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山西国企:晋能控股集团班组“小细胞” 激活企业“大发展”

妙招迭出 让班组安全管理成功出圈
太原煤气化华苑煤业综采二队生产乙班
图片
提起华苑煤业“明星班组”综采二队生产乙班杨红亮班组,大家无不竖起大拇指赞叹地说:“这个班组可厉害了!”他们不仅保质保量完成了所有生产任务,而且在公司全年安全考核中一直名列前茅,连续五年没有发生轻微伤及以上安全事故,2023年,还被太原煤气化集团公司授予“六好班组”荣誉称号。他们有什么法宝让大家交口称赞,让我们走进班组一探究竟。
新型班前会筑牢安全网
3月13日下午2点30分,在综采二队会议室,20名班组成员身姿笔挺地坐在座位上等候点名。在一声声响亮的点名签到声中,生产乙班下午班的班前会准时开始。点名签到、观看安全警示教育片、抽查提问、岗位描述、任务安排、安全宣誓承诺……半小时的班前会,议程时间紧、节奏快、信息量大。
班长杨红亮介绍说:“为了改变以往班前会效果不好的情况,我们针对班组特点精心设计了新的班前会标准化流程,科学控制各环节时间,每个环节都内容满、知识点多,没有大话、套话,整个班前会的内容全部都是干货,让班组成员的精气神提高了,以前交头接耳、扯皮闲聊的人没有了,关注工作内容和岗位安全的人多了,让班前会真正起到了‘提神醒脑’的作用,为当班的安全生产工作开了好头。”
明星效应引起学习热潮
“我的岗位职责是操作和维护液压支架,及时移架支护,杜绝空顶作业。支架接顶严实,无冒顶和片帮危险,确认完毕。”36岁的液压支架工曹双柱在班前会上仅用3分钟时间将1500字左右的岗位标准化流程流利地进行了手指口述,又一次惊艳了众人。
在华苑煤业公司推行岗位标准化手指口述工作时,很多职工不理解,认为我心里知道岗位流程,为啥要说出来,还有的认为我年龄大了,记不住。曹双柱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公司让开展这项任务学习,肯定是对工作有益的。他夜以继日地认真学习,勤加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单位组织的岗位标准化手指口述评比中,曹双柱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班组将他树立为“学习明星”,一下将班组成员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出来,比学习、比技能、比安全蔚然成风,班组成员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互联互保让职工更安全
 “马小辉,注意你头顶上方,有个松动的离层小石块。”“好的,你帮我看护好,我去敲帮问顶。”手锤敲打、砸落……不到一分钟,一块鸡蛋大小的石头就掉落下来。“李宁,谢谢你提醒我,要不我就被砸伤了。”“不用谢,咱们是互保对象,你的安全就是我的安全。”此次事件让马小辉深深感受到互包互保很有用。班长杨红亮根据工作特点将单体作业改为协同作业,并确立互保责任,引导班组成员认识互联互保对个人安全的重要性,人人都化身为安全员,互相提醒、互相监督,增强了职工之间互联互帮意识,有效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班后总结有门道
“我今天检修完开关后,没有盖好隔爆外壳,就准备送电,幸亏班长发现及时制止了我,盖好了防爆外壳,要不就出大事故了。大家千万别学我,违章的事情一定不要干,否则后果是我们承受不起的。”采煤工李庆斌在班后总结会上自我揭短亮丑。让 “三违”职工既丢票子又丢面子,让身边人讲身边事,让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既鞭策了违章者个人,又警示了班组其余职工,促使班组安全工作由“零事故”向“零三违”迈进。
班建之重   重于泰山
太原煤气化山凹煤业公司通风队通风三班
图片
“这个月上的是早班,从早上八点到下午四点,早班时我每天四点多起床,洗漱完,5点多来到单位参加早调会。”通风三班班长闻登云说道,当被问到每天起这么早,会不会休息不够的时候,闻登云憨厚地笑了笑:“这么多年我已经习惯了。”通风三班共5个人,包含瓦检工和井下监测监控员两个工种,具体工作主要是检查矿井下的通风系统以及各种有毒有害气体、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等。长期以来,该班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全体工作的核心,积极贯彻落实公司的各项会议精神。坚持“团结、协作、安全、奉献”,做到从我做起,从细节入手,树立零违章理念,坚持团结与协作相结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2023年该班组全年零工伤、零投诉,为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做出了榜样。
务实肯干保安全
