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邻+养老”模式、“数智”赋能智慧养老 厦门市入选全国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

人民网厦门6月14日电 (记者张萌)近日,民政部、国家数据局公布48个全国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地区名单,其中,厦门市凭借打造的颇具地方特色的“近邻+养老”模式,以及构建以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新格局等顺利入选。
根据试点计划,今年年底前,厦门市将以全面提升基本养老服务信息化水平为重点,汇集基本养老服务对象、服务需求、服务供给、行业监管等信息,建立“一人一档、分类管理”管理机制,提升基本养老服务的便利化、精准化、数字化水平;2025年年底前,以完善老年人信息大数据库和“邻安康”长者守护平台为重点,建立厦门市老年人信息数据资产,加速困难老年人家庭数字技术适老化改造,打造养老应急救援中心,大范围推广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全体老年人提供更加精准、便捷、安全的基本养老服务。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厦门市深入贯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连续6年将新建养老服务设施纳入为民办实事清单,每年投入财政资金超2亿元,推动全市基本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其中,2023年发布实施《厦门市推进基本养老服务发展若干措施》,并同步印发《厦门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以确保到2025年,该市基本养老服务制度体系基本健全,服务对象、内容、标准等清晰明确,服务供给、服务保障、服务监管等机制不断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覆盖全体老年人。
厦门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在全市逾45万名户籍老年人中,约98%的老年人选择居家社区养老方式。对此,厦门探索建立全市统一的智慧养老信息平台和养老信息化指挥调度机制,建立包含全市40多万老年人、近700个农村及社区服务站点、3900多位服务人员的养老大数据库,依托网络和养老服务热线,链接各养老服务机构、近邻服务点、社区助老员,通过提供养老服务产品“网上超市”、开通24小时在线服务热线3500011等,实现养老服务过程公开化、服务质量可量化、服务监督可视化,进一步提升养老便民服务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鼓励老年人家庭增设防滑地垫、扶手等适老化设施之外,厦门市还创新打造了“邻安康”长者守护平台,通过“数智”赋能,有效化解居家养老安全风险。如:为孤寡、独居老年人住所安装毫米波雷达智能感应设备,全天候实时监测老年人健康情况,老人一旦出现心率异常、意外跌倒等突发状况时则立即触发警报,协调家属、助老员、网格员等多方力量联合上门救援,提升老人居家安全系数。
“在厦门,类似上述这样便捷、暖心的居家养老服务场景正在逐步推广。”厦门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入选试点为契机,不断探索智慧养老服务新模式,在切实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的同时,进一步延伸服务领域、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品质,建立健全具有厦门特色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带给老年人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