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弹衣是如何抵挡子弹的?详解防弹衣工作原理,发明者真是个天才

仅凭几层特殊纤维材料,就能抵挡住子弹穿透的伤害。防弹衣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图片
1964年,美国杜邦公司研制出了防弹衣中最重要的防弹织物,一种名为“凯夫拉”的纤维材料。有趣的是,这种织物最初是用来代替汽车轮胎中的钢带的,如今却成为了一种“保命”材料。
图片
凯夫拉的强度是钢铁的5倍,但密度却仅为钢铁的五分之一。将20-50层凯夫拉拼接在一起,一件初代防弹衣就成型了,先来试试它的防弹能力。
图片
以400m/s的现代手枪子弹速度为例,当子弹接触到第一层凯夫拉层时,由于此时的能量和冲击力最强,所以轻而易举的就将其给穿透了,接下来的第二、三层同样如此。而子弹的能量在穿透的同时,也会被逐层削减,直到某一层彻底停止。如此一来,凯夫拉层的防弹衣就成功的抵挡住子弹的冲击了。这种纯靠凯夫拉层支撑的防弹衣,我们称之为“软体防弹衣”。
图片
而当软体防弹衣面对的2倍手枪的速度,也就是800m/s时,它的防弹能力将又如何呢?
图片
此时的凯夫拉层形同虚设,高速冲击的子弹瞬间就将其给击穿了。这该怎么办呢?起初,人们将一块钢板当做第一层,放在了凯夫拉层的最前面。实验结果显示,钢板的确能抵挡住子弹,甚至连后面的凯夫拉层都没有受到损伤。
图片
然而,这种硬碰硬的后果必定是外表看上去相安无事,实际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内伤。于是,后来人们又将钢板换成了一层陶瓷合金。
图片
虽然子弹在接触的一瞬间也将其给击穿了,但与此同时,陶瓷合金也降低了子弹穿透的速度。在穿过这层合金后,后面的凯夫拉层牢牢地接住了子弹剩余的能量,这种防弹衣也被称为“硬体防弹衣”。
图片
以上我们看到的都是现代防弹衣,其实防弹衣都是由古代盔甲演变而来的。而最早有记载使用软甲的就是我国古代,使用丝绸制成的盔甲。直到19世纪末,美国才有了第一次使用软甲的记录。
图片
而到了现在,美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合法拥有枪支最多的国家,每100名民众就拥有120.5支枪支。我就在想,在美国是不是人手一件防弹衣呢?
图片
2019年8月,一名前往美国密歇根州的中国留学生,在过境时因携带防弹背心而被遣返,甚至还注销了他的美国签证。
为什么在美国枪支合法,防弹衣却成为了“违禁品”呢?
图片
原来,携带轻型防弹背心在美国入境是没有限制的,但是高性能的重型防弹衣则不可携带入境。对此事件,大家也是众说纷纭,毕竟在美国三天两头都有枪击案。
图片
据统计,2023年全年美国就发生了至少650起大规模枪击案件。出于对自身的安全考虑,带件防弹衣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