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也会结核!长沙女子穿高跟鞋崴脚后多月不愈多处溃烂

33岁的吴女士一次不慎崴脚,一年多没有痊愈,脚踝从原先的红肿发展成青紫发黑,且伴有多处溃烂、流脓,小腿至脚掌肿胀至两倍大,其幕后真凶竟然是踝关节结核。
女子扭伤脚踝,伤口溃烂竟是结核惹的祸
家住湘西的吴女士是一名熟练的缝纫机女工,但在2023年过年期间与家人逛街时,穿着高跟鞋下楼梯是不慎踏空崴到左脚脚踝,当时只是轻微的肿胀,年后就回到岗位上继续工作。
然而到了去年7月,吴女士发现脚踝越来越痛,且肿胀加剧,不仅无法工作,日常走动也成了问题,于是前往当地医院就医,经过理疗及中草药治疗,红肿并未好转,且出现了关节肿胀处脓肿破溃,皮肤开始逐渐变黑。疼痛难忍的吴女士换到了另一家三甲医院检查,结果却让她大吃一惊。
检查显示患上了踝关节结核,扭伤多月不愈,治疗后反而病情越发严重,其背后都是结核菌在作祟。在当地医院行结核病灶清除术后,为求进一步诊治,患者于12月月底辗转来到了湖南省胸科医院骨科。
刚到医院时,吴女士已无法行走,左脚小腿至脚掌肿胀明显,腿围是右腿的两倍大,脚踝附近有3处破溃点,近一元硬币大小,伤口不断流出黄色的脓液。面对生活质量急速下降,久治不愈的情况,吴女士和家人都十分焦虑和担心。
骨科主任肖经难带领医疗团队接诊了吴女士,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骨科医疗团队对患者的病情完善相关检查,进行了全面评估,决定采取抗结核药物结合物理疗法、康复锻炼等多种手段,动态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医护人员还通过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保持乐观心态。
经过数月的精心治疗,吴女士的踝关节结核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肿胀消退,疼痛减轻,达到了出院标准。
6月5日,吴女士再次来到湖南省胸科医院复查。如今,吴女士的踝关节病灶肿胀已消退,能够脱拐行走。
久治不愈记得快查查感染源
肖经难介绍,踝关节结核是骨结核的一种。踝关节结核发病一般比较缓慢,多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和跛行。随着病情发展,会进入全关节结核阶段,踝关节和足背明显肿胀,有压痛,继而关节肿胀,皮肤呈青紫,皮温升高,组织水肿。此时关节功能几乎完全丧失,患者难以行走。随着病变的进展,关节软骨广泛破坏,窦道经久不愈,患踝呈严重畸形,关节功能严重障碍,不能正常行走。
“对于踝关节结核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关键。”肖经难提醒广大市民,在扭伤或是单纯骨结核,绝大多数经保守治疗能够好转、治愈,关节活动正常或接近正常。同时,大家要注意区分踝关节扭伤、类风湿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化脓性骨髓炎等疾病。如果扭伤且长期未愈,一定要警惕是否是结核。对于已经患病的患者,应尽早就医,接受专业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此外,肖经难提醒,穿高跟鞋脚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身体平衡的调整能力因此而下降。如果遇到地面路滑或崎岖不平,很容易崴脚。鞋跟越高,崴脚的可能性就越大,扭伤程度也会越重。也可能导致弓形腿、骨盆前倾、小腹往前挺。容易导致第二和第三跖骨头受压增大,改变人体的步态和姿势。
选高跟鞋的时候,鞋跟尽量不要超过5厘米,每天最多穿4个小时。选择高跟鞋,粗跟比细跟的鞋要舒服些,不要选择鞋身前后高度差距太大的,45度左右会让脚掌受力比较均匀。
在穿了一天高跟鞋之后,可以将一颗网球踩在脚底下,前后滚动,来回按摩脚弓,使脚底血液循环得到改善。拉脚板的动作,消除双脚和脚踝的疼痛。取一条毛巾,然后坐下,一条腿伸直,另一条腿屈膝,抓住毛巾两端套住伸直脚的脚底板,朝身体方向拉。撑6秒后放开,缓慢重复此动作10次。(通讯员 胥梅占 陈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