该班组全体职工在以安全为指导的前提下,团结拼搏,每天工作在生产的第一线,不怕脏、不怕累,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021年的一个雨夜,已经下班在家休息的闻登云突然接到生产调度的电话,电话里说地面监控系统有一处画面中断,需要紧急处理。当时当班人员正在井下工作,上来处理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作为一名老职工,闻登云清楚监控系统是否正常运行,关系着职工们的人身安全以及矿井的正常生产。他挂断电话后立刻联系了班里其他职工,得知刘振福和王江义就在单位后,稍做准备就急忙从家里赶到单位。一到单位,他们就拿上维修工具赶往现场排查监控故障,最终发现是由于下雨导致墙体坍塌压断了监控线缆,导致安全监控系统数据上传中断,他们冒着大雨进行维修,最终恢复了监控系统。闻登云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带领2名班组职工对其他可能因自然灾害引起故障的隐患一一排查并进行处理,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公司的安全生产。
团结协作助班建
“在井下工作时间长了,难免会出现低落的情绪,一般我会抽出一点儿班前会或者班后会的时间与组员们沟通交流。平时单位举办活动,如拔河比赛、下象棋比赛等,我都会组织组员们积极参加,通过活动调节情绪、加深组员们协同合作的意识,增强班组的凝聚力。”闻登云这样说。
“四入式一情景”是安通党支部探索摸索出来的一种培训方式方法,即“入部门、入支部、入党员、入队组”和以微视频形式宣传。“我在讲台上演示各种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其他组员们通过观看我的演示,指出我在使用过程中的错误之处,这种方式比传统的一板一眼的教学方式更加生动直观,就像是自己在井下工作一样,加深了学习印象,同时台下职工也能在观看过程中发现自己在作业时的不规范行为。”通风三班年龄最小的安开心地说道。通过活动的开展,增加了组员们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不仅提升了通风队职工对仪器仪表的使用水平,更促进了班组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受到职工们的好评。
攻坚克难勇担当
2023年5月,井下安全监控系统正处于升级改造的关键阶段,与此同时部分瓦斯检查员需要进行复训学习,人员的匮乏问题凸显出来。“我们不能让生产受到影响,更不能让安全受到威胁。”班长闻登云说道。“我们必须站出来,同时为大家的安全和个人发展着想。”组员们纷纷表示支持,他们知道这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是他们也坚信自己的团队精神和专业能力。
于是,通风三班打了一场艰苦而充满挑战的“硬仗”。每天,他们都在井下穿梭,检查气体浓度,充分保障矿井的安全。他们的汗水浸透了工作服,但他们的信念却始终如一。“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保护每一位矿工的生命安全。”他们的声音充满了自豪感和责任感。
经过数周的辛勤工作,他们在学习培训的同时,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以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公司和同事们的赞誉,更重要的是,为整个矿山的安全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通风三班积极创建安全“三无”班组,即“无隐患、无违章、无事故”,致力于构建安全“自保、互保、联保”管理体系,以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督促职工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参与到互保、联保中去,同时发现隐患当班整改,及时消除。组织观看《黑色三分钟 生死一瞬间》系列事故教育警示片等,认真学习上级下发的文件。
掘进战线上的“先遣兵”
太原煤气化晋普山煤业公司综掘一队甲一班
图片
晋普山煤业公司综掘一队生产甲一班紧紧围绕月计划进尺目标任务,全体成员不断增强向心力、凝聚力,在顺利完成目标任务的同时,始终保证班组安全管理水平走在公司前列。2023年下半年是综掘一队连续月生产高效的关键阶段,甲一班班组掘进进尺占比超过全队25%,安全无一例一般及以上事故,全力保障公司完成掘进进尺目标和实现全年安全生产目标。
班前有安排 安全有保障
“甲一班现在可是我们队的精英班组,张颜班长是一个成熟稳重、干劲十足的人,总能提前预判一些容易被他人忽略的关键性隐患,为我们综掘一队安全生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班组里的老职工陈东东说道。每次的班前会上,班组长张颜安排工作时总是再三强调:皮带保持完好,运输系统畅通,是保证当班乃至全队生产任务圆满完成的关键,各个皮带司机一定要坚守工作岗位,随时观察皮带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停机处理,避免设备带病运行造成更大的损失,要求当班检修工在班中巡回检查。班组成员严格按照班前会要求进行作业,一次,职工宁君在皮带运行过程中发现皮带固定螺栓脱落,当机立断停机,迅速完成补充、加固,避免造成更大的设备故障,保证了当班组织生产的连续性。
班中有落实 效率稳提高
