之前,欧盟还“例行公事”般的对中国车企做了一番调查,调查车企就算了,还要调查上下游关联企业。有的车企,光关联企业就被调查了200多家。
这还不算,欧盟调查团还要求中国车企交出电芯配方。这显然就是打着反补贴调查的名义,窃取商业机密呀,所以被上汽给拒绝了。
图片
于是,欧盟也就把上汽列为了不配合调查的车企,顶格的惩罚性关税就不意外了。
对上汽是顶格关税38.1%,对比亚迪的关税只有上汽的不到一半——17.4%。
那为啥对比亚迪“相对友善”呢?按照欧盟的说法,因为比亚迪拿到了17.4%的补贴,所以税率就是17.4%。
但我们认为这不是真正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比亚迪去年在欧洲一共才卖了1.6万辆车,对欧洲车企没啥实质威胁。
图片
另外,欧洲虽然不欢迎进口的中国电车,但是对中国车企的投资却是非常欢迎的。
目前比亚迪已经在匈牙利建厂了,还正在考虑建第二家工厂。
图片
所以,对全球最大的、技术最先进的,且正要在欧洲投资建厂的比亚迪,欧盟没有理由把事做绝,给比亚迪一个最低的关税,也是为了做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再来看吉利,吉利的关税是20%,这是除了比亚迪,加征关税最低的中国车企了。
欧盟的规定是这么说的,除了比亚迪、吉利和上汽这三家之外,其它配合调查的车企,平均加征21%的关税,其他不配合调查的车企,平均加征38.1%的关税。
吉利之所以税率比较低,我想和几个因素是有关系的,首先因为收购了沃尔沃,吉利也算是沾上欧洲血统了;其次呢,吉利是奔驰的最大股东。吉利旗下的极星极氪领克也都在积极开拓欧洲市场。
图片
被区别对待最明显的就是特斯拉了,欧盟这不是叫反补贴关税嘛?特斯拉当年在上海建厂的时候,上海政府给土地、给贷款,特斯拉也照样享受我们的购置税减免,这些补贴都不用调查,新闻上都是公开报道。
但欧盟对特斯拉却网开一面,再一次说明,所谓的反补贴关税就是个纯纯的幌子,赤裸裸的贸易保护才是真的。
加完关税
中国电车还能打吗?
这个问题股票市场给了最好的回答,欧盟公布了加关税的消息后,第二天比亚迪的股价一度大涨了8.5%,吉利最大的涨幅也达到了4.5%。只有被针对的上汽,股价是跌的。
图片
为啥被加征了关税,股价还涨了呢?看看同款电动车在国内和欧洲的售价就知道了:
MG4在国内的价格是10.98万起
在法国,入门的标准版是24990欧元,大约是人民币19.5万。
图片
再举个例子:
比亚迪元在国内的售价是11.98万起,在法国的售价是37990欧元,大约是人民币29.6万。
图片
在这样的价格差距面前,欧盟加征的这百分之二三十的关税,并不影响中国电动在欧洲的价格优势。
甚至,相比卷出天际的国内市场,即便是加征了关税,欧洲依然算是利润丰厚的市场。
该反制吗?
怎么反制?
欧盟宣布对我们的电车加关税后,我看到很多网友都呼吁我们要对等制裁:
图片
反制是必须反制的,但怎么反制就有讲究了。问题在于,德国的BBA+大众在中国销量巨大,我们反制起来手段很多,但德系车企和德国政府这次是明确反对给中国电车加关税的,最后虽然没能阻止,但也在呼吁尽量压低一点。
图片
我们要是制裁他们,就是打压欧盟内部对我们“友好力量”。
所以,冤有头债有主,我们反制必须得精准。实际上,这次对中国电车加关税,法国是最大的幕后推手,说是始作俑者也不为过。
我们的反制其实不是必须在汽车行业,有句话叫: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在哪个领域发起反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把始作俑者打疼。最能让法国疼的其实就是农产品、红酒、和奢侈品。
图片
另外,欧盟加关税就是想逼迫中国车企和供应链企业去欧洲设厂,我们可以设厂,但在哪设厂是我们的自由,避开那些推动给我们加关税的国家,也可以是我们反制的措施之一。
写在最后
借用前几天王传福的一段话,国外的政治家们担忧害怕,正说明我们做的还不错。
图片
中国车企已经逼得欧美撕下了遮羞布,彻底不装了,赤裸裸的贸易保护了。
但是呢,虽然困难重重,但中国汽车出海是必须的。魏建军曾经说过:就算死也要死在出海的路上。
欧美不等于全世界,我们在尽量拉住欧盟的同时,也要更重视新兴市场。另外,电车出口虽然更受关注,但油车出口依然是主力。并且,中国的混动车,更适合欧美之外的,基础设施不那么完善的市场。
设想一下,如果7.98万的秦PLUS DM-i大规模出口,结果会是怎样的呢?
所以,别只盯着欧美,别只盯着纯电车,中国汽车出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