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南京,说古今,余一鸣长篇新作《十竹斋密码》被赞“突破性力作”

十竹斋,中华艺术四大老字号之一,也是南京文化重要的代表符号。明末清初,著名出版家、篆刻家徽州人胡正言在南京鸡笼山下设立居室取名“十竹斋”,400多年的时光倏忽而过,十竹斋技艺在当下如何传承发展?南京作家余一鸣以长篇小说《十竹斋密码》作答。
图片
近日,由江苏省作家协会、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南京市作家协会、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十竹斋艺术集团承办的长篇小说《十竹斋密码》作品研讨会在宁举行。
作为2023年南京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十竹斋密码》以创新形式书写文化传承,让与会专家学者纷纷点赞。
图片
 《十竹斋密码》作者余一鸣
扎实书写,拓展作家更宽更广的维度
《十竹斋密码》首发于《人民文学》,近期由江苏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
《人民文学》在卷首语中对《十竹斋密码》进行了重点推荐:“该长篇小说将时间从今天上溯到明清之际,绝活儿的存亡事关文明载体,手艺的传承事关文化赓续。作者有工匠气质,耐心地观照着情节推动的每一个节点、节奏;作品还将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文化神情,隐含在叙事的表层之下——仿佛纷乱中无可撼动的定力,宛如杂沓中不可阻断的清音;那是有关风骨的文脉跃动,更是有关真趣的生命形影。”
图片
 《人民文学》副主编徐则臣
《人民文学》副主编徐则臣说:“余一鸣此前的《不二》《入流》都是非常好、特别饱满的作品,《十竹斋密码》延续了这样的品质,同时又有了一些新的拓展。”他表示,只要看了《十竹斋密码》,就知道作者进行了多么扎实的调查,“过去《不二》《入流》更多依靠他个人的生活经验、虚构能力、想象能力,这部作品让我们认识到他有更宽、更多的维度。”
图片
 中国作协副主席、江苏省作协主席毕飞宇
中国作协副主席、江苏省作协主席毕飞宇也对此深有感触:“如果准备不充分,很难把作品写到一个高度上。余一鸣读了那么多的书、读了那么多的资料,这是我没想到的。正是因为他不懈追问、阅读,我看到这次小说的推进方式变化非常大,我作为一个读者特别高兴。”
图片
 南京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南京出版社社长卢海鸣
南京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南京出版社社长卢海鸣表示,读了《十竹斋密码》就可以看出余一鸣阅读了多少资料,积累有多深,“细节入微,情节生动”。
图片
 江苏省作协副主席、南京市作协主席叶兆言
江苏省作协副主席、南京市作协主席叶兆言笑言,余一鸣此前作为一名业余作家,取得的成绩“让我们这些从事专业写作的人感到很大的压力”。如今,已从南京外国语学校退休的余一鸣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写作。“感觉他的势头会更猛,因为有了更多写作的时间,他会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叶兆言说道。
创新形式,探讨打通古今的密码
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近并了解传统技艺,余一鸣在《十竹斋密码》中进行了历史和现实双线叙事,并采用了穿越的表现方式,在明末清初与21世纪时空转换中,将十竹斋400多年的历史和传承娓娓道来。小说尾声,胡正言通过电脑从古代穿越而来,亲眼见到了复刻重刊的《十竹斋笺谱》,—页一页地翻看,喃喃自语:“漂亮,比我那时印得还漂亮……”
图片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副总编李黎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副总编李黎说,《十竹斋密码》把穿越、爱情、玄幻、历史、文化几种类型融合在一起,特别好看。“我觉得作为小说,文体一定要好看,好看才能被充分阅读。书名叫《十竹斋密码》,更多还是向普通读者和非专业人士普及十竹斋,这个非常重要。围绕非遗、历史文化的写作,我们也看了很多,但很多作品可能太专业,其实没有起到普及的作用。我相信在《十竹斋密码》图书推出之后,会被好好阅读,这是一部比较出类拔萃的作品。”
著名作家、文化学者薛冰点赞《十竹斋密码》将历史和现代融合得非常自然。
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编、南京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振羽对此也有同感,“穿越很自然,人物写得很活,有强烈生活体验”。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彬彬表示,《十竹斋密码》有空灵感,构思巧妙,“现实历史两条线,不让人感到生硬,小说里有很多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地方”。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光芒称赞《十竹斋密码》语言含蓄、凝练,“余一鸣写小说的时候,他潜意识里在探讨打通古今的密码”。
图片
 研讨会合影
赓续文脉,讲好南京故事
从《十竹斋密码》里,可以窥见南京千年文脉的赓续,窥见人们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行的探索。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南京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何平表示,《十竹斋密码》为如何把地方文化资源转换成文学作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我觉得《十竹斋密码》确实是一部当下非常少见的,以器物书写为特色的优秀的长篇小说。”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春林说,“我读了《十竹斋密码》以后,感觉既是为十竹斋立传,同时也是为南京立传的一部长篇小说——是某一个侧面的《南京传》,把《十竹斋笺谱》等都巧妙地以小说的方式表达出来,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徽昭认为,《十竹斋密码》还原了传统艺术的“来路”,“知识量非常丰富,所有细节性的东西非常到位,在这个题材上是重大的突破。”
图片
 《十竹斋密码》
《扬子江文学评论》副主编何同彬说,《十竹斋密码》里塑造了大量的文人群像和工匠群像,传达了文人精神和匠人精神,“给我留下很多启示,我们的文化产业、制造业,应该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汲取经验和智慧。”
著名设计师、作家陈卫新表示,通过阅读,可以真切感受到一座城市的文脉。“书里除了十竹斋以外还有很多地名地标,都是标志性的,这些书写也让我们看到在不同的时段内城市发展的过程,是一种更广义的‘城市更新’。”
“这是一部书写南京的好作品。”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南京市文联副主席汪政表示,小说写的是十竹斋,但不仅是对历史、对文化品牌、对技艺传承的书写,更重要的是书写了一种生生不息的精神。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郑文静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