这是在2023年12月的一个中班,完成支护作业后,班长张颜安排验收员李亚明对支护锚杆进行质量验收,验收中发现部分顶锚杆预紧力不足,遂安排人员进行预紧,但是现场作业人员因临近交接班时间,出现不耐烦、焦躁的情绪,想遗留给下班处理。面对闹情绪的年轻组员,班长张颜看似开玩笑,却又严肃地说:“怎么,你比它(顶板)还硬?”言语虽轻,却似如山军令,组员不敢再偷懒,认认真真完成预紧工作,顺利交接班。“年轻人比较浮躁,沉不下心,工作总想差不多,但事故从来不讲差不多,工作必须抓在细处,落实到位,安全才能有保障,工作效率才能进一步提高。”张颜如是说。
班后作总结 经验是法宝
2024年以来,综掘一队主要施工90121进风顺槽工作面,该巷道主要为半煤岩巷,下部岩性比较硬,对掘进设备是一个考验。一次作业中,综掘机机组在后退过程中被机组下部岩石刮断了履带行走马达油管,导致机组瘫痪。“作为一名综掘机司机,更换油管是必须掌握的技能,我在班长张颜的配合下,就想着尽快将机组修好。当时钻入机组下方,衣服被油和煤泥粘连成片,感觉黏黏糊糊不太好受,但是我们在20分钟内就换好了油管,能把设备故障处理好,保证生产,感觉太值了!”综掘机司机李雄笑着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场景。班后会上,李雄把这次遇到的问题与大家进行了分享,通过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在之后的工作中每次掘进完需要后退时,大家都是先清理履带后方的浮煤及大块矸石,确保综掘机可以平稳运行,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振鳞方跃浪,骋翼正凌风。综掘一队甲一班严格加强现场质量管理,夯实标准化基础工作,以工序质量促工程质量,认真按照质量标准化要求进行作业,从角度、质量、结构及浮煤的清扫,每一道工序必须现场验收,对存在隐患问题立即整改。同时,该班组还加大质量标准化动态达标工作力度,在生产现场进行工程质量自检、互检、专人检查,公开考核,全面提高工作面工程质量和质量标准化管理水平,为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将继续保持严谨的工作作风,以掘进“先遣兵”的姿态,蓄势待发,不断书写班组建设新篇章!
“后”生可畏 “勤”劳可靠
太原煤气化龙泉能源公司后勤维修班组
图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一个维修班组,这应该是他们做好工作的必要前提和至理名言,当你走进位于山西省娄烦县的太原煤气化龙泉能源公司后勤维修班组时,映入眼帘的是那干净整洁的办公场所、标准整齐的区域划分、琳琅满目的维修工具,一看就是一支“安全感十足、战斗力爆棚”的队伍。
制度引领保安全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好的制度管理,既能确保工作有效落实,又能保障安全生产。后勤维修班班组长李轮龙自豪地说,虽然他们是地面维修班组,但他们也向井下班组看齐,积极践行“136”安全管理模式,构建了一套完整而有效的日常运作体系,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很高,从内心深处由“要我安全”转变成了“我要安全”。记得刚组建班组那时,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情况,仍采取罚款、批评的方式,久而久之,人们反而有了情绪,大家都说犯了错惩罚是应该的,但没必要这么无情、死板,动不动就罚款、考核,感觉就让人不舒服。后来,他琢磨了个好办法,对于违反制度者要为全体班组成员购买瓜子、饮料等食品,一样是罚款,大家却乐于接受,这样轻松活泼的惩罚方式反而大大增进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学习教育促安全
“冯献武,昨天的水箱控制板原理掌握了没有……”“刘志岗,太阳能控制器参数学得怎么样……”“郭炜,你们昨天出去维修有没有值得和大家交流分享的安全事项……”“今天咱们观看水电维修方面的事故警示教育案例……”这是后勤维修班组每日班前会必有的环节。听职工郭炜说,有一次班前会后,冯献武悄悄和他说:“昨天咱俩去单身公寓维修电路我被电了一下,刚才看事故警示案例,我才后知后觉感到怕了,其实那天我图省事没有关总闸,心想干这么多年了偶尔一次应该没事,看来心存侥幸万万使不得啊。”自那之后,知道“怕”的冯献武,工作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开展,安全得到了保障。
应急抢险助安全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后勤维修班组负责整个园区室内水、电、暖等设备的维修,是保证公司安全生产经营的“大后方团队”。年前的一个早上,他们依旧早早地赶在夜班出井前巡察澡堂设备的安全运行情况,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澡堂储水的水箱漏水了,这下有点棘手了,马上面临职工交接班洗澡,必须马上进行抢修。可是水箱属于有限空间,在里面作业需要审批手续,制定好安全措施,再者,100立方米的水箱排水需要时间,目前的情况已容不得他们多考虑,批手续、审措施、备工具、勘现场,他们迅速进行分工。水排完后,困难又来了,他们发现水箱太密闭,几乎没有通风,氧气不足、温度高,此外,电焊等设备作业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也将直接损害人体健康。于是他们果断采取在水箱入口的对角处割出一个等大的口子,并在出口处安装了一台抽出式风机进行强制通风,解决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问题。在随后的作业现场内,风机隆隆作响、电焊火花四溅、人们大汗淋漓,经过紧张的抢修作业,终于圆满地完成了此次任务,展现了他们的敬业精神。职工关绿强回忆说,那天真是记忆犹新,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现场气温高、烟雾呛、视线弱,虽然很疲惫,但人们都笑着说很有成就感,做好咱们的后勤保障就是为企业安全生产作贡献。
