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搭上中老铁路“快车”加快沿线经济开发

图片
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开通,结束了普洱市不通铁路的历史,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全新机遇。普洱市抢抓中老铁路沿线开发的重大机遇,加大力度提升通道能力、加速物流枢纽建设、强化沿线发展、积极培育经营主体,中老铁路沿线开发工作有序推进,发展潜力加速释放,呈现“客货两旺”态势。
总物流量突破 300万吨
宁洱火车站是中老铁路国内段货运量较大的站点。在宁洱火车站铁路货场附近的普洱致远物流公司仓储地,工人们正在对1280吨非金属重晶石进行剔拣、清洗、装箱。据介绍,这批非金属重晶石矿料是曲靖市马龙区的一家企业从老挝丰沙里省由汽车运输到宁洱,将通过宁洱火车站公转铁发到广西防城港。“借助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优势,我们公司在老挝的业务不断增多。”曲靖市马龙区加宝矿业有限公司采购经理胡志强告诉记者。
记者看到,同时有矿料进场的还有其他几家企业,根据不同的运输方向,矿石料将发往陇南西、高坪埔、库尔勒等地。跨境线路的运输,对企业来说既节省了成本,还提高了运输效率。作为交通枢纽之地的宁洱,物流集散的核心作用和功能愈加显现。
普洱致远物流公司负责人韩芳表示,近两年来,宁洱火车站到达和发送的品类逐渐增多,除了国外通过此地流向国内市场的木薯粉、矿石料等货物外,普洱境内生产的木材、纸浆、白糖、水泥等也借助中老铁路高效便捷的运输方式走向了更远的城市。
为更好地促进货运提质上量,最大程度为企业减少压力和风险,宁洱火车站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积极走访、对接企业和客户,灵活运用价格政策,为企业和客户制定物流比价方案,落实“一企一策”运输政策,为企业搞好产品和服务设计,以价增量、以量保收,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
“我们时刻掌握列车的运行计划和装卸作业进度,及时进行取送作业,压缩停车时间,实行优先计划、优先配空、优先装车、优先挂运的‘四优先’服务,做好运输组织工作,提高货运服务能力和水平。”宁洱火车站铁路货场负责人张正林说,截至目前,宁洱火车站累计发送货物143万吨,到达货物158万吨,总物流量已突破300万吨。
总客流量突破 1000万人次
普洱火车站候车大厅里,旅客熙熙攘攘,第一次从乌鲁木齐来普洱的王晓刚一家正准备检票前往下一站,在普洱的两天行程让他们意犹未尽。
王晓刚告诉记者:“坐火车就能到普洱,非常方便。这里的人特别热情,我们到茶园体验了采茶、制茶,感觉特别惬意。”王晓刚说,下次还要来深度体验普洱。
据统计,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普洱境内的墨江、宁洱、普洱三个站点客流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5月28日,中老铁路普洱段累计发送旅客588.7万人次,到达旅客589.2万人次,总客流量突破1000万人次大关。
为了更好地抢抓中老铁路沿线开发的重大机遇,普洱市编制完成了《普洱市中老铁路三年行动计划》,谋划储备市级中老铁路沿线开发项目总投资2629.13亿元。2023年,边民互市实现贸易额20.36亿元,带动边民增收519万元。今年一季度,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6.1亿元,同比增长29.2%,在全省排名第5位。
据普洱市绿色经济办副主任刀继民介绍,自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普洱市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务实谋划,扎实推进中老铁路沿线综合开发工作。一方面,稳步提升通道能力建设,全市谋划储备市级中老铁路沿线开发项目136个,其中17个列入省级三年行动计划项目,目前累计完成投资50.8亿元,正在推进宁洱产业园区物流货运快速通道等项目建设。另一方面,强化物流枢纽集聚辐射能力建设,全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22个,宁洱货运站已成为中老铁路木制品及咖啡运量最大的货运站。下一步,普洱市将更加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以通道促物流、以物流促经贸、以经贸促产业,全力推动中老铁路沿线综合开发。
(来源:普洱日报 记者:曾琳寓 鄢凡凯 编辑:罗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