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S20外环高速泰和路高架桥主体结构进入全面大修施工

央广网上海6月14日消息(记者唐奇云)记者6月14日从上海市道运中心获悉,近日,封闭近一个月的S20外环高速泰和路高架桥修复养护工程已全面进入上部主体结构大修施工阶段。
上海市政总院S20外环高速泰和路高架桥修复养护工程项目部常务副总经理马际告诉记者:“此次高架修复养护工程,主要是用4050片的刚接空心板梁,替换原有的6521片小铰缝空心板梁。工程最主要的难点有两个,一是如何保证高架老结构的安全,二是如何通过有效的交通组织来保证市民的出行不受影响。”
图片
S20外环高速泰和路高架桥主体结构进入全面大修施工(央广网记者 唐奇云 摄)
更新改造提升功能,推进城市重载交通韧性安全建设
S20外环泰和路高架位于上海外环高速北外环路段,西接蕴川立交,东接外环隧道,长期承担北外环主要货运车辆过境功能,路段内设同济路立交,可与逸仙路高架、同济路高架转换,于2001年建成通车,至今已运营22年,因长期受重载交通影响,桥梁出现不同程度病害。利用S20外环隧道封闭大修道路整体流量下降、重车减少的窗口期,上海市道运中心组织各单位对S20外环高速泰和路高架桥进行修复养护。
S20外环高速泰和路高架桥修复养护工程主线全长4065米,并涉及3条匝道(江杨北路上匝道、下匝道及同济路下匝道)。此次工程施工内容为泰和路高架桥梁上部结构、附属设施的修复养护。
作为该项目施工方,隧道股份上海路桥S20外环高速泰和路高架桥修复养护工程项目部总工程师崔猛在施工现场向记者介绍道,目前高架桥面的老旧沥青正在进行铣刨、新旧板梁也在陆续更换中。“这边的已完成拆梁了,今晚新梁就会开始架设,旁边的新梁已经架设完成了,要进行下一步湿接缝工序。”
图片
崔猛所指方向已完成拆梁,新梁待架设(央广网记者 唐奇云 摄)
据介绍,此次工程采取“半幅施工、半幅保通”的施工方式分两个阶段施工,先实施外圈大修,后实施内圈大修。考虑到泰和路沿线主要为厂房、部分为居民区,有一定噪声影响的施工作业(如桥面铺装破除等)均安排在白天进行,老桥面板梁拆除主要安排在夜间进行;新梁安装根据施工位置,白天、夜间穿插有序施工。“可以说每一个环节的施工都经过了精心计算。”崔猛说道。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外圈施工预计将于2024年10月完成,而后再进行内圈的施工,计划于2025年3月完成内圈施工。
图片
新梁架设完成,进行下一步湿接缝工序(央广网记者 唐奇云 摄)
平衡交通保通与施工需求,探索低影响施工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据上海市道运中心介绍,为尽可能减少项目施工对市民的出行影响,第一阶段同济/外环立交南向西SW匝道、铁力路上匝道、同济路下匝道已于5月18日半幅封闭施工时,通过设置便桥的方式进行了通行转换,供社会车辆穿过严格分割的施工区域。同时,考虑到更换老桥上部结构施工时,同济路立交匝道转入泰和路车流量导入地面后,地面车流量会呈现叠加效应。为降低施工时地面占道对桥下行驶车辆的影响,采取“梁上拆梁、梁上运梁、梁上架梁”的方案,实现交通保通与现场施工最大平衡。
工程上穿铁路、下穿地铁3号线,同时位于同济路与泰和路交叉路口的高架桥为三跨叠合梁,立交区域下部结构种类多,车流量大。面对施工时间短、交通组织复杂,多项工作面同时展开、前后工序衔接紧密等因素带来的种种困难,上海市道运中心协同项目团队把内环高架“年轻化”改造中积累的丰富施工经验运用至泰和路高架桥修复养护工程,为上海市交通基础设施韧性安全更新探索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成功经验。