井下拾星
太原煤气化龙泉能源公司监测监控队安装标校组
图片
百米之下的矿井深处,闪闪发光的不止滚滚乌金,还有飞扬的青春。龙泉能源公司监测监控队安装标校组,平均年龄29岁,是全矿标准化亮点工程的创造者,是全公司标校作业模板的开拓者,是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一等奖的获得者。
尚好青春,凌云壮志,手可摘星辰的年华里,他们徜徉煤海,井下拾星。
最是那颗安全的星  总让人追呀追
2018年12月,龙泉能源公司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工作全面完成。焕然一新的监控器和传感器等硬件设备,为监控系统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提供了保障,但随之而来的新标准和新工序,也给监测监控队的工作开展带来了挑战。
为了牢牢守住安全监控系统这一煤矿安全生产最基本、最重要的屏障,龙泉能源公司监测监控队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了安装标校组。彼时二十郎当岁的10名干将,果敢无畏,肩负起了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安装、标校和维护工作。
然而满腔热情在班组成立之初就遭遇了下马威。连续两次标校作业的误报警,一度把这个年轻的团队拽入被动的局面。班长路永飞看着大伙儿如霜打的茄子一般,坐不住了。“走,上检修室去!”他拖两张桌子过来,在一侧摆好监控分站。“这样下去不是回事,空想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大伙儿心领神会,安装支架、敷设线路、吊挂传感器、接通电源箱……就这样,简易还原的井下场景,成为标校组的练兵场。一连几天,大家上班时间就两两一组窝在十平方米见方的检修室里反复演练传感器标校作业,下班又自发回到会议室里学习新的规程标准。七嘴八舌地探讨,配合着实打实地操作,所有的难题一一被击破,每一步操作都越来越接近标准答案。
“作业前务必报备!” 副班长王洪泉提醒道。
“要不粘个提醒标志吧,先进标校状态再操作。”李泽峰对先前的误报警心有余悸。
孟雪亮紧接着说道,“那还是与中心站确认一下为好,值机明确答复才能放心。”
姬明杰奉上经验之谈:“还得轻拿轻放,传感器敏感得很。”“要不装上滑轮?”靳李杰随即思忖着。
终于,在连续多日的集中攻坚之后,8项操作规范、切实可行的标校措施应运而生。
“标校作业零失误保持了三年,着实不容易。”监测监控队队长侯瑞先起初也担心给这个年轻的团队压了过重的担子,但后来去兄弟单位做经验交流的次数多了,才后知后觉这个安装标校组,早已成为龙泉能源公司保障安全生产当仁不让的一面“旗帜”。
最是那颗创造的星  总让人念呀念
与生产队组可以具象化的产量、进尺不同,井下监测监控系统的存在,犹如空气,重要却不引人注意。用监测监控队副队长张雪军的话说:“我们没有消息,对全矿而言就是好消息!”也因此,闷声干大事,似乎成了安装标校组每个人的后天特质。
龙泉能源公司矿井上、下安装各类传感器500多台,需要经常维护、保养、检修、标校的约350余台。受限于巷道高、作业环境恶劣等实际,检修、标校1个传感器,需要2—3人协同才能完成,还难免发生人员磕碰的情况。工作条件倒逼改革创新,又逢企业挖潜增效、节能增效之风盛行,在队长侯瑞先、张雪军的牵头下,安装标校组的每个成员都乐此不疲地投入到这场“五小”创新活动当中。
雷山山参与加工简易传感器组合装置,解决了吊挂传感器不便观察、不利保护的问题,增强了传感器信号的传输稳定性,更创造了直接效益3.7万元。
郭建参与预警短信发送平台改造项目,通过软件开发降低瓦斯预警信息的发送成本,从0.1元/条到0.05 元/条的降幅,节约成本1.5万元。
几年间,旗杆式传感器半自动升降杆、甲烷传感器保护罩设计及应用、简易信号线绕线盘等10余个自主创新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在井下监测监控系统中被应用。其中风筒传感器吊挂支架、声光报警装置、传感器组合支架等获得太原煤气化科技创新成果三等奖,KJ95X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应用获得二等奖……个个利索干净、雷厉风行的安装标校组成员们,如壮苗出穗,似正午艳阳,正是龙泉最好的一代。
蜿蜒的巷道横穿过春天,监测监控队的安装标校组也来到成立的第五个年头。满目星河的青年们,志气昂扬,继续着他们在龙泉川畔的拾星之旅。
通讯员:邢永爱 刘一帆 申晋平 张瑞泉 郭俊斌 李杨
编辑: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